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78

发布时间:2023-01-16 21:04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一个好的创业者,至少需要两方面精神动力。一是创新精神,它强调思想的灵动、思维的________;二是工匠精神,它强调________,一丝不苟。有的创业者过于求新求异,追求新点子、新包装,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而以持续、稳定、渐变为特征的工匠精神,则对此有纠偏和矫正功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活跃 持之以恒

B:缜密 精益求精

C:跳跃 锲而不舍

D:连贯 坚持不懈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顿号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灵动”构成并列关系,是对“创新精神”的进一步解释,“活跃”“跳跃”符合句意,排除B、D。
第二空,所填词语是对“工匠精神”的进一步阐释。“持之以恒”指长久地坚持下去;“锲而不舍”指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锲而不舍”的“锲”与“工匠精神”更能构成呼应。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9题

2、【言语理解】这个家伙不仅心思       ,而且胆量过人,刚才这件事客气地说是对事物观察的仔细,不客气地说,那可是欺上瞒下的行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密

B:缜密

C:周密

D:细密

正确答案:B

解析:严密:周到,没有疏漏。缜密:细致周密、谨慎细密(多指思想)。周密:周到细密。细密:细小而密集,不粗疏。“心思”与“缜密”是习惯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你说想去征服高山,但是当我问你登山者应该带些什么东西时,你却答不上来。现在让我告诉你吧!如果是攀登路径不熟的高山,即使原定一日往返,除了必备的指南针,你的行囊中也应该带上一把小刀、一打绳索、一盒用塑料袋包好的火柴、一点盐巴、一块折起来不大的透明塑料布或雨衣,还有一个哨子。这些东西大多数都________为你的进路而准备的,________预备你的退路。________是登山的旅途,或在你人生的旅途上,“有退路”________寻取进路的必要条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还 不管 还是

B:要么 要么 或者 都是

C:不是 就是 不管 还是

D:不是 而是 不论 都是

正确答案:D

解析:前两空,A项表递进关系,B、C两项表选择关系,D项表并列关系。此处强调这些东西是为预备退路准备的,表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关系,应选D项的“不是……而是……”。
后两空,“不论……都是……”表示无条件关系,即强调无论在哪个旅途,“有退路”都是寻求进路的必要条件。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4、【言语理解】现在手机地图除了能查询路线外,还能显示与自驾车相比,乘坐公共交通所节约的碳排放量。这类小创意不仅能帮我们加深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知,还能在________中促进自我行动的达成。想想看,有了________的数据对比以及因此带来的小小的精神激励,我们是不是多了一些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耳濡目染 真实

B:司空见惯 形象

C:潜移默化 直观

D:身体力行 简洁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这类小创意在加深我们对绿色生活方式认知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促进自我行动的达成。所填词语应表达不知不觉慢慢受影响之意。“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身体力行”指亲身实践,努力实行。两者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
第二空,“真实”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直观”指用感观直接感受的,直接观察的。文段并未体现数据的真实性,排除A。且前文提到“……显示……碳排放量”,“直观”填入更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8题

5、【言语理解】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________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经历________后一刹那的超脱和明彻;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________乐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轰轰烈烈 痛苦 悲伤

B:刻骨铭心 沧桑 悲壮

C:平平常常 磨炼 凄美

D:惊天动地 磨难 壮美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修饰爱情,常用“轰轰烈烈”或“刻骨铭心”,排除C、D。
第三空,“悲伤”侧重伤心,“悲壮”侧重雄壮、壮烈。对应“撞击生命”,“悲壮”所含的雄壮力度与语境更相符。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

6、【言语理解】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这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凉。金钱能买到许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A:生命的本真是诗意的,要从一草一木中体验生命的价值,获得心灵的慰藉

B:诗意不仅蕴含安宁、浪漫,也包容苍凉、悲怆,人类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

C:不要让物欲充塞了灵魂,否则精神和情感会变得日益麻木贫瘠、苍白乏味

D:有了激情浪漫、多愁善感的诗人的气质和情怀,才能做到“诗意地”生活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提到要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不要拒绝落叶带给心灵的清、静和悲凉,可知A、B两项符合文意。文段说金钱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没有了诗意体验,生命的本真也就所剩无几,C项符合文意。文段说的是要用超越物质的心态看物质,去欣赏一草一木中的生命价值,获得心灵慰藉,享受诗意的生活,并没有提到要有“诗人的气质和情怀,才能做到‘诗意地’生活”。D项属无中生有,理解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9题

7、【言语理解】①这不仅表明了工业社会对于文化生产的接管、改造和重新规划,而且,技术的意义开始占据前所未有的份额
②电影的诞生是技术介入艺术的里程碑事件
③技术始终是文化生产的组成部分
④尽管如此,技术从未扮演艺术的主角
⑤庄子、杜甫、苏东坡、《窦娥冤》《红楼梦》,这些经典令人敬重的原因是其深刻的思想和洞察力,而不是其书写于竹筒,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⑥从青铜铸鼎、笔墨纸砚到瓦舍勾栏的兴盛、印刷时代的降临,艺术符号的制作及其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④⑥②①

B:⑥⑤④②①③

C:③⑥④⑤②①

D:⑥④⑤③②①

正确答案:C

解析:④以“尽管如此”开头,引出“技术从未扮演艺术的主角”的观点。与④呼应,其前句应论述技术对艺术很重要,⑥与此相符,⑥应在④之前,排除A。
⑤强调经典令人敬重是因为其思想和洞察力,不是因为技术,这是对④的举例论证,⑤应紧跟在④之后,不应置于④之前,排除B。
⑥以“从……到……”举例说明艺术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是对③中“技术始终是文化生产的组成部分”的进一步阐述,⑥应紧跟在③之后,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9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8、【言语理解】旧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
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我们:

A:龙抬头的历史记载

B:龙抬头的祭祀活动

C:龙抬头的来历

D:龙抬头的节令

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引用刘侗《帝京景物略》的记载说明“龙抬头”的来历。后面几句话是对所引刘侗书中那句话的解释。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能为了城市而建设,而应为人民的生活需要而建设。在很多城市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从规划开始就没有将文化设施当作文化来建设,只讲新城面貌,只图建筑的________,甚至连相关文化部门和艺术家都没有介入,结果,建成后与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________,终于成了摆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炫目 格格不入

B:高端 大相径庭

C:时尚 迥然不同

D:豪华 相去甚远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文中“只讲新城面貌”意思是指讲究城市的表面,“豪华”一般指建筑内部的装修,排除D。“高端”是一个偏褒义的词语,与文意不符,排除B。
第二空,城市建设不注重文化建设,甚至没有文化部门和艺术家的介入,结果肯定与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不协调、不相容。而“迥然不同”侧重强调不同,不如“格格不入”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少年儿童好奇心强,但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弱,他们很难对消极不良的作品进行理性________,因而正确的________很重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区分 引领

B:分析 说服

C:筛选 训练

D:鉴别 教育

正确答案:A

解析:句意为少年儿童很难判断、识别哪些是消极不良作品,需要正确引领他们。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含有辨别挑选的意思。“分析”侧重于通过分解理清事物间的关系,与句意不符,排除B。第二空,“训练”“教育”多针对知识技能,“引领”所含的引导使往正确方向走的意思更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