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866

发布时间:2022-12-24 20:09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作为佛教圣地的泰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相当发达,相对周边国家来说,泰国具有旅游产品的比较优势

B:甲国人口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乙国大多数手机制造公司到甲国开辟生产线,相比乙国,甲国在手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某欧洲国家因自然风光优美,成为亚洲众多电影制片公司的外景拍摄地,相对亚洲国家来说,这个欧洲国家具有电影生产的比较优势

D:甲国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天然气资源匮乏,乙国进口甲国石油的同时,向甲国出口天然气,相比甲国,乙国具有能源的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B

解析:比较优势定义的关键信息: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
A项,泰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达,并未涉及旅游产品成本的比较,不符合定义。
B项,在手机生产上,甲国劳动力比乙国廉价,即在甲国生产手机的成本比在乙国生产的成本低,符合定义。
C项,某欧洲国家的自然风光优美,成为亚洲众多电影制片公司的外景拍摄地,风景并非产品,风景适合拍摄电影,也不代表该国电影生产的成本比亚洲国家低,不符合定义。
D项,乙国向甲国出口天然气的同时,还需要从甲国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石油都是能源,不涉及生产产品,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4题

2、【判断推理】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它是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具有运输的功能

B:脾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等作用

C:法具有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进步的功能

D:手机具有通信的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功能定义的关键信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是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作用定义的关键信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A项,运输是汽车内部固有的效能,是由汽车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属于功能,该项说法正确。
B项,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是脾内部固有的效能,是由脾的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属于功能,该项说法错误。
C项,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进步是法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属于作用,该项说法错误。
D项,通信是手机内部固有的效能,是由手机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属于功能,该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

3、【判断推理】某市居民用电的价格一直偏低,该市准备实行居民用电阶梯调价方案,即当电量消耗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一定幅度后按“二档”“三档”等加价收费。有关人士认为该办法将对节约用电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人士的观点?

A:该市居民用电量平均水平远高于其他城市

B:该市用电中高耗能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用电份额

C:有居民抱怨阶梯电价中“一档”基数用电过少

D:居民用电中的浪费用电主要是电价偏低造成的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阶梯调价方案对节约用电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论据:某市居民用电的价格一直偏低,该市准备实行居民用电阶梯调价方案,即当电量消耗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一定幅度后按“二档”“三档”等加价收费。
A项,题干结论说的是阶梯调价方案对节约用电的促进作用,而该项说的是居民平均用电量,与题干结论无关。
B项,题干结论说的是阶梯调价方案对节约用电的促进作用,而该项说的企业耗能问题,与题干结论无关。
C项,居民对阶梯调价方案有抱怨,不能说明该方案对节约用电是否能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浪费用电主要是电价偏低造成的,而阶梯调价方案的实施自然会抑制浪费用电的情况,即促使居民节约用电,加强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3题

4、【判断推理】碳信用又称碳权,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一个碳信用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某燃煤发电厂去年碳排放额超标,根据上述定义,该电厂对应做法不包括:

A:将该厂从城市郊区迁到海边

B:减少该厂全年的发电总产量

C:改进设备提高热源转化效率

D:购买碳信用来实现排放达标

正确答案:A

解析:碳信用的定义要点:①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②一个碳信用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A项,该厂从城市郊区迁到海边并不能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不符合要点①。
B项,减少该厂全年的发电总产量,减少了碳排放,符合定义。
C项,改进设备提高热源转化效率,增加了能源使用效率,符合定义。
D项,通过购买碳信用可以使排放额达标,也符合定义中碳交易市场的相关说法,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8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9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1题

5、【判断推理】报警:救援

A:毕业:就业

B:违章:罚款

C:手术:住院

D:消费:生产

正确答案:B

解析:报警之后被救援。
A项,毕业之后就业,就业并没有被动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违章之后被罚款,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手术之后住院,住院并没有被动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生产之后被消费,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5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6、【判断推理】某公共服务部门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因此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上述发言人的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该部门的投诉渠道不畅通,投诉信箱只是摆设

B:如果接到群众投诉,该部门会进行整改

C:群众只要对该部门的服务不满意,就会提起投诉

D:上级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十分满意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推出“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要使该论证成立,要在“没有提起投诉”和“满意”之间建立联系。
A项,投诉渠道不通畅,只能解释没有投诉,没有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
B项,部门整改,文段未提及,与题干结论无关。
C项,群众不满意就会投诉,说明没有投诉则没有不满意,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联系,是结论基于的假设。
D项,上级满意与否,未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

农业生产周期指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由于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有自身的特性,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生产周期一般比工业生产周期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是:


A:

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B:

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从原材料购进、生产管理再到产品销售,他都亲力亲为


C:

小刘今年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


D:

小王有个养猪场,虽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但他始终干劲十足


正确答案:D

解析:

农业生产周期定义的关键信息: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

A项,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小李最终获得的产品是布,纺线、织布并不属于农业再生产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并不涉及农业再生产,不符合定义。

C项,小刘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并没有收获产品,不符合定义。

D项,小王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这一过程体现了小王从饲养幼猪开始到获得生猪这一畜产品经过的全部时间,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6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5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1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

8、【判断推理】有一座城市里住着两种人,一种人说真话另一种说假话,一位旅行者遇到两个人A和B,他问A:“你们两个当中有不说假话的人吗?”A说:“没有。”
请你判断A和B分别是什么人?

A:两人都说真话

B:A说真话,B说假话

C:两人都说假话

D:A说假话,B说真话

正确答案:D

解析:假设A说的是真话,则根据A的回答可知没有说真话的人,矛盾,故A说的是假话,又由A的话为假可知他们两人中有不说假话的人,即B说的是真话。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演员:导演

A:作家:读者

B:战士:指挥员

C:司机:交警

D:歌手:经纪人

正确答案:B

解析:演员在导演的指挥下演戏。
A项,作家写书给读者看,并不存在指挥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战士在指挥员的指挥下行动,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司机不一定完全在交警的指挥下开车,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歌手和经纪人是雇佣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5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5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

10、【判断推理】某三甲医院的医生中,专科医院中毕业的医生人数大于非专科医院毕业的医生人数,女医生的人数大于男医生的人数。
如果上述论述是真的,那么(       )项关于该医院医生的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1)非专科医院毕业的女医生人数大于专科医院毕业的男医生人数。
(2)专科医院毕业的男医生人数大于非专科医院毕业的男医生人数。
(3)专科医院毕业的女医生人数大于非专科医院毕业的男医生人数。

A:(1)和(2)

B:只有(2)

C:只有(3)

D:(2)和(3)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条件可整理为:①专科毕业男医生+专科毕业女医生>非专科毕业男医生+非专科毕业女医生;②专科毕业女医生+非专科毕业女医生>专科毕业男医生+非专科毕业男医生。由①+②可得,2专科毕业女医生+非专科毕业女医生+专科毕业男医生>2非专科毕业男医生+非专科毕业女医生+专科毕业男医生,进而可得,专科毕业女医生>非专科毕业男医生,即(3)正确,(1)和(2)无法断定真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60题,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