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起诈骗案经过侦查将目标锁定在赵、李二人身上,赵、李二人都可能是诈骗犯或目击者。已知诈骗犯只说假话,而目击者则只说真话,审讯人员问赵:“你们俩人中肯定有一个是目击者?”赵回答:“没有。”
则赵和李分别是:
A:赵是目击者,李是诈骗犯
B:赵和李都是目击者
C:赵是诈骗犯,李是目击者
D:赵和李都是诈骗犯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于目击者只说真话,根据赵的回答可知赵不是目击者,只能是诈骗犯,说的是假话。由赵说的是假话可知,“俩人中肯定有一个是目击者”为真,即李为目击者。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2、【判断推理】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智慧城市内容的是:
A:逐步实现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网
B:网上“一站式”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行政服务
C:根据人工智能算法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网
D:整合各类监控资源,建立治安综合管理平台
正确答案:C
解析:智慧城市的定义要点:①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关键信息;②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A项,“一卡通”网是通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关键信息,对多个行业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符合定义。
B项,网上“一站式”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行政服务,是通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关键信息,对行政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符合定义。
C项,仅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规划,只涉及技术层面,没有整合城市运行的各项关键信息,不符合要点①。
D项,整合各类监控资源,建立治安综合管理平台,是通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关键信息,对治安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3、【判断推理】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范畴的一项是:
A:小刘是单位公认的好同志,但就是喜欢穿戴新潮的服饰
B:小张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是个遵纪守法的小伙子
C:人人都夸小李是个勤快人,他总是把门前的马路扫得干干净净
D:虽然小王不是事事顺心,但总能在别人有急事时伸手相助
正确答案:A
解析:社会公德的定义要点: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A项,穿戴新潮的服饰明显没有涉及社会义务或社会公众利益,不符合定义。
B项,遵纪守法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
C项,把门前的马路扫得干干净净也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
D项,在别人有急事时伸手相助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4、【判断推理】出其不意:正中下怀:攻其不备
A:初生牛犊:胆小如鼠:胆小怕事
B:处心积虑:想方设法:费尽心机
C:闲言碎语:弦外之音:流言蜚语
D:声色俱厉:和颜悦色:正言厉色
正确答案:D
解析:出其不意形容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正中下怀形容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愿,攻其不备形容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出其不意与攻其不备是近义关系,二者与正中下怀是反义关系。
A项,初生牛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青年人,胆小如鼠形容非常胆小,胆小怕事形容胆量极小。胆小如鼠与胆小怕事是近义关系,二者与初生牛犊是反义关系,但词项位置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处心积虑形容千方百计地盘算,想方设法形容想尽办法,费尽心机形容挖空心思、用尽计谋。三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闲言碎语形容没有根据的话,弦外之音形容言外之意,流言蜚语形容没有根据的话。闲言碎语与流言蜚语是近义关系,二者与弦外之音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声色俱厉形容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正言厉色形容态度严肃、神色严厉。声色俱厉与正言厉色是近义关系,二者与和颜悦色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5、【判断推理】萧条:欣欣向荣
A:激进:墨守成规
B:全面:以偏概全
C:默契:心照不宣
D:统一:众叛亲离
正确答案:B
解析:萧条是指寂寞冷落,毫无生气;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二者是反义关系。
A项,激进是指急进,急于改革和进取;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二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以偏概全形容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与全面二者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心照不宣形容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与默契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统一是指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众叛亲离是指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二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7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2题
6、【判断推理】
小张、小王、小李、小赵4人参加学习小组,每人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三本书中挑选一本,再从这本书中选择1~3个专题进行学习,并谈心得体会。已知:
(1)小张和小赵挑选的书不同,选择学习的专题数也不同。
(2)有1人选择了1个专题进行学习,有2人选择了2个专题进行学习。
(3)小李选择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3个专题进行学习。
(4)每本书都有人挑选,小王和小赵挑选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由此可以推出:
A:
小张和小李挑选了同一本书
B:
小王选择了2个专题进行学习
C:
有人与小李选择了相同的书或专题数
D:
小赵选择了第一卷的2个专题进行学习
正确答案:B
解析:
根据(3)(4)可知,小王和小赵选择了第一卷,小李选择了第三卷,则小张选择了第二卷。根据(2)(3)可知,小王、小赵、小张三人中,有1人选择了1个专题,有2人选择了2个专题。结合条件(1)可知,小王选择了2个专题,而小张和小赵选择的专题数量不确定。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06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16题
7、【判断推理】花容月貌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言语
A:漂亮 巧舌如簧
B:美丽 甜言蜜语
C:姿色 言外之意
D:容貌 花言巧语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花容月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和漂亮是近义词;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和言语不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花容月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和美丽是近义词;甜言蜜语形容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和言语不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花容月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是对姿色的形容;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和言语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花容月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是对容貌的比喻;花言巧语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话,是对言语的比喻。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8、【判断推理】升华指的是个体将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涉及升华的是:
A:失恋后的她写出了缠绵悱恻的爱情长诗
B:他拼命地工作以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C:司马迁遭遇宫刑后写出了《史记》
D:《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从此杀富济贫
正确答案:A
解析:升华的定义要点:①个体将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②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A项,失恋后写出了缠绵悱恻的爱情长诗,是将失恋后被压抑的情绪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符合定义。
B项,拼命工作以忘掉不愉快的经历,但拼命工作并非建设性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②。
C项,司马迁遭遇宫刑后写出《史记》,但《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并非个体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的表现,不符合要点①。
D项,林冲被逼上梁山,从此杀富济贫,但杀富济贫并非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9、【判断推理】有经济学者不赞成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直接救助,主张政府对大企业家和富人采取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认为大企业家和富人的投资与消费活动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将财富从社会上层传递到社会底层。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理论的观点是:
A:政府对大企业家和富人采取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导致因贫富差距拉大而引发不确定的社会矛盾
B:打破收入分配方面的平均主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具体实施这一政策存在不可预见的风险
C:高收入者的消费需求达到饱和后,人的“自私性”将抑制投资需求,社会投资规模也不再继续增长
D:政府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应该优惠穷人,提高穷人购买力同样会增加有效消费需求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经济学者不赞成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直接救助。论据:政府对大企业家和富人采取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认为大企业家和富人的投资与消费活动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将财富从社会上层传递到社会底层。
A项,说的是优惠政策和社会矛盾,与题干观点说的优惠政策和财富传递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说的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存在风险,与题干观点说的优惠政策和财富传递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说明当高收入者的消费需求达到饱和后,人的“自私性”将抑制投资需求,社会投资规模也不再继续增长,也就不能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社会财富则不会转移,即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削弱了题干观点。
D项,说的是应该优惠穷人,但是并没有说专家的方法不可行,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02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7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10、【判断推理】
近日来,南方某地持续降雨,导致很多人工养鱼池被淹。因此,有几位养鱼专家就鲫鱼和鲤鱼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
李强说:只有鲫鱼价格上涨,鲤鱼价格才会上涨;
孙振说:鲫鱼和鲤鱼的价格至少有一种会上涨;
王刚说:只有鲤鱼价格不上涨,鲫鱼价格才不上涨;并且如果鲤鱼价格不上涨,则鲫鱼价格不上涨。
假如事实证明三位专家的预测均为真,则以下哪项必须为真?
A:
鲫鱼价格上涨,鲤鱼价格不上涨
B:
鲫鱼价格不上涨,鲤鱼价格上涨
C:
鲫鱼和鲤鱼的价格都上涨
D:
鲫鱼和鲤鱼的价格都不上涨
正确答案:C
解析:
李强的推理:鲫鱼涨价←鲤鱼涨价;孙振的推理:鲫鱼涨价或鲤鱼涨价;王刚的推理:“鲤鱼不涨价←鲫鱼不涨价”并且“鲤鱼不涨价→鲫鱼不涨价”。
若A项为真,鲫鱼涨价,鲤鱼不涨价,则王刚的预测为假,不满足“三位专家的预测均为真”,排除。
若B项为真,鲫鱼不涨价,鲤鱼涨价,则李强和王刚的预测都为假,不满足“三位专家的预测均为真”,排除。
若C项为真,鲫鱼和鲤鱼都涨价,则三人的推测均为真,正确。
若D项为真,鲫鱼和鲤鱼都不涨价,则孙振的预测为假,不满足“三位专家的预测均为真”,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