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为66岁的648名痴呆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掌握两种语言的患者罹患痴呆的时间比只掌握一种语言的患者晚大约四年半。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掌握两种语言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很多人患上痴呆之后大脑的言语功能均出现显著下降
B:大脑认知功能好的人才会说双语,认知功能好可延缓痴呆
C:相当多的人只掌握一种语言,但一生都未出现痴呆的症状
D:掌握三种或以上语言的人,痴呆发生时间比掌握两种语言的稍晚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掌握两种语言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
A项,说的是患上痴呆之后的表现,并未明确掌握两种语言是否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B项,指出认知功能好才能掌握两种语言,即本质上延缓痴呆发生的是良好的认知功能,属于另有他因,有力地质疑了题干观点。
C项,只说掌握一种语言的人的情况,并未明确掌握两种语言是否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D项,指出掌握三种或以上语言的人比掌握两种语言的人痴呆发生时间晚,并未明确掌握两种语言是否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教练在甲、乙、丙三人背上分别贴了三个数字,三人都能看到对方的数字,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数字,甲、乙、丙背上的数字分别用A、B、C代替。甲说B>C;乙说A<C;丙说A<B;教练说他们之中最多有一个人说了假话。
假如教练说的是假话,则甲、乙、丙数字大小的顺序可能是:
A:A>B>C
B:C>B>A
C:B>C>A
D:B>A>C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教练说的是假话可知,三人中最多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可使用代入法解题。
代入A项,A>B>C,可知甲说真话,乙、丙说假话,符合条件。
代入B项,C>B>A,可知甲说假话,乙、丙说真话,不符合条件,排除。
代入C项,B>C>A,可知甲、乙、丙都说真话,不符合条件,排除。
代入D项,B>A>C,可知甲、丙说真话,乙说假话,不符合条件,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3题
3、【判断推理】如果生命的进化一直稳步向前,未曾经历任何挫折或提供了特殊机会的时期,要划分地质年代将非常困难。能够轻易地分辨出地质年代,是因为地质学家们所说的“动物群演替”,也就是物种突然出现或消失的时期。我们可以将这些事件看作时间的关口——在那一刻,一个时期,通常代表着一种气候,让位于一个新的时期,一种新的气候。只有三种变化因素强大到能够开启时间的关口——大陆漂移、星系碰撞和诸如温室气体等的气候变化动力。所有这些因素的运作方式都不同,但它们通过同样的办法来推动进化——即死亡和机遇。
据此,可以推断:
A:地质学家分辨地质年代未曾遭遇过任何挫折
B:气候的变化并不一定带来物种的变化
C:只有大陆漂移才能开启时间的关口
D:“动物群演替”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如果生命的进化一直稳步向前,未曾经历任何挫折或提供了特殊机会的时期,要划分地质年代将非常困难”,可知该项说法错误。
B项,题干中说诸如温室气体等的气候变化能够开启时间的关口,可知该项说法错误。
C项,题干中说大陆漂移、星系碰撞和诸如温室气体等的气候变化能够开启时间的关口,并非只有大陆漂移才可以,该项说法错误。
D项,题干中说地质学家能够轻易地分辨出地质年代,是因为“动物群演替”,说明“动物群演替”确实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该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消费信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为消费而发放的贷款。消费信贷往往需要采取综合的担保措施以及进行充分的市场信用调查,在法律上表现为买卖合同(往往是分期付款买卖)、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的综合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消费信贷的是:
A:某饭店允许某位客户的赊账行为
B:某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民购车发放小额贷款
C:某职工为购房与单位签合同预支20年的住房补贴
D:在资产清收、处置过程中,银行垫付债务人的诉讼费、经济纠纷款等
正确答案:B
解析:消费信贷的定义要点:银行向消费者为消费而发放的贷款。
A项,某饭店不是金融机构,不符合定义要点。
B项,信用合作社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用于购车,符合定义要点。
C项,工作单位不是金融机构,不符合定义要点。
D项,不是为消费而发放的贷款,不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5、【判断推理】铁:铁锈
A:生石灰:碳酸钙
B:水:水蒸气
C:砷:砒霜
D:小麦:面粉
正确答案:C
解析:铁锈是三氧化二铁,为铁的氧化物。
A项,碳酸钙由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而成,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砒霜是三氧化二砷,为砷的氧化物,和题干关系一致。
D项,小麦由面粉研磨而成,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6、【判断推理】大脑受到有毒化学物质伤害会产生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帕金森症。研究显示,体内细胞色素P450水平低的人患帕金森症的可能性是体内P450水平正常的人的三倍。因而可以认为,P450可以保护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的损伤,进而预防帕金森症。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有毒化学物质损伤大脑功能的同时也抑制人体产生P450
B:帕金森症患者除P450外的其他细胞色素水平也显著低于常人
C:人工合成P450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症患者
D:某些非细胞色素物质可有效对抗有害化学物质来预防帕金森症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体内P450水平低的人患帕金森症的可能性是体内P450水平正常的人的三倍。题干结论:P450可以保护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的损伤,进而预防帕金森症。
A项,指出有毒化学物质损伤大脑功能的同时也抑制人体产生P450,说明P450水平低和大脑功能受损都是有毒化学物质导致的,因此并非P450在保护大脑,质疑了题干结论。
B项,帕金森症患者除P450外的其他细胞色素水平也低于常人,并不能说明P450就没有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人工合成P450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症患者,而题干讨论的是P450能否预防帕金森症,“治疗”和“预防”话题不一致,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D项,指出某些非细胞色素物质可以预防帕金森症,但不能说明P450就不能预防帕金森症,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7、【判断推理】当人们感知房价还会上涨时,会更愿意购买商品房;但当人们感知房价还会下跌时,会更不愿意购买商品房。因此,政府的鼓励性购房政策刚出台时,并不会刺激人们的购房意愿。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政府的鼓励性购房政策往往比较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当下的商品房价格
B:大多数人购房主要是受房价变动的影响,而不是受政府购房政策的影响
C:政府的鼓励性购房政策刚出台时,大多数人感知房价还会下跌
D:大多数人在政府限制性购房政策刚出台时,都会有很强的购房意愿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当人们感知房价还会下跌时,更不愿意购买商品房”得出“政府的鼓励性购房政策刚出台时不会刺激人们的购房意愿”。论证过程缺少“鼓励性购房政策”和“感知房价会下跌”的联系,要使论证成立,就要假设政府的鼓励政策出台时人们感知房价还会下跌,因此不愿意购房,即C项是题干论证成立所需的假设前提。
A项,政府的鼓励性购房政策不能及时反映当下的商品房价格,但也无法据此得出政府的鼓励性购房政策是否会刺激人们的购房意愿,不是题干所需的假设前提。
B项,指出大多数人购房受房价变动影响,而非政府购房政策,对题干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但不知道政府购房政策是否会对房价造成影响,因此该项不是题干所需的假设前提。
D项,指出政府限制性购房政策刚出台时大多数人都会有很强的购房意愿,从反面加强了题干结论,但仍无法得知政府购房政策与房价之间的具体联系,题干结论仍无法得出,因此该项不是题干所需的假设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拍卖公告:拍卖:交付
A:起诉:应诉:庭审
B:感冒:服药:发热
C:泡茶:加水:饮用
D:开机:关机:重启
正确答案:A
解析:先发布拍卖公告,然后拍卖,拍卖成功后再交付,存在顺承关系。
A项,原告先起诉,然后被告应诉,再庭审,存在顺承关系。
B项,服药和发热的顺序错误,应该先发热,再服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泡茶是一个过程,并非一个动作,加水是泡茶的一个步骤,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重启与开机、关机并不存在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蒸汽机:内燃机
A:喷气机:战斗机
B:中药:西药
C:平板电视:液晶电视
D:脉冲电话:数字电话
正确答案:D
解析:蒸汽机和内燃机都是动力机械装置,其原理分别是运用蒸汽和燃料发动;脉冲电话和数字电话都是电话装置,分别是用脉冲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形式传播。平板电视包括液晶电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绿洲:荒漠
A:开放:乐观
B:白玉:玉石
C:翠柳:黄花
D:冷静:紧张
正确答案:D
解析:绿洲和荒漠是反义词。
A项,开放和乐观并非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白玉是玉石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翠柳和黄花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冷静和紧张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