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将600多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成两个组:第一组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第二组服用安慰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者发现,就患者从事制订计划、做饭和购物等日常活动的能力而言,第一组患者要比第二组患者下降慢。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第一组补充的维生素E的剂量是每天2000国际单位,而以前一般只维持在400国际单位左右。研究人员由此断定,每天服用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会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人员的结论?
A: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获取维生素的最佳方式是健康的饮食
B:这个实验的效果还很有限,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C:每日摄入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无副作用
D:在实验中对患者从事制订计划等日常活动能力的考察并不严格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对比实验得出每天服用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会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
A项,题干探讨的是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获取维生素的最佳方式与题干实验无关。
B项,是否能从根本上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也与题干结论无关。
C项,加强了题干结论。
D项,考察不严格说明题干实验结果不可靠,最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2、【判断推理】H有三个女儿M、Q、P,一个结婚了有一个孩子,另一个结婚了有两个孩子,第三个没有结婚也没有小孩,P是I和L的姨妈,M是N的妻子,J是L的弟弟又是K的外甥,K和N都没有兄弟姐妹,H是K的丈人。K和L的关系是:
A:K是L的母亲
B:K是L的姨妈
C:K是L的父亲
D:K是L的姨父
正确答案:D
解析:由“H是K的丈人”可知K是男性,是H的女婿,可排除A、B;由“J是L的弟弟又是K的外甥”可知L也是K的外甥,可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3、【判断推理】违约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承诺
A:法律 民俗
B:处罚 兑现
C:合同 食言
D:赔偿 责任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违约可能违反法律,民俗与承诺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违约可能会受到处罚,兑现承诺是动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违约是指没有履行合同,食言是指没有兑现承诺,前后关系一致。
D项,违约可能需要赔偿,承诺后需要负责任,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98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8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1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4题
4、【判断推理】某地工商管理部门对商户的纳税情况总结如下:
(1)该地所有人员都缴纳营业税了。
(2)该地卖鱼的商户缴纳营业税了。
(3)张三是最早缴纳营业税的人。
(4)该地有人没有缴纳营业税。
经过详细考察,发现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对的。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述条件必然推出?
A:该地卖鱼的商户缴纳营业税了
B:该地有人没有缴纳营业税
C:该地所有人都缴纳营业税了
D:该地没有一个人缴纳营业税了
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不严谨,实际上四个选项都无法必然推出。(1)和(4)是一对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由于题干只有两个为真,因此(2)和(3)中也必有一真一假。若(2)真(3)假,则可以推出卖鱼的商户缴纳了,但张三不是最早缴纳的,即能推出有人缴纳,但无法确定(1)和(4)的真假;若(3)真(2)假,则可以推出卖鱼的商户未缴纳,而张三最早缴纳,进而可推出有人缴纳而有人未缴纳,(4)真,则(1)假。因此必然能推出的是有人缴纳了营业税。
若忽略(3)中的“最早”二字,则由(1)为真可以推出(2)和(3)均为真,因此(1)不可能为真,只能是(4)为真,即B项为真。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5、【判断推理】颓废:奋发
A:厌恨:发怒
B:爱戴:憎恨
C:恋爱:分手
D:隐藏:发现
正确答案:B
解析:颓废和奋发是一对反义词;爱戴和憎恨是一对反义词。隐藏的反义词应该是暴露而不是发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6、【判断推理】军装:士兵
A:套装:女人
B:服装:场合
C:警服:警察
D:制服:邮递员
正确答案:C
解析:军装是士兵必须穿的统一制服。
A项,套装不是女人必须穿的统一制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警服是警察必须穿的统一制服,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邮递员不一定要穿制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1题
7、【判断推理】近日,某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粒子加速器治疗癌症,他们将包括脑胶质瘤细胞在内的几种肿瘤细胞培养物放置在模拟人类头部的有机玻璃器皿中,再把这个“人头”放在粒子加速器的作用范围内。科学家们首先在肿瘤细胞内聚积足够量的酮-10,然后再用中子束照射肿瘤部位,使肿瘤细胞内部发生核反应,肿瘤细胞随之死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实验的成功?
A:中子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有别于健康细胞
B:脑胶质瘤类癌症用其他治疗方式无法治愈
C:只有肿瘤细胞会在中子束的作用之下死亡
D:中子束能摧毁包括脑细胞在内的人体细胞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实验结果:科学家们首先在肿瘤细胞内聚积足够量的酮-10,然后再用中子束照射肿瘤部位,使肿瘤细胞内部发生核反应,肿瘤细胞随之死亡。
A项,中子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有别于健康细胞,但未说明好坏,不能支持。
B项,只说明其他治疗方式无法治愈脑胶质瘤类癌症,但未说明此实验可以治愈脑胶质瘤类癌症,不能支持。
C项,只有肿瘤细胞会在中子束的作用之下死亡,说明中子束不会伤害其他细胞,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支持。
D项,中子束能摧毁包括脑细胞在内的人体细胞,说明了中子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能支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奢侈吸收指的是作物吸收的养分超过其正常需要量的现象。奢侈吸收不仅浪费肥料,还可能导致减产。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涉及奢侈吸收?
A:小庄养的花因浇水过多被淹死了
B:小麦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倒伏
C:同样的土质,但是塑料大棚中的作物明显长得更高
D:即使在西瓜地中大量使用磷肥,西瓜也不会增产多少
正确答案:B
解析:奢侈吸收的定义要点:作物吸收的养分超过其正常需要量。
A项,水并非养分,因此花因浇水过多而死不符合定义要点。
B项,过量氮肥使小麦倒伏,是吸收的养分超过正常需要的现象,属于奢侈吸收。
C项,大棚中的作物长得更高,未涉及养分问题,属于无关项。
D项,并未体现超过正常量,不属于奢侈吸收。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9、【判断推理】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如果没有财富的公平分配,社会就不会稳定。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各项都为真,除了哪一项?
A:只有社会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B: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那么经济没有得到发展
C: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社会必定是稳定的
D:如果财富不能公平分配,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
正确答案:B
解析:将题干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逻辑关系为:①经济发展→社会稳定;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③社会稳定→财富公平分配。将①②③串联可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财富公平分配。
A项,逻辑关系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与题干推理关系一致。
B项,逻辑关系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经济没有得到发展,否定前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不能由题干推出。
C项,逻辑关系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与题干推理关系一致。
D项,逻辑关系为:财富不能公平分配→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会提高,否定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10、【判断推理】
运动会长跑成绩公布后,小张说:“我的排名在前五名,小夏的名次不好,小王是最后过终点的。”小夏说:“我的长跑成绩一直都在这个水平,我紧跟在小王的后面跑过终点。”小王说:“小张和小夏的成绩都比我好。”三人中,最多只有一人说假话。
由此可以推出:
A:
小张说了假话
B:
小夏说了假话
C:
小王说了假话
D:
三人都没说假话
正确答案:B
解析:
由小夏的话“我的长跑成绩一直都在这个水平,我紧跟在小王的后面跑过终点”和小王的话“小张和小夏的成绩都比我好”可知,二人的话至少有一人的为假。结合“三人中,最多只有一人说假话”可知,小张的话为真,则小王是最后一名,成绩最差,据此可知小夏一定说了假话。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6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