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859

发布时间:2022-12-23 12:45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以人工智能、3D打印和泛在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使人类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却会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尤其是青年人的失业率很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很多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加剧这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________________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

B:如何促进技术进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C:如何解决高失业率与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问题

D:如何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增加就业、减少贫富差距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新技术的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却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造成失业率的升高;接着以“与此同时”指出,技术创新也是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横线处位于尾句,由“因此”可知,所填句子应是针对前文问题提出的对策,即在加快技术创新的同时如何降低失业率、缩小贫富差距,对应D。文段仅论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失业率高”和“贫富差距大”这两个不良影响,A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明显扩大了范围。B项表述与文段表达的要降低失业率的主旨相悖。文段前文提到就业和贫富差距问题是在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出现的,而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前提下进行,C项缺少这一前提,表述不准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5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5题

2、【言语理解】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A:历史记录

B:记录历史

C:岁月

D:读史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说人的一生相对于岁月来说很短,然后指出历史记录所具有的对岁月的浓缩和放大效应,正是基于此,读史才让人沉迷。由此可知,文段是围绕“读史”展开的,前文所述都是读史让人沉迷的原因。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3题

3、【言语理解】一个劳模,朴素的事迹本来是很让人感动的,平凡________能触动和抵达人心,________一旦拔高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________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让人觉得很假,________会连累到劳模和典型受到批评和抵制,实际上是“黑”了好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能 然而 反而 因为

B:必然 甚至 无论是 还是

C:本就 然而 就会 甚至

D:当然 进而 可能 也可能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均恰当,较难排除,选择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分析可知,“能触动和抵达人心”与“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意思相反,构成转折关系。“甚至”“进而”表示递进,排除B、D。
第三空,“反而”“就会”填入均符合句意,不易排除。
第四空,“连累劳模和典型受到批评和抵制”与前文构成递进关系,“甚至”填入恰当,排除表因果关系的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8题

4、【言语理解】教育心理学家建议那些被孩子们“我觉得很无聊”之类的话所累的父母,“无聊”远非某种不可挽回的判决,反而具有很多积极方面,“它能激起孩子的创造力帮助孩子观察、反思、理解、想象和创造。过去我们会发明一些用小石子玩的小游戏,现在一切都被规划好了,而孩子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小,此外无聊的时间本来还可以用来让孩子学会独处,获得更多的自主性”。
通过这段文字,下列对“无聊”认识不当的是:

A:“无聊”来源于一切被规定好的生活,使孩子们丧失了创造的空间

B:“无聊”让“我们”在童年时发明了用小石子玩的快乐游戏

C:父母对孩子“无聊”感的恐惧超过了孩子对“无聊”的恐惧

D:在生活中感觉到“无聊”的孩子才能有更独立、自主的完整人生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现在一切都被规划好了,而孩子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小”可推出。
B项,由“过去我们会发明一些用小石子玩的小游戏”可推出。
C项,“教育心理学家建议那些被孩子们‘我觉得很无聊’之类的话所累的父母,‘无聊’远非某种不可挽回的判决”可推出。
D项,由“无聊的时间本来还可以用来让孩子学会独处,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可知,文段只是说“无聊”对孩子的独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等于说,只有“无聊”的孩子才能有更独立、自主的人生。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5、【言语理解】多元的发展机会和自由的成长空间,是时代给予每个追梦人的馈赠;________每个追梦人在前进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________都在推动时代的进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 也

B:但 却

C:如果 就

D:只有 才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第一空前的“;”可知,其前后两个句子为并列关系。“但……却……”表示转折,“如果……就……”表示假设,“只有……才……”表条件关系,均不符合句意,排除B、C、D。A项,前句论述时代给予追梦人的馈赠,“而”引出与之相对的另外一面,即追梦人对时代的贡献,“也”表示并列关系,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2题,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题

6、【言语理解】①事实上,在耕田之外也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
②同样地,生活上的大小事情,除了可以遵循风俗习惯之外,也有宗亲长老按祖训家法裁夺
③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人以农业为生
④在某一层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要他自己做决定,在少数需要他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也有现成的规矩习惯等等可以作为参考
⑤农作上的点点滴滴,除了靠自己经年累月的积累,也由宗亲长老口耳相传
⑥这些经验、规矩、风俗、习惯、祖训、家法,可以说涵盖了一个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每一个环节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④②⑥

B:③①⑤②⑥④

C:①③⑤②⑥④

D:③①⑤④②⑥

正确答案:B

解析:①以“事实上”开头,放在段首不恰当,可首先排除A、C。由②中的“同样地”,再结合⑤内容可知,②、⑤两句构成并列关系,且顺序为⑤②,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

7、【言语理解】《二泉映月》,使我们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的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我们和阿炳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而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华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的盲人。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我们不能像阿炳那样创作出经典作品的根本理由是:

A:我们没有用心灵去感悟自然

B: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

C:我们没有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灵感

D:我们只会凭眼睛去看,缺乏天分与才华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中“我们和阿炳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可知“根本理由”在于我们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即没有用心灵去感悟自然。而“天分与才华”多为先天因素,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改变的,D项不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影响最大的两家,而儒家和道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论语》、《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把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头抓住了,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避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单向理解,易于进行儒、道两家思想的比较。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论语》和《老子》

B:《论语》和《老子》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原著是《论语》和《老子》

D:熟读《论语》和《老子》,就能为传播中国文化打好基础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是介绍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然后进一步阐述了《论语》和《老子》作为儒家和道家思想源头的重要价值,即理解《论语》和《老子》对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A项表述与此契合。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9、【言语理解】

近年来,国内某些博物馆以“特展”的名义,对某些展览额外收取高额门票。这种做法恐怕不仅仅把非专业人士限制在外,就连一些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也难免________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忍痛割爱

B:

裹足不前

C:

望而却步

D:

大失所望

正确答案:C

解析:

由“也”可知,此处表达的是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也被限制在外,因为高额门票而退缩或放弃参展,所填词语应体现“退缩”“放弃”之意。“忍痛割爱”形容很不情愿地舍弃喜爱的人或物,多指舍弃属于自己的东西,展览并非学者自己所有,排除A。“裹足不前”比喻由于害怕或有顾虑而停步不前。其通常用于保守、不进步的语境,而文段是说学者因高额门票而退缩,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B。“大失所望”指非常失望,文段并未表达此意,排除D。“望而却步”指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2题

10、【言语理解】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上面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但心态决定人生

B: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C: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D:你不能控制环境,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好的心态有何作用。然后指出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好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健康、幸福和财富。由此可知,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D项与此最相符。
A项中的“决定”、B项中的“取决于”过于绝对,均可排除;文段并没有将好心态与智慧进行对比,C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