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艺术必须拒绝融入现实,从而保持一种________的姿态。艺术之美所包含的自由、欢悦与人性是日常现实所________的,同时也不会为纷繁的日常现实所销蚀,所掩盖。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鹤立鸡群 匮缺
B:出类拔萃 缺少
C:与众不同 缺乏
D:卓尔不群 匮乏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首句关键词“从而”可知,横线处填入的词是“艺术拒绝融入现实”后达到的一种独立状态。“出类拔萃”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与众不同”指跟大家不一样。都不能体现艺术的独立性,不契合文意,排除B、C。
第二空,“匮缺”强调缺失,用在这里即说明日常现实没有艺术美所包含的自由、欢悦与人性。“匮乏”强调有,但是少。用在这里是说日常现实虽然有艺术美所包含的自由、欢悦与人性,但是却很少。显然后者更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2、【言语理解】在需要逐级请示、层层审批的制度下,我们已然习惯了对权威的________,对经验的________,对实证研究的________,如何能够培育出自由创新的文化?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从 相信 轻视
B:服从 相信 藐视
C:顺从 轻信 藐视
D:服从 轻信 轻视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顺从”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与“权威”不搭配,排除A、C。“服从”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与“权威”搭配恰当。
第二空,由问句“我们已然习惯了对权威的……如何能够培育出自由创新的文化?”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表现消极色彩,“轻信”填入恰当,排除B项的“相信”。
第三空,“轻视”指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填入恰好符合题干“不重视实证研究”之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6题
3、【言语理解】有一个很有名的投资理念,那就是“要投资具有护城河的公司”。大意是说,一家公司只有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才能抵御其他竞争对手对自己盈利空间的蚕食,投资者只有投资这样的公司才有可能带来超额收益。然而“护城河”往往存在陷阱,最常见的陷阱是市场份额。较高的市场份额,通常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的“护城河”,但实践证明这并不可靠。市场份额只是说明了公司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外来入侵,企业就不得不通过价格战来保持市场份额,结果一定是利润率大幅下降。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竞争优势理解为市场份额是片面的
B:市场份额的多少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
C:投资者应同时考虑利润率和企业的市场份额
D:企业的“护城河”并不能保证投资者的超额收益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较高的市场份额,通常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的‘护城河’,但实践证明这并不可靠”可推知。
B项,由“市场份额只是说明了公司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可知,说法有误。
C项,“同时考虑利润和企业的市场份额”无法从文段得出。
D项,文段并没有对企业“护城河”对投资者的超额收益的影响提出质疑,只是指出“护城河”存在陷阱。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4、【言语理解】尽管在《史记》之前,已经出现了《尚书》《春秋》《国语》,甚至出现了成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然而后世史家最崇奉的,却不是这些更古老的作品;相反,是《史记》创立的纪传体,成为历代正史的标准体例。《史记》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除了司马迁超凡的史识和文笔之外,其创立的纪传体体例,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如清儒章学诚所言:“自《隋·经籍志》著录,以纪传为正史,编年为古史,历代依之,遂分正附,莫不甲纪传而乙编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体例更为全面地包罗了人类历史的诸多侧面,且适应了史学的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纪传体体例丰富了人类历史的记录角度
B:史书体例创新必须与史学的发展相适应
C:《史记》创立的体例是对后世最重要的影响
D:《史记》的纪传体体例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文段首先通过与其他史书的比较强调了《史记》受后世史家尊崇,影响深远,然后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史记》的纪传体体例,并在后文对这一体例的价值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因此,文段主旨在于说明《史记》的纪传体体例的史学价值。A、B两项没有提到《史记》,排除。C项没有明确指出“体例”是什么,排除。D项与文段主旨相符,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43题
5、【言语理解】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拾荒的陈阿姨并不像一些人那样,将帮助别人这种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也想象得那样复杂、可怕。作为一个真正富有正义感的人,不会在助人为乐之前就考虑自己做了好事是不是会被冤枉,为自己寻找一个不作为的借口。举手之劳怎么却变得如此艰难,要不要扶起倒地的弱者似乎成了今天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要积极营造助人为乐的社会环境
B:有正义感的人做好事时不会考虑得失
C:遇到弱者需要帮助时,我们应伸出援助之手
D:当今社会缺乏正义感,出现了道德危机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引出陈阿姨助人为乐之事,并说明真正富有正义感的人,不会担心被人冤枉而为不作为寻找借口,最后抛出思考“举手之劳怎么却变得如此艰难,要不要扶起倒地的弱者似乎成了今天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故作者意在指出当今社会有正义感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在做好事时因担心被冤枉而选择了不作为,即人们的道德遭遇了危机。D项符合题意,当选。
A项着眼的对象是政府,不是文段中的普通人。B、C两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文化节目应当追求“慢”与“深”,要坚持自主原创,应提高外国版权引进门槛,________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实现从“模式引进”到“中国创造”的改变,并形成________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洋为中用 良性
B:因地制宜 广泛
C:精雕细琢 持久
D:群策群力 强劲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前面的“追求‘慢’与‘深’”“坚持自主原创”可知,此处强调的应是要沉下心来打造本土精品文化原创节目。“洋为中用”指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与“自主原创”的语义不符,排除A。“群策群力”指大家一起出主意,一起出力量,与“创新”的句意不相符,排除D。“因地制宜”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填入符合句意。“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与“追求‘慢’与‘深’”对应恰当,符合句意。
第二空,“广泛”指涉及面大、范围广,与“竞争力”搭配不当,排除B。“持久”指维持长久,与“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搭配均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3题
7、【言语理解】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弊端
C: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
D: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接着指出传统的子女养老观念存在诸多弊端,而将养老问题纳入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范围对老人和年轻人都有益。最后引用日本的例子做进一步说明。可见,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强调社会和政府的责任,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不是论述重点。文段引用发达国家的例子是为了借鉴,而非强调差距,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8、【言语理解】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正在不断拉开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差距
②这些都给人民币的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会
③事实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④此外,中国还通过创建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⑤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提升决定的
⑥不仅如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上海和深圳正大踏步走在通往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道路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②④⑥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④⑥②⑤
D:①③②④⑥⑤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促使人民币崛起的因素。⑤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大势所趋”引出话题,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C、D。④介绍中国经济软实力的提升,⑥介绍中国金融市场的进步,这两句均属于②中提到的“这些……机会”的范畴,都应置于②之前,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9、【言语理解】近年来,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更加________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________因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实 约束
B:突出 制约
C:严峻 限制
D:突兀 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更加”“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可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很明显、很严重了。“现实”指合乎客观情况。“突兀”指突然,出乎意外。两者均不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与文意不符,排除A、D。
第二空,“制约”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文意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严重影响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目标的实现,“制约”填入更符合文意,排除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1题
10、【言语理解】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目前来看,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老百姓在改革中拓宽了融资渠道,赢得了发展资金,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与发展空间
②改革成功与否,第一判断标准就是能否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③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我们将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经营,农民对集体“三资”股份占有、使用、担保、抵押、继承等
④我们的改革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但还面临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扶持、职业农民培育等诸多问题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④③②
正确答案:B
解析:结合④中“我们的改革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和③中“在下一步”可推断,③应紧跟在④后,排除A、C。②中提到改革成功的第一标准是老百姓得到实惠,①中论述了我们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就包括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按照逻辑关系,①应在②后。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