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违反一事不再罚的是:
A:甲酒后驾车在A路段被罚款300元,后其继续驾驶在B路段又被罚款500元
B:某市环保局对甲企业的违规排污行为罚款1万元,数日后市工商局又责令其停业整顿
C:甲因走私香烟被县工商局罚款5000元,不久县法院以甲构成走私罪判其罚金6500元
D:某县环保局对甲企业的违规排污行为罚款1万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由于此次排污所造成的后果严重,县工商局又对甲企业罚款2万元
正确答案:D
解析:违反一事不再罚需同时满足以下要点:①同一违法行为;②行政机关;③两次以上罚款。A项不符合①;B项工商局并未进行罚款,不符合③;C项县法院不属于行政机关,不符合②;D项针对甲企业违规排污这一个行为,环保局和工商局两个行政机关都给予了罚款,违反了一事不再罚。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过度营销:指企业过分依赖或使用促销手段以获取利润或经营业绩,而不考虑顾客心理感受的短期营销行为。
下列属于过度营销的是:
A:某影片首映期间,影院、市民广场、居民区甚至学校周围到处张贴着巨幅海报
B:某微商为了扩大营销面,在各大门户网站发布大量广告,以推销自己的产品
C:某健身中心为稳定、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以优惠的价格吸引顾客办理年卡
D:某博物馆为了让市民了解馆藏的国宝,连续十多天在新闻媒体上介绍国宝知识
正确答案:A
解析:过度营销定义的关键信息:不考虑顾客心理感受的短期营销行为。
A项,影片上映宣传是一个短期营销活动,在居民区甚至学校到处张贴巨幅海报,属于不考虑顾客心理感受,符合定义。
B项,微商在各大门户网站发布大量广告,并不是短期营销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某健身中心以优惠的价格吸引顾客办理年卡,考虑了顾客的心理感受,且不能确定是否是短期营销,不符合定义。
D项,某博物馆连续十多天在新闻媒体上介绍国宝知识,并不是营销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106题
3、【判断推理】骄傲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A: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懦弱
B: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退却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磨砺
D: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坚强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指的是自卑,自卑的反义词应为自信,而不是骄傲;“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指的是战胜挫折、坚强,其与懦弱是反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骄傲是自我满足,与“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构成反义关系;退却是自我逃避,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构成反义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骄傲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无必然联系;磨砺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骄傲与“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是反义关系,坚强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逻辑学:光学
A:芝士:奶酪
B:教师:医生
C:黄瓜:萝卜
D:男人:女人
正确答案:C
解析:逻辑学和光学为并列关系,两者都属于学科。
A项,芝士是奶酪(cheese)的音译名称,两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教师和医生为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黄瓜和萝卜为并列关系,两者都属于蔬菜,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男人和女人共同构成了人这个集合,除两者外不存在其他情况,因此男人和女人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0题
5、【判断推理】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换句话说,考古学是以科学发掘为基础、通过实物研究历史的学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研究属于考古学的是:
A:考据流传古书的作者
B:鉴定拍卖古画的真伪
C:估计展览文物的价值
D:考证出土农具的年代
正确答案:D
解析:考古学的定义要点:①以科学发掘为基础;②通过实物遗存研究人类社会历史。
A项,考据古书的作者,并非以科学发掘为基础,不符合要点①。
B项,鉴定古画的真伪,并非以科学发掘为基础,也没有体现通过实物研究历史,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估计展览文物的价值,并非以科学发掘为基础,也没有体现通过实物研究历史,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考证出土农具的年代,是以科学发掘为基础的,并通过出土的实物研究历史,属于考古学。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6题
6、【判断推理】横向交往和纵向交往是组织内员工通过人际互动构建社会资本过程的两种工具性交往风格。横向交往是指个体通过与自身周围社会地位相似的群体建立广泛联系的过程;纵向交往是指个体能动地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建立关系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纵向交往的是:
A:老刘对保姆非常满意,为了让保姆过完春节继续回来工作,向保姆赠送了探亲的往返机票
B:老张为了能够继续承包村里的鱼塘,主动和村民搞好关系,每年春节都给村民送几条鱼
C:某家长为了让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每逢节假日都会给老师们发去问候短信
D:每逢春节,周院长都会代表学院去慰问为学院作出巨大贡献的退休干部
正确答案:C
解析:纵向交往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能动地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建立关系。
A项,老刘向保姆赠送机票,但保姆并非“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因此不属于纵向交往。
B项,老张为了和村民搞好关系给村民送鱼,但村民并非“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因此不属于纵向交往。实际上,老张和村民的社会地位是相似的,符合“个体通过与自身周围社会地位相似的群体建立广泛联系”,因此属于横向交往。
C项,家长主动和老师们建立关系,且老师们属于占据着主要教育资源支配的群体,符合纵向交往的定义。
D项,院长慰问退休干部,但退休干部并非“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因此不属于纵向交往。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7、【判断推理】中国:北京:奥运会
A:江苏:南京:全运会
B:美国:国务卿:赖斯
C:北京:电影院:电影
D:伦敦:巴黎:牛津
正确答案:A
解析: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办,2008年全运会在江苏省省会南京举办。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孙的座位不可能是以下哪项?
A:第三
B:第四
C:第五
D:第六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B、C三项都可能成立。
代入D项,孙在第六位时,根据(3)可知李排在第八位,根据(5)可知王没有位置排了,矛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09题,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5题
9、【判断推理】
近日,某语言学习与评估研究中心的一项针对英语学习的研究成果表明,AI英语老师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提升效果明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述?
A:
最初被评定为低级别英语水平的测试者取得的进步更大
B:
近90%的测试者表示他们喜欢AI英语教学,并计划继续使用
C:
AI英语教学可以精确记录、分析、反馈测试者的学习表现,做到视觉、听觉、认知“三位一体”
D:
测试者每使用AI英语教学App学习1小时,英语考试成绩将平均提升0.324分,在全体测试者中,约72%的用户获得了更高的分数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结论:AI英语老师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提升效果明显。
A项,指出最初被评定为低级别英语水平的测试者取得的进步更大,说明AI英语老师可以提升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但具体的提升幅度无法得知,且低级别英语水平的测试者仅为个例,支持力度较弱。
B项,指出近90%的测试者表示他们喜欢AI英语教学,并计划继续使用,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AI英语教学可以精确记录、分析、反馈测试者的学习表现,做到视觉、听觉、认知“三位一体”,说明了AI英语教学的优点,但并不明确其是否可以提升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测试者每使用AI英语教学App学习1小时,英语考试成绩将平均提升0.324分,在全体测试者中,约72%的用户获得了更高的分数,说明AI英语老师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提升效果明显,有力地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
10、【判断推理】垂直绿化指的是利用攀援植物向空中生长进行纵向绿化的一种方式,以期达到在有限面积内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和阳光来提高绿化的效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垂直绿化的是:
A:爬山虎爬满了墙头和屋顶
B:松树林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
C:利用巴根草匍匐攀援的特性,人们在沙漠中逐渐开拓出一片绿洲
D:在丘陵地区,人们常使用飞机从空中播种的方式对山地进行绿化
正确答案:A
解析:垂直绿化定义的关键信息:利用攀援植物向空中生长进行纵向绿化。
A项,爬山虎是攀援植物,利用爬山虎进行纵向绿化,符合定义。
B项,松树林并非攀援植物,不符合定义。
C项,巴根草的特性是“匍匐攀援”,并非向空中生长,无法实现纵向绿化,不符合定义。
D项,用飞机从空中播种,并非利用攀援植物进行纵向绿化,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6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