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违反一事不再罚的是:
A:甲酒后驾车在A路段被罚款300元,后其继续驾驶在B路段又被罚款500元
B:某市环保局对甲企业的违规排污行为罚款1万元,数日后市工商局又责令其停业整顿
C:甲因走私香烟被县工商局罚款5000元,不久县法院以甲构成走私罪判其罚金6500元
D:某县环保局对甲企业的违规排污行为罚款1万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由于此次排污所造成的后果严重,县工商局又对甲企业罚款2万元
正确答案:D
解析:违反一事不再罚需同时满足以下要点:①同一违法行为;②行政机关;③两次以上罚款。A项不符合①;B项工商局并未进行罚款,不符合③;C项县法院不属于行政机关,不符合②;D项针对甲企业违规排污这一个行为,环保局和工商局两个行政机关都给予了罚款,违反了一事不再罚。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在南山的羊群中公母的比例是55∶45,而在西山的羊群中公母的比例是65∶35。在尚未有生育能力的羊群中,公的略多于母的,但是,在较年长的羊群中,公的却远多于母的。由于成年的公羊远多于未成年的公羊,我们可以推断:在总体上性别比例差距越大,羊群中较年长的公羊所占比例就越大。
以下哪项能从上文中推出?
A:南山羊群中成年公羊的比例小于西山羊群中成年公羊的比例
B:西山羊群中成年母羊的数量多于未成年的母羊数量
C:西山羊群中公羊的总数多于南山羊群中公羊的总数
D:西山羊群中未成年羊只的比例高于南山羊群中未成年羊只的比例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南山羊群的公母比例是55:45,而西山羊群公母比例是65:35”可知西山羊群的性别比例差距较大,结合题干推断“性别比例差距越大,羊群中较年长的公羊所占比例就越大”可知,西山羊群中成年公羊的比例大于南山羊群中成年公羊的比例,即A项正确。
B项,母羊的数量由题干数据无法得知。
C项,公羊的总数由题干数据无法得知。
D项,题干只涉及性别比例,而成年和未成年羊只的比例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3、【判断推理】影视作品:电视剧
A:苹果:芒果
B:教师:职工
C:权力:金钱
D:树木:白杨
正确答案:D
解析:电视剧属于影视作品,二者是种属关系。
A项,苹果和芒果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教师和职工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权力和金钱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白杨属于树木,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1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0题
4、【判断推理】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人表演配乐诗朗诵,为确保表演效果,需要安排朗诵顺序。已知:(1)甲要么第一个朗诵,要么最后一个朗诵;(2)乙和丙之间有三人;(3)丁和戊之间有三人,且丁先朗诵;(4)丁在乙之前朗诵。
根据上述条件,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A:丙第二个朗诵
B:乙第四个朗诵
C:庚第二个朗诵
D:丁第四个朗诵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如果丙第二个朗诵,根据(2)可知乙第六个朗诵,根据(3)(4)可知丁在乙和戊前朗诵,丁和戊之间有三人,所以戊在第五个或最后一个朗诵,符合题干所给条件。
代入B项,如果乙第四个朗诵,则乙和丙之间不可能有三个人,与(2)矛盾,排除。
代入C项,如果庚第二个朗诵,根据(2)(3)可知丁只能在第一个或第三个朗诵,当丁第一个朗诵时,乙可能在第三个朗诵,则此时丙第七个朗诵,与(1)矛盾;当丁第一个朗诵时,丙可能在第三个朗诵,则此时乙第七个朗诵,与(1)矛盾;当丁第三个朗诵时,戊第七个朗诵,丙第一个朗诵,与(1)矛盾,排除。
代入D项,如果丁第四个朗诵,则丁和戊之间不可能有三个人,与(3)矛盾,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5、【判断推理】典范借鉴:是指从他人(或对方)那里发现、学习并应用最佳做法的过程,以达到帮助改善成绩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典范借鉴的是:
A:小李买股票总是亏损,在学习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后,炒股赚了一些钱
B:甲市的领导吸取了乙市的城市建设经验,提出了令人满意的城市建设规划图
C:小王看到小李种植烟叶收入颇丰,他也开始种植烟叶
D:小张在小李的帮助下,终于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
正确答案:B
解析:典范借鉴的定义要点有:①从他人或对方那里发现、学习;②达到改善成绩的目的。A项不符合要点①,排除;C项两点均不符合,排除;D项不是自己从别人那里进行发现、学习,而是在别人的帮助下,不符合要点①,也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对夏天的虫子无法谈论冬天的冰,因为它根本活不到冬天,自然不知道冬天的冰是什么样的。同样的道理,大学生刚毕业,如果不锻炼两年,怎能做好销售工作呢?
下列选项与题干所犯的论证错误最相似的是:
A:对于是否批准这几家公司贷款的议题,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但还有一点小异议
B:人是能够认识世界的,因为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人之所以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就是因为人能认识世界
C:小王的话是不会错的,因为他是听他爸爸说的,他爸爸是一位治学严谨、受人尊敬、造诣很深的数学家
D:人脑用多了会受到损害,因为人脑是物质的。机器用久了会磨损,人脑也不例外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证用夏虫不可语于冰的例子,类比大学生毕业需要锻炼才能做好销售工作,属于不当类比。
A项,“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和“还是有一点小异议”属于自相矛盾,与题干的论证错误不同。
B项,通过“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来说明“人是能够认识世界的”,又通过“人能认识世界”来说明“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属于循环论证,与题干的论证错误不同。
C项,通过小王的爸爸的身份是“治学严谨、受人尊敬、造诣很深的数学家”,来说明小王的爸爸说的话是正确的,属于诉诸权威,与题干的论证错误不同。
D项,用“机器用久了会磨损”的例子,类比“人脑用多了会受到损害”,属于不当类比,与题干的论证错误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中国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依据上述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市自来水公司是公用企业,因而不能成为单位犯罪中的企业
B: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中的机关
C:某市共青团委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中的团体
D:某市第一中学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中的事业单位
正确答案:A
解析: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A项,自来水公司虽然是公用企业,但依然能成为单位犯罪中的企业,错误。
B项,工商行政管理局属于定义主体中的机关,正确。
C项,共青团委属于定义主体中的团体,正确。
D项,第一中学属于定义主体中的事业单位,正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在某公司中,李明帮助了王刚,而王刚帮助了赵贤。李明纳税比赵贤多。
由此可以推出:
A:王刚纳税比赵贤多
B:李明纳税和王刚一样多
C: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多的人
D: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假设三人的纳税额大小关系为:①李明>赵贤>王刚时,李明帮助了王刚,即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②李明>王刚>赵贤时,也符合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③王刚>李明>赵贤时,王刚帮助了赵贤,依旧符合有人帮助了一个纳税比他少的人。即无论什么情况,D项均为真,其余几项不能确定推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4题
9、【判断推理】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为解释和描述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而幻想出来的带有艺术意味的集体口头创作。
以下各项所列全部属于神话的一项是:
A:女娲补天 姜子牙斩将封神
B:牛郎织女 盘古开天辟地
C:夸父逐日 黄帝大战蚩尤
D:后羿射日 孟姜女哭长城
正确答案:B
解析:神话的定义要点是:①上古时代;②幻想出来的;③带有艺术意味的;④集体口头创作。A项中姜子牙斩将封神的背景是商周时期,D项中孟姜女哭长城的背景是秦朝,都不符合①;C项中黄帝大战蚩尤是史实,不符合②;只有B项符合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融资指一个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与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的一项是:
A: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B:某企业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新建生产线
C:政府发放国债投资建设高速铁路
D:某公司所有股东对其公司追加投资
正确答案:B
解析:直接融资的定义要点是“不经过金融机构”,B项企业的行为经过金融机构的媒介,属于间接融资。A、C、D三项都符合直接融资的定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