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某地区25岁至64岁居民中,12.1%的人患有心脏病。报告还指出,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该地区居民心脏病高发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该地区18.7%的成年人胆固醇偏高,主要原因是他们吃的牛肉等高胆固醇食品太多,而鱼类食品的摄入量太少。为改善这一状况,当地居民大力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随后的一项调查指出,成年人中胆固醇偏高者的人数下降了5.4%,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该地区居民患心脏病的人数却上升了6.7%。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尽管吃牛肉的居民减少了,但是吃其他高胆固醇食物的人数并没有改变
B:该地区由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居住
C:虽然该地区成年人中胆固醇偏高的人数下降了,但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效果
D:该地区烟民大量增加,而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存在的矛盾是:改变饮食习惯后,胆固醇偏高者的人数下降了5.4%,但是心脏病患者人数却上升了6.7%。
A项,无法解释胆固醇偏高者的人数下降了,排除。
B项,与胆固醇偏高者的人数、患心脏病的人数无关,无法解释题干现象,排除。
C项,仅能得出心脏病患者人数没有下降的原因,而不能说明心脏病患者人数会升高的原因,排除。
D项,说明心脏病患者人数上升是另有他因,解释了题干中的矛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7题
2、【判断推理】今年“五一”期间,某品牌服装店进行促销活动,根据顾客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打折,如1986年出生的,打86折,1999年及以后出生的统一打99折。该活动由于宣传到位,备货充足,顾客盈门,“五一”假期销售额同比增长40%。该服装店老板认为此次促销活动非常成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服装店老板的结论?
A:1986年到1996年出生的顾客占比超过80%
B: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45%
C:今年“五一”假期比去年多一天,消费者有更多的购物时间
D:另一个街区该品牌服装店没有促销活动,“五一”假期销售额也增长了40%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五一”期间,某品牌服装店进行促销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40%。题干论点:此次促销活动非常成功。
A项,顾客的出生年份范围如何,与题干主要论证的此次促销活动和销售额增长并无必然联系,无法反驳老板的结论。
B项,指出“五一”假期全国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45%,未明确指出其他销售额增长的服装店是否进行了促销活动,无法反驳老板的结论。
C项,“五一”假期比去年多一天,则消费者购物时间增加,但无法明确该店销售额的增长是受购物时间增加的影响还是促销活动的影响,无法反驳老板的结论。
D项,指出另一街区的同品牌服装店没有搞促销活动,销售额同样增加了40%,表明销售额的增长与促销活动无关,有力地反驳了老板的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3、【判断推理】某连锁品牌酒店建在某一文化古城,入住率一直不温不火,而且入住旅客主要是该品牌酒店的会员。酒店经理决定将酒店的现代化元素改造成与古城风貌一致的古朴风格。改造完毕后,入住率没有显著提升,周边酒店的入住率却有所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说明以上现象?
A:最近文化古城举办旅游月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古城的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B:酒店外观改造后,吸引了不少新旅客,但原会员的入住率却降低了
C:周边的酒店也进行了外观改造,增添了更多的古朴元素,更显古色古香
D:该酒店的经理并没有在文化古城经营酒店的经验,很多经营策略其实并未得到品牌总部的支持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现象为:改造完毕后,该酒店的入住率没有显著提升,周边酒店的入住率却有所下降。
A项,古城的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与酒店入住率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无关项。
B项,新旅客增加,原会员减少,综合在一起导致了该酒店入住率没有显著提升。并且新旅客增加可能会抢夺周边酒店的游客,而减少的原会员不一定会去周边的酒店,综合在一起导致了周边酒店的入住率有所下降,可以说明题干现象。
C项,周边的酒店也进行了外观改造,说明该古城中的所有酒店都改造了,但无法说明题干现象。
D项,只提到该酒店经理缺乏经验,没有提到周边酒店的情况,无法说明上述现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4、【判断推理】甲说:“如果考试不合格,就不能被录取。”
乙说:“不对。李明考试合格了,但没有被录取。”
乙的回答说明他将甲的话错误地理解为:
A:有些被录取的人考试合格了
B:李明应该被录取
C:只要考试合格,就要被录取
D:并非所有考试合格的都要被录取
正确答案:C
解析:整理题干可知,甲的推理结构是:不合格⇒不录取,乙的推理结构是:合格且不录取。乙认为甲说的不对,说明同意甲的矛盾命题,即认为“合格且不录取”是甲的矛盾命题,进而可知乙将甲的话错误地理解为了:合格⇒录取,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5、【判断推理】( ):刺激消费:发消费券 相当于 增加体重:鼓励进食:( )
A:消除贫困 多吃肉类
B:金融安全 餐费打折
C:消除危机 调换品味
D:扩大内需 用餐免费
正确答案:D
解析:扩大内需需要刺激消费,发消费券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方式;增加体重需要鼓励进食,用餐免费是鼓励进食的一种方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火:火热
A:金:金黄
B:水:水润
C:土:土气
D:木:木讷
正确答案:B
解析:火热的热是火的内在特征。
A项,金黄的黄是金的外在特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水润的润是水的内在特征,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土气的气不是土的内在特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木讷的讷不是木的内在特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7、【判断推理】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以观念形态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思想具有什么意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为了报复乙,欲通过投毒的方式剥夺乙的生命,则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
B:甲担心乙对其实施打击报复,将乙非法拘禁数日,则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
C:甲投毒致乙死亡,经查明是因为其嫉妒乙的才华,则甲的犯罪目的是嫉妒
D:甲贪图钱财,通过盗窃而非法占有乙的财务,则甲的犯罪动机是非法占有
正确答案:B
解析:犯罪目的定义的关键信息:犯罪人主观上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A项,甲的犯罪目的是剥夺乙的生命,报复是其犯罪动机。
B项,甲将乙非法拘禁,是因为害怕乙对其打击报复,即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符合犯罪动机的定义。
C项,甲的犯罪目的是毒杀乙,嫉妒是其犯罪动机。
D项,甲的犯罪动机是贪财,非法占有是其犯罪目的。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近日,研究人员在对实验鼠的神经回路进行分析中,发现导致特发性震颤的致病基因。研究人员分析了行走时下半身出现强烈震颤症状的实验鼠的基因及其中枢神经系统,发现实验鼠的“Teneurin-4”基因出现变异,导致神经细胞的轴突外没有形成髓鞘。神经类似电线,轴突相当于电线中的导线,而髓鞘如同覆盖在导线外的绝缘层。研究人员认为,实验鼠是由于髓鞘没有正常形成,导致神经回路“短路”,才出现震颤症状。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人类发生这种震颤的原因也是相同的。
研究人员的论证要想成立,最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研究发现,“Teneurin-4”基因功能受到抑制的转基因实验鼠也存在髓鞘发育不全的状况
B:人类也有功能相同的“Teneurin-4”基因
C:特发性震颤一直被认为是由基因导致的,但与此相关的具体基因及其引发症状的详细机制此前一直不明
D:患有特发性震颤疾症的人类与实验鼠发病时的症状相同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通过实验小鼠的震颤实验类比推出,人类发生这种震颤的原因也是相同的。即由实验小鼠的属性推出人类具有相同的属性。
A项,只能证明“Teneurin-4”基因影响神经细胞的轴突外髓鞘的形成,不是论证成立的前提。
B项,人类也有功能相同的“Teneurin-4”基因,说明人类与实验小鼠有相同之处,且该属性与结论联系最为紧密,如果人类没有该基因,则题干推理不能成立,是必须假设的。
C项,相关的具体基因及其引发症状的详细机制此前一直不明,不能作为题干成立的前提。
D项,症状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题干结论,但不是题干成立的前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每周饮酒2~10次是适量饮酒。有调查发现,每周饮酒2~10次的男士,比每周饮酒少于2次的男士患心脏病的概率要低。因此,适量饮酒可降低男士患心脏病的风险。
以下哪项为真,最不能削弱该论证?
A:适量饮酒的女士比每周饮酒少于2次的女士患肝炎的概率更高
B:适量饮酒的男士更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C:适量饮酒的男士普遍比每周饮酒少于2次的男士要年轻
D:男士们都认为,身体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饮酒量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结论:适量饮酒可降低男士患心脏病的风险。
A项说的是适量饮酒对女士的影响,并未涉及男士的情况,为无关项,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B项指出并非适量饮酒降低了男士患心脏病的风险,而是这些男士更注重加强身体锻炼,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论证。
C项指出是因为年轻所以患心脏病的风险低,并不是因为适量饮酒,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论证。
D项指出是因为身体良好,即本身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低,所以才适当增加了饮酒量,而不是因为适当增加饮酒量使其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属于因果倒置,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73题
10、【判断推理】招标:中标
A:宣传:推广
B:请示:批复
C:抽象:具体
D:支出:收入
正确答案:B
解析:招标之后才能中标,两者存在时间先后顺序。
A项,宣传和推广没有时间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请示之后才能批复,两者存在时间先后顺序,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抽象和具体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先收入再支出,两者存在时间先后顺序,但词项的位置颠倒,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5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