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意大利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但总有一部分物价由国家规定,不允许自由竞争,他们主管物价的官员说,政府规定的死价格有________通货膨胀的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遏制
B:抵制
C:终止
D:阻止
正确答案:A
解析:政府规定的死价格,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终止”“阻止”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采取某些措施去结束。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排除C、D。“抵制”主语通常为人,用于修饰“死价格”不合适,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2、【言语理解】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各家往往以早期记载的五帝、三代作为理想标准,衡量各诸侯国的治理效果。孔子欲恢复周礼,表明他心目中是认可周代文武之治的。荀子反对孟子言必称三代、盲目崇拜先王的历史观,而大讲“法后王”,认为今胜于古。汉代儒家的古今观主要是秉承了孔、孟先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是古非今论,而东汉前期思想家王充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盛于周”的历史发展标准。宋代以后,又多了个汉唐评价标准。到底三代与汉唐孰优孰劣,人们也辩论不已。其实,争议背后的实质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列举各家治理方案的主要差异
B:阐述各家对治国效果的评价依据
C:表明古代治国思想的历史借鉴
D:叙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历史沿革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列举了不同朝代各家对治国效果的衡量标准,包括最早的五帝、三代标准,汉代的“汉盛于周”标准,宋代的汉唐标准等。关于不同标准的优劣虽有争议,但背后的实质都是用什么样的模本看待当时的治理成效。选项中与“标准”有关的只有B项的“依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6题
3、【言语理解】实际上,靠强制手段和利益驱使评上的“文明城市”,只不过是________罢了。只有每一位市民发自内心地________“文明城市”理念,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做文明有礼的城市人,“文明城市”自然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欺欺人 认同 水到渠成
B:沽名钓誉 拥护 不期而至
C:装腔作势 赞同 实至名归
D:掩耳盗铃 维护 名副其实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靠强制手段和利益驱使评上的“文明城市”并不是真正的“文明城市”。“装腔作势”指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C。
第二空,与“理念”搭配,“维护”不恰当,排除D。
第三空,“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对应“只有……自然……”的表述,此处强调的是功到自然成,“水到渠成”填入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4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9题
4、【言语理解】当下,“网红食品”让一些美食爱好者________。然而,朋友圈里的美食宣传往往真假莫辨。“网红食品”利用朋友圈熟人关系、口碑传播的社交特性推销产品,甚至________营销公众号为其背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踵而来 鼓动
B:蜂拥而至 发起
C:亦步亦趋 策动
D:趋之若鹜 发动
正确答案:D
解析:阅读文段,由“然而,朋友圈里的美食宣传往往真假莫辨”等表述可知,作者对“网红食品”持质疑态度。第一空的四个词语不太好做区分,先看第二空。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具有情绪性、激励性等特点。“策动”指策划鼓动。二者用在这里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C。
第一空,“蜂拥而至”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趋之若鹜”形容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后者更符合文段暗含的贬义语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5、【言语理解】物质消费( ),但违背公序良俗和高尚生活的畸形消费则应抵制,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 )。
A:无可厚非 迫在眉睫
B:无可厚非 急不可待
C:无可置疑 急不可待
D:无可置疑 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无可厚非”指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侧重于责备;“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侧重于怀疑。句子的意思是物质消费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的,故“无可厚非”符合,排除C、D两项。第二空,“迫在眉睫”形容形势急迫,“急不可待”形容人心情急迫。此处应选“迫在眉睫”。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除了探矿队员,很多矿石收藏家也对铀矿物感兴趣,因为它们实在太漂亮了。然而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知道,不管化学上结合成什么物质,铀元素的放射性都是不会变的,那么把含铀的“毒花”放在博物馆甚至家里,真的没事吗?实际上,只要隔着一层玻璃,这些铀矿物就算放在卧室里都伤不了人,因为它们所含的铀,几乎全是放射性较弱的铀-238(俗称“贫铀”),只有极少量是用于制造核弹头的同位素铀-235。不过要注意千万不要吸入它的粉尘,否则哪怕它所放出的最弱的α射线,也会造成辐射伤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铀矿物为什么应该保存在玻璃柜中
B:铀矿物作为矿石收藏是比较安全的
C:铀-238与同位素铀-235有本质不同
D:粉尘态的铀矿物放射性会大大增强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因为铀矿物外观漂亮,所以很多探矿队员、矿石收藏家都对它感兴趣;然后由“然而”一转,提出把含铀的“毒花”放在博物馆甚至家里是否安全的问题;接着对此问题进行回答——这些铀矿物所含的铀几乎全是放射性较弱的铀-238,是比较安全的;最后说明了注意不要吸入它的粉尘。文段主要论述了收藏铀矿物是比较安全的,B项是对文意的准确概括。
A项,文段有提及铀矿物隔着玻璃放置是安全的,但其原因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文段只是提及铀矿物中几乎全是铀-238,只有极少量铀-235,并未介绍二者的本质区别,排除。
D项,文段最后只是说铀矿物的粉尘会造成辐射伤害,并无“放射性会大大增强”之意,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至少在中文世界,将儒家传统定性为一种“人文主义”,已经成为学界的________。而视儒家传统为一种“宗教”,或者认为儒家传统具有一种宗教性,则自清末民初以来一直聚讼不已,至今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公认 尚无定论
B:共鸣 未置可否
C:共识 莫衷一是
D:惯例 前途未卜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句意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为名词,而“公认”是动词,填入不和语境,排除A。
第二空,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聚讼不已”意思相近。“聚讼不已”形容许多人在一起争论不休,没有一致看法。“未置可否”指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前途未卜”指将来的光景如何难以预测。根据词义,“莫衷一是”填入最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8、【言语理解】记得有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诗人要做诗,犹如植物要开花,因为他非开不可的缘故。________你摘去吃了,________中了毒,也是你自己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 即使
B:既然 而是
C:所以 即使
D:如果 而且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而是”、“而且”与“也”不搭配,排除B、D。
第一空,分析可知,题干第二句与第一句并非因果关系,而只是借用了第一句的比喻,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4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6题
9、【言语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________;中国文化的________,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________、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绝 长盛不衰 交流
B:源远流长 与时俱进 对话
C:多姿多彩 历久弥新 解构
D:千姿百态 推陈出新 重构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广博高深。“绵延不绝”指延续不断的样子,“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二者强调的是时间长,与“博大精深”对应不恰当,排除A、B。第三空,“顿号”提示所填词语与“碰撞”“融合”构成顺承关系。与“重构”相比,“碰撞”后先“解构”,然后“融合”,进而产生新的力量,更符合逻辑顺序。验证第二空,“历久弥新”和后文“革故鼎新”相呼应。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6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6题
10、【言语理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可直接通过呼吸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多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只要控制各种燃烧排放的残留物就能有效减少PM2.5
B:PM2.5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C:只要能使PM2.5降落到地面,就能避免其危害
D:PM2.5会直接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带入人体内影响健康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可得出。
B项,由“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可得出。
C项不能由原文推出,且说法本身过于绝对,没有科学依据。
D项,由“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多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可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5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