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
A: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B: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C: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将蛀牙发生率降低15%
D: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
A项,黄油、奶酪和牛奶的防蛀效果不明显不能说明酸奶的防蛀效果,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
B项,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直接否定了这项研究发现。
C项,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确实可以降低蛀牙发生率,补充了论据,支持了这项研究发现。
D项,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但酸奶是否起作用并没有说明,属于不明确项,不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
2、【判断推理】马克思:唯物史观
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
B:列宁:武装斗争
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
D:恩格斯:科学哲学
正确答案:C
解析: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理论。A项顺序颠倒,B项武装斗争是毛泽东提出的,D项科学哲学是一门学科。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按照公布的计划,“昊鲲”战机部署到扶桑洲机场后,将在扶桑洲北部的训练航线上进行超低空飞行训练,训练时间段的28%为傍晚。这意味着居住在训练航线下的民众,将要承受更多的噪音困扰。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上论述?
A:其他飞机傍晚的飞行训练量减少了26%
B:“昊鲲”的加入,将使原训练航线的利用率增加21%
C:“昊鲲”部署后,政府将对居住在训练航线下的民众进行搬迁
D:“昊鲲”战机是大型运输机,在傍晚的轰鸣声较之其他类型的飞机稍大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证为,由于“昊鲲”战机训练时间的28%为傍晚,居住在训练航线下的民众,将要承受更多的噪音困扰。
A项,指出其他飞机傍晚的飞行训练量减少,但其他飞机未必与“昊鲲”战机在同一训练航线上,无法说明“昊鲲”战机是否会给民众带来噪音干扰,不能支持题干论述。
B项,指出“昊鲲”的加入使原训练航线的利用率增加,但利用率的增加不一定代表噪音增加,不能支持题干论述。
C项,指出政府对“昊鲲”训练航线下的民众进行搬迁,无法说明“昊鲲”战机是否会给民众带来噪音干扰,不能支持题干论述。
D项,指出“昊鲲”战机在傍晚的轰鸣声比其他类型的飞机大,即“昊鲲”战机训练时间28%为傍晚确实会增加噪音,支持了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4、【判断推理】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只有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现出来,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由这一前提和“没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现出来”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
A: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不利于企业的壮大
B:或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或者不利于企业的壮大
C: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利于企业的壮大
D: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不利于企业的壮大
正确答案:B
解析:“只有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现出来,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没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展现出来”否定了前件,由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而后件是一个联言命题,联言命题的否定应该是一个选言命题,所以,可以推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或不利于企业的壮大,B项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学批评。它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生态批评从生态主义思想和生态审美的角度重审和重评古往今来所有文学,其任务是要丰富文学的生态含义、揭示文学的生态局限,从而推动人们建立生态的文学观念和生态的审美观念,促使人们形成并强化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批评的是:
A:拯救环境,拯救地球,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
B:《周易》和《尚书》中不乏对“天人关系”的论述
C:黑山羚由于长期进化中获得身体运动的肌肉力量,能够优美地跳跃
D:《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现代社会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生态批评的定义要点是:①文学批评;②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A、C两项没有文学作品,不是文学批评,不符合①;B项天人关系所指的不是生态文明的概念,不符合②。D项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9题
6、【判断推理】发酵:美酒
A:生锈:潮湿
B:山青:水秀
C:欠债:贫穷
D:提炼:汽油
正确答案:D
解析:粮食发酵后可以酿成美酒。
A项,潮湿的环境可能导致金属生锈,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山青和水秀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贫穷可能导致欠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石油提炼后可以获得汽油,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76题
7、【判断推理】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一是避罚服从取向阶段,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三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四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五是社会法制取向阶段,看重法律的效力,但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六是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认为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一个人认为公司员工都参加了聚餐,所以自己也应该参加聚餐,则他的个人道德判断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评定行为的好坏。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社会法制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符合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A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为了避免惩罚而去参加聚餐,不属于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B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评定行为的好坏,不属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项,因为大家都去了,所以自己也决定去,是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可,属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人类最一般原则,不属于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5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5题
8、【判断推理】有限合伙企业,是指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共同组成的合伙企业。其中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无条件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有限合伙企业的是:
A:甲、乙为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因甲的过错所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甲承担无限责任;乙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B: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所有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C:企业的对外债务由企业以其自有资本承担,与甲、乙的个人财产无关
D:某合伙企业,甲出资2万元、乙出资20万元。甲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乙不参与管理。后合伙企业经营亏损,对外欠债达100多万,对此债务甲承担无限责任,乙以20万为限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解析:有限合伙企业的定义要点是:①普通合伙人对债务无条件承担无限责任;②有限合伙人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A项甲承担无限责任是由于甲的过错造成的企业债务,不符合①;B项所有合伙人均承担无限责任,不符合②;C项甲、乙都未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不符合①;D项完全符合有限合伙企业的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个选择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大收益。假设:你赢得2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旅游优惠券,其中一张优惠券是海南7日游的免费券(原价10000元,旅游期间不会产生其他费用),另一张是马尔代夫旅游的半价券(原价20000元,旅游期间不会产生其他费用)。
根据以上叙述,则选择去海南旅游的机会成本是:
A:0元
B:10000元
C:20000元
D:30000元
正确答案:B
解析:机会成本是做出一个选择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大收益。根据题干如果选择去海南旅游,则就要放弃去马尔代夫,因此机会成本就是去马尔代夫的最大收益,即可以节省的10000元(原价20000的半价券)。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10、【判断推理】知觉:感性认识
A:意识:物质
B:管制:刑罚
C:运动:发展
D:灾难:地震
正确答案:B
解析:知觉属于感性认识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
A项,意识与物质是辩证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管制属于刑罚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运动与发展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地震属于灾难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