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54

发布时间:2023-01-11 15:06     浏览量:30

1、【言语理解】一个思想家或艺术家,没有比把作品写到生命上更令人      。本雅明是这种人如其文的思想家,文字与生命贯彻着忧郁的气质。忧郁性格的人,建立的同时永远潜藏一股自我毁灭力,以否定来肯定一如从忧郁撷取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

B:动人心魄

C:胆战心惊

D:触目惊心

正确答案:A

解析:惊心动魄:使人受到极大震动。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动人心魄:震动人的心灵,使人震撼。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令人”与“动人”语意重复,故此处不能填“动人心魄”。根据成语的含义和语境,答案为A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十个相马家,《史记》也提到“以相马立命天下”的人士,这些都可以证明古人对相马的重视。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相马技术的发展使得车战逐渐被淘汰

B:《相马经》是伯乐所撰写的相马学专著

C: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

D:相马师这一职业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因果倒置,应为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越来越高,相马技术得到发展。B项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相马经》的作者。C项,原文只提到《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的重要文献,由此无法推出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故A、B、C三项均有误。由《吕氏春秋》中已提到相马家可知,D项“相马师这一职业在汉代以前已出现”的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8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8题

3、【言语理解】社会冲突扮演了一个激发器的角色,它激发了新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建立,从而充当了促使敌对双方社会化的代理人。此外,冲突重新肯定了潜伏着的规范,从而强化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作为规范改进和形成的激发器,冲突使得调整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但是,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整合

B:社会冲突的整合功能是需要条件的 

C:社会冲突是社会化不充分的表现

D:社会冲突是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谈论了社会冲突的作用以及条件。首先说社会冲突的作用是激发、改进和调整,接着笔锋一转,以“但是”引出作者谈论的重点,那就是“社会冲突是否有利于内部适应,取决于是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以及冲突发生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社会冲突是否能起到有利的作用,是有条件限制的,B选项的表述正合题意。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40.3月11日中国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计划,几大新部委的设置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来多角度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猜忌

B:揣测

C:解读

D:评议

正确答案:C

解析:句中说的是对于国务院机构改革计划中涉及的几大新部委的设置问题,世界各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C项的“解读”与此意思相符,故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26.能够      别人的目光,把自己的一生都视为实习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视

B:蔑视

C:忽视

D:无视

正确答案:D

解析:轻视:小看,不放在眼里。蔑视:轻蔑鄙视,轻视,更强调轻蔑的态度。忽视:忽略轻视,更着重于忽略的意味。无视:不去想,不去用感官感受;不去理会,不去对待,不去处置或搁置。根据文意,人应当是“无视”别人的目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古典诗歌热潮兴起不是________的,其中体现了先贤诗人几千年的智慧与情感。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__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有效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所当然 发扬

B:必然 宣传

C:自然而然 倡导

D:偶然 弘扬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古典诗歌的兴起是有原因的,结合空前的“不是”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不必然产生。“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自然而然”指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必然”指确定不移的。三词填入均与句意相悖,排除A、B、C。验证第二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1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1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1题

7、【言语理解】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停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这里的“它”指的是:

A:故乡

B:脚步

C:食物

D:味道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可知,此处的“它”指的应是故乡的一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且这种味道连起了异地和故乡。D项“味道”与此相符。
A、B两项明显有误,排除。结合实际可知,能让人想起故乡的是食物的而味道,而非食物本身,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29题

8、【言语理解】影片《大国崛起》讲述了一个新的历史叙事,它关注不同的大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崛起”的原因。以开放和坦然的心态直面那些过去被   的历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赞扬、肯定,甚至奉为教条

B:扬弃、赞美,甚至视为真理

C:批判、避讳,甚至遗忘

D:忽视、避讳,甚至批判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原文“开放和坦然的心态”、“直面”可知,填入的词语必然是表示否定意味的词,因为唯有被否定的事物才需要勇气“直面”。故先排除A、B两项。再由表递进的“甚至”可知,这三个词的词义应依次由轻到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地区(北纬25°~30°)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目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高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实力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属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国际市场上红茶供应的问题,也就更不确定是否供过于求了。B项将“印度绿茶价格”与“国际绿茶均价”进行比较,而原文并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属无中生有。由最后一句可知,我国发展绿茶具有明显优势,故C项正确。D项,由“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可知,只有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个茶叶生产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且最后失败,故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10、【言语理解】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因质地坚细、敲之有金石之声而得名。帝制结束后,金砖不再被需要,制作手艺________民间。20世纪80年代,砖瓦匠人金梅泉通过摸索,初步恢复了金砖的古法制作,令金砖“________”,该技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散落 死而复生

B:流落 柳暗花明

C:流传 重见天日

D:散失 卷土重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空缺前“金砖不再被需要”可知,金砖制作手艺慢慢消失了。“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与文意相悖,排除C。第二空,“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为贬义词,不能形容金砖,排除D。“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死而复生”指死去了又活过来,多用于表示失而复得。“死而复生”填入更能描述金砖技艺从散失到恢复这一过程的难得,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