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一位青年去拜访画家:“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天功夫,可卖掉它却要整整一年?”“请你倒过来试试。你花一年功夫画一幅画,兴许一天就能卖掉。”画家说。青年照办:观察,写生,构思,创作。后来事实果然如此。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A:有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B: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
C: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D:天赋不是艺术家的必备条件
正确答案:B
解析:花一天的时间画的画,要一年才能卖掉;花一年的时间画的画,只要一天就卖掉了。之所以后者卖得快,是因为在画画时下的功夫多,画得更好。可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要想成功,就得多下功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是文段想要表达的内容。C、D两项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6题
2、【言语理解】某科技杂志刊文,介绍了一种可“自愈”橡胶。普通橡胶里的分子由高强度的共价键相连,断裂后无法恢复。于是科研人员将其改由氢键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分子绳”,将原本很难共处的氢键和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允许它们在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一种透明坚韧的可“自愈”橡胶。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并形成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拉力消失后,橡胶恢复原状。这项技术可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轮胎,受损后无须立即更换,可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自愈”橡胶的:
A:特殊性能
B:科学原理
C:功能缺陷
D: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有提及,由“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并形成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拉力消失后,橡胶恢复原状”可推出。
B项有提及,由“于是科研人员将其改由氢键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分子绳’,将原本很难共处的氢键和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允许它们在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一种透明坚韧的可‘自愈’橡胶”可推出。
C项文段未提及。
D项有提及,由“这项技术可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轮胎,受损后无须立即更换,可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可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55题
3、【言语理解】10.教师教学生涯中最令人悲哀的是原地踏步、裹足不前,五年、十年一个模样,为此,教师自己一定要悉心寻找不断前进的突破口,哪怕处在教学中的“高原”,也要克服“高原现象”,有新的进展,教师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要紧跟时代奋力前进。
文中提到的“高原现象”主要指教师:
A:教学手段更新慢
B: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C:难以超越前辈的水平
D:难以超越自己已有的成就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的范围是“教师教学生涯中”,所以是相对于教师自身的水平而言,用“高原”来比拟教师自身发展的顶峰恰到好处,可推出D项“难以超越自己已有的成就”为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是要坚定广大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首当其冲
B:重中之重
C:千方百计
D:归根结底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与题意不符,排除A。“坚定广大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是提高干部党性修养的本质和落脚点。“重中之重”指非常重要。“千方百计”形容用尽各种方法和计策。两者均未体现“本质”之意,排除B、C。“归根结底”指事物的根本。契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不管在哪里,只要听到秦腔的乐曲响起,我都会顿足倾听。那秦腔曲牌的________顿时就把我带进戏里的情节中去了。杨继业率八子血战沙场、________的悲壮,王宝钏苦守寒窑的辛酸都感染着我。不仅如此,我是被秦腔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它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一种________、粗犷朴实之感,正如西北人那粗犷豪放、朴实憨厚的性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荡气回肠 孤军奋战 舒柔缓和
B:空灵飘渺 孤立无助 慷慨激昂
C:婉转悠扬 孤立无援 高亢激越
D:行云流水 孤立寡与 穿云裂石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空灵飘渺”指纯净、灵活、虚幻,不可捉摸。用来形容声音时多用于女声或童音,与后文“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粗犷朴实”不对应,排除B。“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不能形容秦腔,排除D。
第三空,“舒柔缓和”不符合题干末句对秦腔特点的描述,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6、【言语理解】隋唐时期的三彩陶器,标志着彩釉陶器的横空出世,同时也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襟怀宽广的大唐盛世,借鉴了中亚、南亚诸国的金银器造型及工艺,丰富了中国壶具的型制与装饰语言。长沙窑的盘口壶、广口壶,还有更具代表性的执壶等名声显赫的中国陶瓷,则通过陆上、海上两条途径实现了西至阿拉伯与欧洲、非洲,东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的商品与文化输出,并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唐代文化艺术交流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B:陶器发展的历程闪现着文化交流的光辉
C:唐代陶器吸收国外工艺并向全世界输出
D:陶制壶具的输出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唐三彩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唐代陶器借鉴了中亚、南亚诸国的金银器造型及工艺,丰富了中国壶具的型制与装饰语言。然后介绍了长沙窑的盘口壶、广口壶等中国陶器,通过陆上、海上两条途径对其他国家进行了商品与文化输出。由此可知,文段论述了中国陶器对他国文化的吸收和文化的输出,即文化交流。只有B项体现了这种相互的文化交流,当选。
A项脱离“陶器”这一关键词。C项局限于“唐代陶器”,文段说的是“中国陶器”。D项只体现了文化的输出,没有体现对他国文化的吸收。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
7、【言语理解】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且创造了中国经验。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________。但是,中国经验作为中国道路的积极成果,也是在遵循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探索的重要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域性 国际性
B:先进性 创新性
C:实践性 理论性
D:特殊性 普遍性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但是”及文意可知,空缺处所填的两个词语应构成反义关系。B项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意思相近,填入不当,排除。
由第二空前的“……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具有普适性。C项的“理论性”强调具有系统论点的特性,未体现出中国经验具有普适性,排除。
第一空,由“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可知,中国经验是中国道路所独有的。“地域性”指某类事物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的情况。其填入与后文的“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不符,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24题
8、【言语理解】我们西方社会只是最近才把人当作一个“经济动物”。但是,我们还不都是这类动物。在我们的群众与精英中,完全非理性的浪费是很流行的;它还是我们贵族阶层中某些守旧的人的特点。“经济人”并不在我们身后,而是在我们的前面。
根据以上文字,可以推出:
A:早期社会的人并不是“经济动物”
B:西方人最近才全变成“经济动物”
C:我们前面的人是“经济人”
D:群众与精英都是“经济人”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首句“我们西方社会只是最近才把人当作一个‘经济动物’”可以推出。
B项,“全”说法过于绝对。
C项,由“‘经济人’并不在我们身后,而是在我们的前面”无法推出“我们前面的人是‘经济人’”。
D项,“都”说法过于绝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8题
9、【言语理解】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科学家最新研制发现人类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生命,但可能是第一批智慧生命。
B: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不仅在中国,同样是国际性的难题。
C: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的战斗机悄悄地偷袭了伊拉克的原子能中心。
D:外贸发展不仅对稳增长、保就业至关重要,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词语使用不当,应把“研制”改为“研究”;B项逻辑混乱,可改为“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国际性的难题”;C项语义重复,“偷袭”的“偷”已含“悄悄”的意思,可删除“悄悄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造成幼教“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另一方面就是不少幼儿园迎合家长心理需求以多揽生源、多赚钱。另外,入学测试也是幕后“推手”之一。因此,要整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还是依靠制度发力。试想,在许多家长心存“学到东西”的错误观念驱使下,在生源激烈竞争的倒逼下,若没有硬性的制度要求,有多少幼教老师能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准?
依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的一项是:
A:小学入学测试
B: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C:幼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低
D:幼儿园追逐经济利益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接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另外……”来说明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幼儿园追逐经济利益、入学测试三个方面。因此C项“幼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低”不属于其中的原因,当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