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一项涉及67个国家的调查材料显示:在19个国家里,每4个人就有1个以上的人在挨饿,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饥饿人群最集中的地方。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A:20世纪90年代中国饥饿人口数量减少了
B:20世纪90年代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
C:很多国家的饥饿率仍在上升
D:全球饥饿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可推知。
B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可知“增加了”说法错误。
C项,由“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可推知。
D项,由“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可推知。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8题
2、【言语理解】对“什么是优良的政治生活”以及“如何实现优良的政治生活”这两个问题做出鲜明的回答是政治哲学得以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作为西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在“是”的向度上,葛兰西的回答尊奉了马克思的基本路径,即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而自由解放了的政治生活才是最优良的政治生活;而在“如何”的向度上,葛兰西从西欧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文化霸权的路径。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葛兰西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
B:葛兰西政治哲学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代表
C:葛兰西政治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丰富和发展
D:政治哲学不仅要有好的规划,还要有实现的方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是”“如何”是政治哲学的基本向度,其后说明了葛兰西对政治哲学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A项葛兰西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全面地概括了文段含义。其他三项均无法从文段得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巨浪翻滚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心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辉煌 一泻千里
B:繁荣 一碧万顷
C:兴盛 一往无前
D:光芒 一望无际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万马奔腾”并列,共同修饰“巨浪翻滚”的壮丽景象。“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填入恰当。“一碧万顷”形容青绿的水面或碧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往无前”指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一望无际”指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B、C、D三项均不能描述巨浪翻滚、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排除。验证第一空,“辉煌”与“文明”搭配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4、【言语理解】以下四个句子中,不存在歧义的是:
A:他对有个关心自己的孩子深感自豪。
B:深圳人真多。
C:就在那一年,我首次领教了令华人闻风色变的黑人区。
D: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以及外语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外语免考。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自己”可以指“他”,也可以指“孩子”。B项根据停顿的位置不同,可理解为“深圳/人真多”或“深圳人/真多”。前者意思是深圳这个城市的人真多,后者指在某处有很多深圳人。D项“免考”的要求是必须具备前面所有的条件,还是只要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外语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的一个,存在歧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事实上从九十年代开始,绿色经济的研究者就预言,按照著名的尼古拉·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第五次创新长波之后,即将来临的是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而这个长波的意义就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将会实质性地启动这个绿色经济的新长波,并到2020年进入高潮。不管哥本哈根会议的具体结果如何,世界肯定将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
这段文字主要在说明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的:
A:理论基础
B:时代背景
C:重要意义
D:前景展望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绿色经济的研究者的预言——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的意义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新时代。接着指出哥本哈根会议将实质性地启动这个绿色经济的新长波,并强调会议的意义——世界将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哥本哈根会议的意义。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都是第一句话论述的内容,不是论述重点。D项,文段只提到在“到2020年进入高潮”,“前景展望”不是重点论述的内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6、【言语理解】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脚,去不懈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拓荒 播种 耕耘
B:耕耘 拓荒 播种
C:拓荒 耕耘 播种
D:播种 拓荒 耕耘
正确答案:A
解析:“拓荒”指开垦荒地。“播种”指播撒种子。“耕耘”指翻土除草,辛勤劳动。根据耕种的时间顺序,应先拓荒,再播种,然后经常翻土除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1题
7、【言语理解】发展服务业要注意避免产业空心化,这一提示是必要的,但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就一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看法是不对的,也是相当危险的。在实际工作中持这种看法,会使中国经济错过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窗口期。实际上,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地位的衰落,也不代表“去工业化”,更不等于开启了产业空心化进程。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
A: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B:如何客观评估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利与弊
C:是否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取决于制造业盛衰情况
D:不应因顾虑产业空心化而错失发展服务业的良机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一种看法,即发展服务业要注意避免产业空心化,指出这种提示是必要的,接着用“但”转折,指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就一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看法是不对的,而且会使中国经济错过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窗口期;后文用“实际上”引出观点,即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等于开启了产业空心化进程。由此可知,文段意在澄清关于发展服务业一定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错误认识。
A项的“不可能”表述绝对,与“发展服务业要注意避免产业空心化,这一提示是必要的”不符。
B项未提到“产业空心化”,脱离主题。
C项的“取决于制造业盛衰情况”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6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7题
8、【言语理解】数十年以来,科学家认为发现外星生命的最重要信息是这颗行星与主恒星的距离。在太阳系中,金星距离太阳最近,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液态水无法存在。地球处于合适位置,存在着液态水和各种生命形式。然而,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仅凭借距离很难断定该行星是否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宜居行星还必须具备适当的内部温度。
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外星生命和行星内部适宜温度的关系
B:科学家关于行星适宜距离的最新研究
C:什么样的行星能具备适当的内部温度
D:人们对行星的宜居条件存在认识误区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数十年以来科学家都把行星与主恒星的距离作为发现外星生命的最重要信息,并以金星、火星、地球为例进行说明。接着以“然而”转折引出科学家关于“宜居行星还必须具备适当的内部温度”的发现。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继续“行星适当的内部温度”的话题,排除B、D。与C项相比,A项论述外星生命与行星内部适宜温度的关系,是对科学家发现的进一步具体说明,与文段联系更紧密。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9、【言语理解】①因火焰的热量而变成气体
②因此,烛芯就显得尤为重要
③变成气体的蜡则可以在火焰中燃烧
④液体的蜡会堆积在里面,并在烛芯中向上移动
⑤点燃烛芯后,蜡烛的上部会因受热面熔化成碗状
⑥蜡烛一般是由石蜡制成,但直接用火很难点燃固体蜡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②④①③
B:⑥⑤④①③②
C:⑥②⑤④①③
D:⑥②⑤①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首句为⑥,首先辨析⑥后应该是②还是⑤。⑥说的是直接用火很难点燃固体蜡。②中含有因果关系词“因此”,指出烛芯尤为重要。⑤说的是点燃烛芯之后的情况。由此可知,⑥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前后紧密相连,而⑤中的“点燃烛芯”显然要跟在②之后。由此可排除A、B。
对比C、D两项,判断④应放在①③之前还是之后,④介绍的“液体蜡”状态,①③论述的是“气体蜡”状态。由常识可知,蜡在燃烧过程中先变成液体,然后再因为热量变成气体,因此①③应在④之后,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为调研而调研”等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调研不深入、不具体。现实中,有人了解情况习惯于大而化之、________;有人调研习惯于走设计“路线”,________。这些心中不揣问题、脚下不沾泥土的错误做法,导致调研不深、不实、不细、不准,最终也会无效。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粗枝大叶 按部就班
B:走马观花 表里不一
C:轻描淡写 循规蹈矩
D:避重就轻 按图索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可知,所填词语与“大而化之”构成并举关系,表达马虎、不认真之意。“轻描淡写”指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能用于“了解情况”,排除C。“避重就轻”指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紧要的方面。句中强调的是马虎,而非刻意回避主要问题,排除D。
第二空,由“习惯走设计‘路线’”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按照规定好的路线办事。“表里不一”指表面与内在不一样,与文意无关,排除B。“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其填入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2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