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21

发布时间:2023-01-04 16:36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一项涉及67个国家的调查材料显示:在19个国家里,每4个人就有1个以上的人在挨饿,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饥饿人群最集中的地方。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是:

A:20世纪90年代中国饥饿人口数量减少了

B:20世纪90年代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增加了

C:很多国家的饥饿率仍在上升

D:全球饥饿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但是如果不算中国,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可推知。
B项,由“饥饿人口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近2000万”,可知“增加了”说法错误。
C项,由“21个国家的饥饿率在上升”可推知。
D项,由“而且情况至今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可推知。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8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组中,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1)非经批准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离开工作岗位。

B:(1)除非领导去请,他才会来。 (2)除非领导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D:(1)这样的事,她何尝乐意做? (2)这样的事,她何尝不乐意做?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1)句的意思是“她不乐意做”,(2)句是双重否定表肯定,意思是“她乐意做”。所以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3、【言语理解】白大褂在19世纪末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它能有效隔绝细菌,而一百多年后它遭到________却是因为在隔绝细菌上做得不够好。在前一个阶段,白大褂顺应了现代医疗的发展潮流,而在后一个阶段它被一部分人视作现代医疗发展的________。人们对白大褂态度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是人类认识进一步深化、更为接近事物原貌的结果,这么看,白大褂的发展也是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挫折 壁垒 象征

B:否定 桎梏 截图

C:质疑 羁绊 缩影

D:排斥 累赘 历史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在隔绝细菌上做得不够好”可知,第一空应填入对白大褂的作用表示怀疑的词语,“否定”“排斥”都有完全拒绝的意思,语义程度过重,排除B、D。
第二空,“壁垒”现常指互相对立的事物或界限。不能用来形容白大褂对现代医疗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排除A。
第三空,根据句意可知,空缺处意在表达白大褂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现代医疗事业不断接近真相的发展历程。“缩影”指可以代表同类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填入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4、【言语理解】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咀嚼行为能激活口腔一种名为Th17的免疫细胞,这种免疫细胞能抵御口腔常见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给小鼠喂食硬度较高的食物,增加它们进食时的咀嚼次数,结果成功导致小鼠的Th17免疫细胞数量上升,证明了咀嚼行为激活相关免疫系统的效果。与皮肤、肠道等部位的免疫细胞不同,口腔中的Th17免疫细胞的激活机制比较独特,不是因出现细菌被激活,而是通过咀嚼行为被激活,从而引发牙龈中的免疫反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适当的咀嚼行为有助于增强口腔免疫力

B:咀嚼行为比细菌更能唤起牙龈的免疫反应

C:口腔中能抵御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免疫细胞只能被咀嚼行为激活

D:Th17免疫细胞激活机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被咀嚼行为激活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点明主旨,即咀嚼行为能激活口腔中Th17免疫细胞,从而增强口腔免疫力;接着用小鼠的实验证明了咀嚼行为激活相关免疫系统的效果,最后再次强调口腔中的Th17免疫细胞激活机制的独特性。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当选。
B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涉及二者的比较,排除。文段中提到被咀嚼行为激活的是口腔中的Th17免疫细胞,C项以偏概全,且“只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缺少“口腔中”这一前提,且非文段主旨所在,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2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5、【言语理解】即使穿过玻璃或水这样的普通透明材料,光速也会略微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是微弱的,并且任何加强这种影响的试图都会导致光的吸收。因此,重要的是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韦尔奇博士通过小室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方法把铷原子置于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不能吸收光。同时,两束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束波长很长的光,这束光的传播速度比原先两束光的速度要慢得多。
下列不属于韦尔奇所做实验的内容的一项是:

A: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

B:使铷原子处于不会吸收光的微妙的量子状态中

C:制造廉价、高效的光源,来避免被吸收

D:使波长略微不同的两束光互相作用而产生慢光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重要的是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韦尔奇博士通过小室做到了这一点”可知,A是实验的内容;由“这种方法把铷原子置于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不能吸收光”可知B是实验的内容;由“两束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束波长很长的光,这束光的传播速度比原先两束光的速度要慢得多”可知D是实验的内容;C不是实验的内容,应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种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

B: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C: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D: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以往理解的“现代化”不够全面,并介绍其具体表现,然后介绍这种情况对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最后一句知识流俗化的具体表现。故文段重在说明片面理解现代化对学术的影响,即D。
A项,现代化本来就包括三个层面,只是以往理解的时候将其片面化了。
B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是重点。
C项“物质层面的落后”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7、【言语理解】电影《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一对灵魂伴侣的成长故事。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孩性格迥异,相识于年少,无话不谈。她们是闺蜜,更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尽管日后她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内心深处却都对另一种人生充满向往。影片贯穿了一条戏中戏的线索:一个女孩在写两个女孩的故事。最终,影片中在网络上发布小说的安生在书写时,同时活成了安生与七月,成为拥有两个自我的人,而这故事也在创作的虚构空间中完成了对生命过程的丰满,对生命质感的提升。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作者对《七月与安生》的解读的是:

A:人往往对别人的人生更感兴趣

B:每个人都希望活成别人的模样

C:一个人最终的成熟就是走向与自我的和解

D:一个人应该坦诚面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真实人生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一对灵魂伴侣的成长故事”可知,作者对这部电影解读的关键词为“成长”。且由“她们是闺蜜,更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在网络上发布小说的安生在书写时,同时活成了安生与七月,成为拥有两个自我的人,而这故事也在创作的虚构空间中完成了对生命过程的圆满,对生命质感的提升”可知,一个人的成长是通过完成与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的和解而实现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工业革命以来,两百余年的时间,生产力的飞速提高造就了昌盛的工业文明。在人类为自己创造的奇迹________时,却丝毫不曾察觉已经在透支未来。外部性、知识与技术的瓶颈,以及人性的________让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走向了尽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洋洋得意 虚伪

B:陶醉 无知

C:沉迷 罪恶

D:沾沾自喜 贪婪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由句中的“透支未来”可知,这里侧重讲的是人性的贪得无厌。“虚伪”“无知”“罪恶”填入均不符合句意,排除A、B、C。“贪婪”指贪得无厌;渴求而不知满足。填入恰合句意。
第一空,“沾沾自喜”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含贬义。填入句中亦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9、【言语理解】香龙血树又名巴西木,为天门冬科龙血树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原生于非洲的开花植物,生长于海拔600~2250米的高地。巴西木株形整齐优美,叶片宽大,富有光泽,苍翠欲滴,是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中小盆植株可以点缀书房、客厅和卧室等,显得清雅别致;大中型植株布置于厅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处,可较长期欣赏,颇具异国情调;尤其是高低错落种植的巴西木,枝叶生长层次分明,还可给人以“步步高升”之寓意。
从这段文字中无法得知的信息是:

A:香龙血树的地理分布

B:香龙血树的形态特征

C:香龙血树的观赏作用

D:香龙血树的名称来源

正确答案:D

解析:由“生长于海拔600~2250米的高地”可推出A;由“株形整齐优美,叶片宽大,富有光泽,苍翠欲滴”可推出B;C项的观赏作用可由最后一句话推出。D项的“名称来源”文段没有提及。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53题

10、【言语理解】有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研制并投入民用的1100多种高科技材料中,有80%是因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而研制的。众所周知,航天科技对各种设备、元器件的要求极高,由此,中国航天的每一个进步,都“逼迫”电子产业、装备制造业不断换代升级,而这些的终极受益者,还是普通百姓。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航天科技最终能使普通百姓受益

B:航天能够带动基础产业的巨大发展

C:航天科技的发展能形成巨大的社会效益

D: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带来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用统计数据说明民用的多种高科技材料大部分缘于航天技术发展需求,然后进一步强调航天科技发展对电子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最后进一步强调“而这些的终极受益者,还是普通百姓”。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航天科技发展对“普通百姓”的意义。只有A项与此相关。B项航天科技对基础产业的影响和C项航天科技产生的社会效益并非文段重点。D项颠倒因果,且不符合文段主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