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13

发布时间:2023-01-03 4:25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一些人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必须要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无非就是德与才,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己修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经艰苦磨炼,如何能“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文字意在:

A: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

B: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C:批评某些人一味自我包装炒作的行为

D:阐明克己修身对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需要提高自身价值,接着阐述真正提高自身价值需要通过克己修身来实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苏州曾经的辉煌以及明末清初以后士绅观念的影响,然后由“正因如此”阐明了士绅观念与近代苏州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士绅观念”和“早期现代化”应是文段的两个关键信息。对此概括最全面的为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3、【言语理解】据初步统计,我国已经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7万处,博物馆约2900家,粗略估计,全国文物藏品不超过2000万件。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英格兰面积只有我国的1/73,而其受到国家登记保护的文物点达到50万处,各类博物馆有3000余家,其中大英博物馆目前就拥有藏品700万件。建国历史仅200多年的美国,各类大小博物馆有16000余家,其中美国斯密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就多达1.3亿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和重视远远不够

B:政府应成为保护文物的中坚力量

C:我国应加大对文物的发掘和管理力度

D:各国对文物的判定标准不尽相同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列数据的方法,把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与英国、美国进行比较。由数据间的巨大反差可知,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和重视远远不够。B、D两项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C项“对文物的发掘”表述不准确,文段主要说的是文物的保护和重视。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1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1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1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1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1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1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1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1题

4、【言语理解】唐大明宫遗址公园里,几位老者坐在路边的石凳上,________着冬日的阳光,倒也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享受 漫不经心

B:沐浴 悠闲自得

C:烘烤 百无聊赖

D:吸收 悠然自得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冬日的阳光是温暖和煦的,“烘烤”明显与之不符,排除C。“吸收”通常用于植物对阳光,不能用来形容“老者”,排除D。
第二空,“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悠闲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几位老者冬日坐在石凳上晒太阳的感觉应该是悠闲惬意的,“悠闲自得”填入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92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5、【言语理解】一家国际媒体曾经说过,中国奇迹的出现,源于中国有世界上“最勤奋的人”。当别人________时,中国人心中满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只想着休闲,中国人心中却在默念“________”。几十年来,千千万万普通人以梦为马,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抵达远方,早已________为中国人民的一种精神气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坐在台上看大戏 艰苦奋斗 固化

B:不知哪块云彩能下雨 砥砺前行 定型

C:坐等天上掉馅饼 只争朝夕 内化

D: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夜以继日 凝炼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的是要不断前进,不断进步。“坐在台上看大戏”强调漠不关心;“不知哪块云彩能下雨”强调不好的事情很难预测;“坐等天上掉馅饼”强调不行动却想要好结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强调做事敷衍懈怠。很显然,四个选项中“坐等天上掉馅饼”最能与“发展才是硬道理”构成反义对应,C项当选。验证另两空,第二空,“只争朝夕”指抓紧时间,与“只想着休闲”也能构成对应。第三空,“内化”填入也能很好地表达出奋斗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内在品质的意思。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9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0题

6、【言语理解】①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卷,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
②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生活、工作
③更要学会在逆境中奋斗、拼搏,在痛苦的时候,要笑着流泪
④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
⑤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是天下人之心愿
⑥可是,人生俗世间,又岂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①⑤⑥②③

C:⑤④①⑥②③

D:①⑤⑥④②③

正确答案:B

解析:①的“在生活的河流里,有……也有……”是对④中“生活的河流”的具体阐释,故两句话题紧密相连,顺序为④①,排除A、D。⑤提到“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⑥以“可是”转折说明“岂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两句构成转折关系,顺序为⑤⑥,排除C。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5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0题

7、【言语理解】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一书中提出“公地悲剧”的概念: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多养后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他不增加别人也会增加,所以,他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如果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草场退化,所有牧民都会遭到损失,“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给草场找一个主人,主人自然会采取措施保护草场。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所有的牧民都是自私的,只考虑个人收益

B:要避免“公地悲剧”,就要设置和落实岗位管理责任

C: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实现草场的私有化

D:大家共同负担草场退化的代价,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公地悲剧”的概念引出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A、D两项均脱离了这一论题,排除。“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就是给草场找一个主人,主人自然会采取措施保护草场”,C项把“主人”简单等同于“私有化”,错误。B项的“要设置和落实岗位管理责任”与此最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8、【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未来三天,东北地区仍将持续多雨天气,吉林和辽宁的东部将有大到暴雨

B:国人在国外的一些举动,往往会被放大,极易引来全社会的严厉声讨,而最多的声讨理由就是“丢了中国的脸”

C:有网友调侃:“当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现在中国人只是在卢浮宫洗个脚而已,为什么不可以?”

D: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传出一些重大政策信息

正确答案:A

解析:“吉林与辽宁的东部”既可理解为两省的东部,也可理解为辽宁一个省的东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15题

9、【言语理解】尽管人工培育和种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市场需求的缺口,起到保护野生中草药的效果,但是这种做法并非________,因为有的品种可以实现人工种植,但仍有很多草药品种无法实现这一突破。面对越来越多野生中草药濒危的现状,启动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大规模普查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厚非 为期不远

B:一劳永逸 势在必行

C:事半功倍 任重道远

D:万无一失 恰中要害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但是”提示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前文构成相对呼应,“无可厚非”强调不需要过分责难。“事半功倍”强调用力小,收效大。二者均与语境不符,故排除A、C。
第二空,句意为面对野生中草药的濒危现状,必须启动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大规模普查。“恰中要害”指正打中致命的部位。与语境不符,排除D。“势在必行”指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10、【言语理解】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刊登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________——新型一维拓扑边界态的发现。拓扑超导体最________的应用就是高能量子计算机,它能在计算中发现错误,一旦出错就会在信息________过程中产生抵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程 鼓舞人心 存储

B:进展 激动人心 处理

C:成就 令人振奋 加工

D:成果 引以为傲 传输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破折号”有解释说明之意,根据其后句子可知,填入词语应表示新的发现,新的成果之意。“进程”指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用来形容阶段性研究结果,不恰当,排除A。“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对象应为人,不能是“研究领域”,排除C。第二空,“引以为傲”的主体一般为人,常见的用法是“让人引以为傲”,填入文中不恰当,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4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2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