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848

发布时间:2022-12-21 10:59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见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效果。
这段文字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A:每个公民都应该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政府有责任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的集体行为是公民选择的体现。然后指出公民不采取行动,政府没有动力推动环保政策。最后反面论证,即使政府制定了环保法规,公民不遵守也无法达到效果。故文段强调的是公民个体要有环保意识,只有A项与此相符。
B、C两项强调的主体都是“法规”,D项强调的主体是“政府”。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2、【言语理解】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其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都与糖尿病有关。在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后,报告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今后十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低2%,将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
这段文字意在:

A: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

B:呼吁增加在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

C:说明突发急症与糖尿病的关联性

D:探索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中显示,慢性病将导致国民收入损失巨大;接着又进一步指出报告给出的解决方案,即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将给中国带来几百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由此可知,重视慢性疾病的防治可以减少损失增加效益,故文段意在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A项表述与此意相符。
文段围绕“慢性病”展开,首先排除与此无关的B、C。D项“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文中未涉及。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2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1题,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3、【言语理解】①20世纪30年代,徽州的一些文献陆续流往杭州、南京等地
②抗战结束之初,历史学家方豪在南京购得一批徽州文书,于上世纪70年代撰写并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是目前所知学术界对徽州文书的第一次收集
③徽州文书是徽州民众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档案
④目前所知从徽州外流最早的文书,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明代歙县方氏信函700通。这批尺牍在晚清光绪以前就已流入日本
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书档案逐渐散落出来
⑥它们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还有的保存于祠堂、文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手中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⑥⑤④①

B:②③⑤④⑥①

C:③①⑥⑤④②

D:③⑥⑤④①②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时间词“20世纪30年代”“抗战结束之初”可知,②应在①后,排除A、B。再由“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逐渐散落”“外流最早”“陆续流往”等词可知,句子排序应为③⑥⑤④①②。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4、【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兵减政 问心无愧

B:人所不耻 竭泽而渔

C:恃强凌弱 屈打成招

D:迫不急待 防微杜渐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精兵减政”应为“精兵简政”,B项“人所不耻”应为“人所不齿”,D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5、【言语理解】健康的电影市场,在大制作主流电影、各种类型化商业电影之外,应该容纳风格、题材、类型多样的艺术电影。但是,由于如今早就不是电影形态一统天下的局面,媒介越来越多样化,而观众的消费需求也被媒介的多样化逐渐分化。所以,艺术电影如果要进入影院被观众消费,那么它必须具备一种与电视、互联网视频、音像媒介所不同的、不可替代的“影院性”,没有“影院性”的艺术电影,观众宁愿选择更方便、廉价的电视、网络渠道去接受。所以,一部电影是否能够进入影院,既与它的质量好坏有关,也与它是否具备________________相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富有多样化的观影审美趣味

B:富有创新和创意的营销策略

C:有思想穿透力和艺术创造力

D:适合在影院观看的“影院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媒介的多样化、观众消费需求的分化引出电影的“影院性”问题。由前文的“没有‘影院性’的艺术电影,观众宁愿选择更方便、廉价的电视、网络渠道去接受”可知,一部电影要进入影院,也必须具备“影院性”。选项中提到“影院性”这一主题词的只有D。A、B、C三项均未涉及“影院性”,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人类是从大约500万年前的非洲猿分化而来的,不过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提出,欧洲发生的这种分化要早得多。关于人类起源的这一新假说的依据是在希腊和保加利亚洞穴里发现了720万年前的前人类遗骸。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两个已知样本的牙根进行了分析。他们利用专门的X射线,即计算机断层检查技术,对来自希腊的下颌化石和来自保加利亚的上前臼齿化石进行了扫描,发现其特征表明这两个古猿——外号“希腊人”,可能是前人类,即原始人类。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人类从欧洲古猿分化而来

B:“希腊人”古猿具有人的特征

C:研究人员只找到了欧洲古猿的牙根

D:X射线技术能准确测算古猿人的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关于人类起源的这一新假说”“可能是前人类”可知,“原始人类从欧洲古猿分化而来”并不是确切的结论。A项表述缺少“可能”二字,不符合文意,排除。根据“发现其特征……即原始人类”可知, B项表述正确。C项中“只”表述绝对,从文段中“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两个已知样本的牙根进行了分析”中无法得知研究人员是否只找到了牙根,排除。根据尾句可知,X射线可以发现古猿特征,但不能准确测算年代,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文化行业集密集型的人才、技术、知识与资本于一体,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和跨文化特征,还将在未来的个人行为、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以及全球发展和人类事务中扮演着中心角色。1995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提出文化是人类生存整体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可以说,文化的跨界特质及其重要性,对文化人才的高质量和规模化提出了根本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化是人类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

B:文化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C:文化行业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文化人才要具备高质量和规模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说,文化行业集人才、技术、知识和资本于一体,具有鲜明的跨界性;接着由1995年的联合国“报告”引出“文化是人类生存整体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即文化的重要性;最后由“可以说”得出结论:文化的跨界特质及其重要性,对文化人才的高质量和规模化提出了根本的要求。即文段的落脚点在“文化人才”上,只有D项与此相关。A、B、C三项均是文段的论述内容,非文段主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8、【言语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________,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________,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范 呈现

B:章法 展现

C:章程 体现

D:标准 表现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________”可知,横线处应填入一个形容“宪法”在“治国安邦”中重要作用的词语。“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章法”指文章的组织结构,比喻办事的程序和规则;“章程”指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标准”指衡量事物的准则。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等,“总章程”更符合宪法的定位,排除A、B、D。
验证第二空,“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用于描述宪法与党和人民意志的关系也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题

9、【言语理解】向脸部肌肉注射肉毒杆菌,利用其轻微麻痹作用来减轻表情纹,使皮肤看上去更年轻,已有了不少成功的范例,但也带来另一种不易预见的后果:这种毒素引发的面部肌肉麻痹作用阻碍了本体感受的反馈,而这种反馈有助于我们理解别人的情感。“当表情微妙时,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对于非常强烈的刺激来说,尽管肯定存在表现更糟的倾向,但差别并不重大,而对于更加难以识别的‘模糊’刺激,麻痹的影响就非常严重了。”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出:

A:注射肉毒杆菌能减轻表情纹,使皮肤更年轻

B:注射肉毒杆菌在我们需要反馈强烈情感时副作用体现得最明显

C:注射肉毒杆菌等“微整形”者理解别人表情的能力变差

D:注射肉毒杆菌等“微整形”者应该尽量减少做出微妙的表情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文中说的是“使皮肤看上去更年轻”,而非真正“使皮肤更年轻”。
B项,与“对于非常强烈的刺激来说,尽管肯定存在表现更糟的倾向,但差别并不重大”相悖。
C项,文段说肉毒杆菌阻碍了本体理解别人情感的反馈,造成难以理解别人的感情,C项说法正确。
D项,“应该尽量减少做出微妙的表情”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且创造了中国经验。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________。但是,中国经验作为中国道路的积极成果,也是在遵循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探索的重要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域性 国际性

B:先进性 创新性

C:实践性 理论性

D:特殊性 普遍性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但是”及文意可知,空缺处所填的两个词语应构成反义关系。B项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意思相近,填入不当,排除。
由第二空前的“……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具有普适性。C项的“理论性”强调具有系统论点的特性,未体现出中国经验具有普适性,排除。
第一空,由“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可知,中国经验是中国道路所独有的。“地域性”指某类事物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的情况。其填入与后文的“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不符,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2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