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831

发布时间:2022-12-18 1:18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要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各国货币汇率基本稳定。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______________,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要保护妇女儿童,保护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升级

B:要加快全球产业链发展一体化进程

C: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D:要努力推进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论述的是在疫情冲击全球的大环境下,各国应采取何种策略。前文提出“促进各国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强调各方面的稳定。后文指出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产品,故横线处所填句子应表达保证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之意,C项表述与其一致,当选。
A、B、D三项,“逐步升级”“发展一体化”“深度融合”文段均未提及,填入横线处与前后文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37题

2、【言语理解】41.美国科学家本周宣称,到2100年,“温室效应”引发的地球升温会造成气候发生巨大的改变,根据美国政府环境保护署发布的一份报告,地球大气层的温度正在不断上升,到本世纪中叶,全球温度会上升2摄氏度,而到2100年时会上升5摄氏度。环保署声称:“全球发生温度激增的时间可能比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要早。”
这段话可以推知:

A: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地球的“温室效应”

B: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地球“温室”理论

C:地球上的温度肯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D:我们大多数人低估了地球升温的速度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温室效应”引发的地球升温,而没有说地球“温室效应”是哪个国家发现的,排除A项。同时文段也没有提到人们对“温室”理论的看法,排除B项。C项“肯定”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由文段“全球发生温度激增的时间可能比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要早”可知大多数人认为地球升温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即低估了其升温速度。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正在不断拉开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差距
②这些都给人民币的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会
③事实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④此外,中国还通过创建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⑤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提升决定的
⑥不仅如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上海和深圳正大踏步走在通往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道路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②④⑥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④⑥②⑤

D:①③②④⑥⑤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促使人民币崛起的因素。⑤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大势所趋”引出话题,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C、D。④介绍中国经济软实力的提升,⑥介绍中国金融市场的进步,这两句均属于②中提到的“这些……机会”的范畴,都应置于②之前,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4、【言语理解】人们常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大运河比作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智能之河。那是因为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它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风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记录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丰富信息。它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纽带,有人称它是一个“魂”。
题干中它所指的“魂”是:

A:黄河

B:大运河

C: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D:母亲河

正确答案:C

解析:C。解析:由“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和“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可以判断出“它”是指“大运河”,“大运河”指的“魂”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了“不知名漆器”,经考证,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不知名漆器”打开后顺着南北方向摆放,利用其北侧立耳在正午时投下的影子, 就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的到来。这种类型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经测算,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到汝阴侯国一带。这架圭表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四个节气日影所在的位置不是用刻度表示,而是暗含在木块和漆器上的一些特殊图案和位置中。
关于这架圭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指示二十四节气

B:使用年代不详

C:适用于特定地理位置

D:表上标有详细的时间刻度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原文可知,这架圭表只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 A项说法错误。
由“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可知,B项说法错误。
由“这种类型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经测算,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到汝阴侯国一带”可知,C项理解正确。
由“这架圭表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四个节气日影所在的位置不是用刻度表示”可知,D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6、【言语理解】一场雨,一泓凉意,落叶画出的涟漪似心中的承诺,不能平复只有漂泊;那一次相遇,一个传说,远去的是岁月蹉跎,仍记得你说过,有爱,世界不再冷漠。
对上面这段话中“涟漪”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行水上留下的波纹

B:内心深处的触动

C:抑制不住的联翩浮想

D:引起强烈的共鸣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是散文体裁。理解“涟漪”的意思时,既要知道其本义,也要知道其引申义。A项是“涟漪”的本义,B、D两项是其引申义,均理解正确。C项中的“联翩浮想”表述错误,“承诺”不是“想象”。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7、【言语理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可直接通过呼吸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多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只要控制各种燃烧排放的残留物就能有效减少PM2.5

B:PM2.5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C:只要能使PM2.5降落到地面,就能避免其危害

D:PM2.5会直接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带入人体内影响健康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可得出。
B项,由“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可得出。
C项不能由原文推出,且说法本身过于绝对,没有科学依据。
D项,由“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多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可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5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

8、【言语理解】①干细胞的重要性奠定了其在医药卫生、科技产业、国防等领域内的重要地位
②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初就宣布取消前任总统对干细胞研究的限制
③干细胞因其在生命科学、新药试验和疾病研究这三大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受到全世界医学界和政治人物的关注
④2009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首次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
⑤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可以看作是人类的健康工程,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有很大的飞跃
⑥现在人们已经发现,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心脑血管病、组织器官纤维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系列疾病都可能是干细胞数量减少或结构功能变异引起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⑤⑥④

B:①⑤③②⑥④

C:③②④⑥①⑤

D:①⑤⑥④③②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就能快速得出答案。由⑥“现在人们已经发现”和⑤“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可知,⑥应排在⑤的前面,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且⑤以“因此”开头含有总结意,放在段尾也合适。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7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8题

9、【言语理解】不抵抗主义我向来很赞成,不过因为有些偏于消极,不敢实行。现在一想,这个见解实在是大谬。为什么?因为不抵抗主义面子上是消极,骨底里有最经济的积极。我们要办事有成效,假使不实行这主义,就不免消费精神于无用之地。我们要保存精神,在正当的地方用,就不得不在可以不必的地方节省些。这就是以消极为积极:没有消极,就没有积极。
以上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我赞成不抵抗主义的理由

B:不抵抗主义貌似消极,实则积极

C:积极与消极其实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哲学词汇而已

D:要成功必须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做最重要的事情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之前的见解(认为不抵抗主义有些消极)实在是大谬?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得出结论“不抵抗主义貌似消极,实则积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旧中国“老京张”铁路的修建可谓________。由于八达岭段坡度较大,施工装备有限,投入经费不足,工人靠肩挑手凿才打通了长度仅一公里的八达岭隧道。而“新京张”铁路的修建配备最大台车、最智能盾构机、最快铺轨机,全周期智能建造、智能运维,12公里的新八达岭隧道内更建成了埋深102米的“世界最深高铁站”。施工装备与建造技术之变,正是中国________建造强国的生动缩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步履维艰 跻身

B:艰苦奋斗 变身

C:困难重重 侧身

D:举步艰难 置身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可知,“老京张”铁路的修建难度很大。“艰苦奋斗”指不怕艰难困苦,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其填入此处形容铁路建造不恰当,排除B。
第二空,文意为施工装备和建造技术的提升,是中国上升到建造强国行列的缩影。A项“跻身”侧重上升到某个位置,符合文意。C项“侧身”指侧过身体,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置身”侧重于把自己放置在某个位置,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