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1000多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六成网友支持延长女性产假至三年,以便更好地照顾宝宝;四成网友表示反对,认为产假太长,会增加企业负担,进而增加女性就业难度,不可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反对者的观点?
A:企业除了追求利润之外,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B:女性产假延长的成本,由财政或社保基金来承担
C:这份调查样本量不够大,不足以代表真正的民意
D:法律应强制规定企业必须招聘一定比例的女性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反对者不支持延长女性产假至三年,其论据是产假太长,会增加企业负担,进而增加女性就业难度。
A项,指出企业除追求利润外还应承担社会责任,对题干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并未否认延长女性产假会增加企业负担,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反对者的观点,质疑的力度较弱。
B项,指出女性产假延长的成本由财政或社保基金承担,并不需要企业承担,也就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女性产假可以延长,直接质疑了反对者的观点。
C项,指出调查样本量不够大,对题干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并非直接针对反对者的观点,质疑的力度较弱。
D项,指出法律应强制规定企业必须招聘一定比例的女性,对题干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并未否认延长女性产假会增加企业负担,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反对者的观点,质疑的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事件营销是指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通过借用社会关注焦点,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从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与,进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或销售产品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事件营销的是:
A:某电视剧续集投放之前,影视公司将续集的拍摄花絮放在网上,网友大量点击。该续集播出后收视率很高
B:某选秀节目的策划团队有意地制造一些参赛者的“绯闻”,吸引了广大媒体报道,使该节目收视率在短期内迅速提高
C:某科技公司新开产品专营店,欢迎客户进店体验,店员帮助讲解功能和应用,赢得良好的口碑,提升了产品销量
D:某企业在M市受灾后第一时间捐出巨额善款,当地媒体纷纷报道,较好地提升了企业形象
正确答案:C
解析:事件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借用社会关注焦点;②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③吸引媒体的报道和消费者的参与;④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或销售产品的目的。
A项,将续集的花絮放网上,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符合事件营销的定义。
B项,制造绯闻吸引媒体报道,使收视率提高,也属于事件营销。
C项,开新店不符合①②,通过店员讲解获得良好口碑不符合③,因此不属于事件营销。
D项,给受灾地区捐款,是社会关注焦点,吸引媒体报道,提升企业形象,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社交:微博:即时性
A:医院:消毒:安全性
B:曲艺:评书:娱乐性
C:司机:驾驶:可靠性
D:新闻:评论:客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微博是社交方式的一种,具有即时性。
A项,医院需要用消毒来保障其安全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评书是曲艺的一种,具有娱乐性,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司机的职责是驾驶,要具有可靠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评论是对新闻的看法,要具有客观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93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3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4、【判断推理】近来西方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除污染了地球环境外,还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以下最能反驳西方舆论界的观点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近年不断下降
B:去年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但是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比往年低
C: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D: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观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除了污染地球环境外,还引起能源价格的暴涨。
A项,指出石油产量近年不断下降,说明能源价格暴涨可能是另有他因,能够反驳题干观点,保留。
B项,指出去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国际能源价格比往年低,说明国际能源价格暴涨的原因并不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直接反驳了题干观点,力度比A项更强。
C项,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能源价格暴涨,即另有他因,能够反驳题干观点,但力度不如B项强。
D项,指出汽车普及造成能源价格暴涨,即另有他因,能够反驳题干观点,但力度不如B项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信件:E-mail
A:电脑:台式电脑
B:图书:电子书
C:朋友:老同学
D:教师:女教师
正确答案:B
解析:E-mail是电子形式的信件。
A项,电脑和台式电脑之间是种属关系,但台式电脑不是电子形式的电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图书和电子书之间是种属关系,电子书是电子形式的图书,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朋友可以是老同学,老同学也可以是朋友,二者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教师和女教师之间是种属关系,但女教师不是电子形式的教师,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噪光是指环境中超过人体的生理承受范围,使人感到厌烦,进而对人的心理或生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乃至危害的光辐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噪光的是:
A: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车辆灯光照射到玻璃幕墙上形成反光,使他产生幻觉
B:建筑工人施工时,在阳光下操作起重机升降的过程中,他感觉光线耀眼
C:调酒师在酒吧工作时,在旋转灯、魔球灯的彩光照射下,他感觉头晕恶心
D:行人在街上行走时,路边建筑物的单向透视玻璃反射阳光,使他感觉目眩
正确答案:B
解析:噪光的定义要点:①光辐射现象;②超过人体生理承受范围;③对人的心理或生理健康产生影响乃至危害。
A项,反光让司机产生幻觉,符合定义。
B项,阳光仅让工人感觉耀眼,不符合要点②和③。
C项,彩光照射让调酒师感觉头晕恶心,符合定义。
D项,反光让行人感觉目眩,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61题,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61题
7、【判断推理】集合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在集合行为中,个人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集合行为的是:
A:傍晚,一群人身着统一服装在空地上跳街舞
B:今年夏季,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成为流行服饰
C:近期,一些不实的谣言在网络中被迅速传播
D:某国发生地震,一些居民抢购食物和矿泉水
正确答案:A
解析:集合行为的定义要点:①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②个人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项,身着统一服装不符合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①。
B项,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成为流行服饰,说明穿的人很多,是受穿衣风格相互影响,符合定义。
C项,谣言迅速传播说明传播的人数众多大都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传播者之间相互影响,符合定义。
D,一些居民说明人数众多,抢购食物和矿泉水说明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居民之间相互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法定孳息是指依一定的法律关系由原物所生的物,是原物的所有权人进行租赁、投资等特定的民事法律活动而应当获得的合法收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定孳息的是:
A:甲投资国债获得的分红
B:某农民承包的果园产出的水果
C:宠物商店的纯种狗配种生出的小狗
D:甲借给乙的钱,乙购买彩票中了10万元大奖
正确答案:A
解析:法定孳息的定义要点:①依一定的法律关系由原物所生的物;②原物的所有权人进行租赁、投资等特定的民事法律活动。
A项,投资是特定的民事法律活动,分红是依一定的法律关系由投资国债所生的物,符合定义。
B项,果园产出的水果,没有依一定的法律关系,不符合要点①。
C项,生出的小狗,没有依一定的法律关系,不符合要点①。
D项,甲才是原物的所有权人,而甲并未进行租赁、投资等,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9、【判断推理】一项对准父亲饮食状况对后代影响的追踪研究发现,作为准父亲的男性,如果在有下一代之前,因饮食过量出现了肥胖症,那么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症,而这一概率与母亲的体重关系不大;而当准父亲饮食匮乏并经历了饥饿的威胁时,那么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因此,该研究认为,准父亲的饮食状况会影响后代的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有不少体重严重超标的孩子,其父亲并没有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
B:父亲的营养状况塑造其传递的生殖细胞的信息,这影响孩子的生理机能
C:如果孩子的父亲患有心血管疾病,那么这个孩子成年后得该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D:准父亲如果年龄过大或者有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其孩子出现新生儿缺陷的概率就会增高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作为准父亲的男性,如果在有下一代之前,因饮食过量出现了肥胖症,那么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症,而这一概率与母亲的体重关系不大;而当准父亲饮食匮乏并经历了饥饿的威胁时,那么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题干结论:准父亲的饮食状况会影响后代的健康。
A项,指出一些体重严重超标的孩子,其父亲并没有体重超标,并未涉及准父亲的饮食状况对后代健康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父亲的营养状况会影响生殖细胞的信息,进而影响孩子的生理机能,解释了准父亲的饮食状况会影响后代健康的原因,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父亲患有心血管疾病,则孩子成年后得该病的概率会增加,并未涉及准父亲的饮食状况对后代健康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准父亲的年龄过大或者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增高其孩子出现新生儿缺陷的概率,并未涉及准父亲的饮食状况对后代健康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1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6题
10、【判断推理】有数据表明,自“酒驾”入刑以来,由于“酒驾”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量已经下降了40%。因此,刑罚比思想教育在塑造人们的行为方面更有效。
以下信息如果为真,能够最有效地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部分因“酒驾”被判刑的人员在获释后依然还有“酒驾”行为
B:大部分民众表示自己由于考虑到“酒驾”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而放弃了“酒驾”行为
C:自“酒驾”入刑以来,因“酒驾”而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量并没有明显减少
D:自“酒驾”入刑以来,社会各界均加大了对“酒驾”严重后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酒驾”入刑后,“酒驾”造成的事故数量明显降低得出“刑罚比思想教育在塑造人们的行为方面更有效”的结论。
A项,只能说明刑罚对塑造人们的行为的效果并不明显,无法体现思想教育比刑罚更有效,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因为考虑到危害而放弃酒驾行为,只体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无法推出思想教育与刑罚谁更有效,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酒驾入刑并没有减少因其导致的交通事故,并未与思想教育的作用作比较,因此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实施刑罚的同时也加强了思想教育,二者同时对事故数量降低产生了积极影响,事故数量降低不仅仅是实施刑罚的作用,直接削弱了题干,反驳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