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了解他所在社区的人们喜欢的纯牛奶是伊利还是蒙牛。他找了些喜欢纯牛奶的人,要他们通过品尝指出喜好。杯子上不贴签,以免商标引发明显的偏见,于是将伊利的杯子标志为“M”,将蒙牛的杯子标志为“Q”,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更喜欢蒙牛的牛奶,而非伊利牛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A:参加者受到了一定的暗示,觉得自己的回答会被认真对待
B:参加实验者中很多人都没有同时喝过这两种牛奶,甚至其中30%的参加实验者只喝过其中一种牛奶
C:多数参加者对于伊利牛奶和蒙牛牛奶的市场占有情况是了解的,并且经过研究证明,他们普遍有一种同情弱者的心态
D:在对参加实验的人所进行的另外一个对照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这些实验中的大部分更喜欢英文字母Q,而不大喜欢M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超过一半的人更喜欢蒙牛的牛奶,而非伊利牛奶。题干论据:选择字母Q的人比选择字母M的人多。
A项,参加者认为自己的回答会被认真对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结果的准确性,加强了题干结论。
B项,很多人都没同时喝过两种牛奶,证明了他们是根据喜好做出的选择,加强了结论。
C项,虽然人们有同情弱者的心态,但由于参加者不知道哪个是伊利,也不能削弱结论。
D项,指出实验结果是由于参加者更多的喜欢英文字母Q,而不是因为喜欢蒙牛的牛奶,即实验结果另有他因,从而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2、【判断推理】
路演是指通过现场演示的方法,引起目标人群的关注,使他们产生兴趣,最终达成销售或吸引投资。路演通过在公众场所进行演说、演示产品、推介理念,向他人推介自己的公司、团体、产品、想法。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路演的是:
A:
陈女士购买了一台多功能吸尘器,销售人员在陈女士家中,现场演示了吸尘器除螨的效果,陈女士相当满意
B:
科技交流会上,7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向数十位投资人展示本公司科技产品,最终5家公司的产品获得投资人青睐,得到了投资
C:
小刘在小区分发宣传单,介绍公司的功能床垫,蒋阿姨很感兴趣,小刘邀请蒋阿姨到公司体验馆现场体验,蒋阿姨欣然前往
D:
某先锋舞台剧在居民小区进行演练。业主和路人纷纷观望,被逗得开怀大笑,导演对节目效果更加心中有数了
正确答案:B
解析:
路演的定义要点:①通过现场演示的方法;②引起目标人群的关注,使他们产生兴趣;③最终达成销售或吸引投资;④在公共场所进行。
A项,销售人员在陈女士家中,现场演示了吸尘器除螨的效果,不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演示,不符合要点④。
B项,在科技交流会这种公共场所,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向数十位投资人展示本公司科技产品,最终5家公司的产品获得投资人青睐,得到了投资,符合定义。
C项,小刘在小区分发宣传单,介绍公司的功能床垫,并邀请蒋阿姨到公司体验馆体验,并非现场演示,也未体现达成销售或吸引投资,不符合要点①③。
D项,某先锋舞台剧在居民小区进行演练,并没有达成销售或吸引投资,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09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9题
3、【判断推理】一项对某企业基层工作人员的研究报告显示,使用社交软件的基层工作人员罹患糖尿病、精神疾病、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概率均显著低于不使用社交软件的。据此,该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社交软件的使用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管理人员的结论?
A: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会引发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多种健康问题
B: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锻炼身体
C: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身心健康的人才在工作之余使用社交软件
D: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在四十岁以上,相当一部分人不使用社交软件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使用社交软件的基层工作人员罹患糖尿病、精神疾病、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概率均显著低于不使用社交软件的。管理人员的结论:社交软件的使用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
A项,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并未涉及使用社交软件是否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B项,该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锻炼身体,并未涉及使用社交软件是否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C项,指出身心健康的人才在工作之余使用社交软件,说明身心健康是使用社交软件的原因,而非使用社交软件使人健康,则题干结论属于因果倒置,可以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D项,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在四十岁以上,相当一部分人不使用社交软件,并未涉及使用社交软件是否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96题
4、【判断推理】如果你演讲时讲真话,那么富人会反对你。如果你演讲时讲假话,那么穷人会反对你。你演讲时或者讲真话,或者讲假话。所以,或者富人会反对你,或者穷人会反对你。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结构最为相似?
A: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则一定有空气。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则一定有水分。月球上或者没有空气,或者没有水分。所以,月球上没有生物
B:如果对物体加压,则它的体积会变小。如果对物体降温,则它的体积会变小。或者对物体加压,或者对物体降温。所以,物体的体积会变小
C:如果天下雨,则地一定会湿。如果天不下雨,则地不一定会湿。或者天下雨或者天不下雨。所以,或者地一定会湿,或者地不一定会湿
D:如果刺激老虎,则老虎要吃人。如果不刺激老虎,则老虎也要吃人。或者刺激老虎,或者不刺激老虎。总之,老虎要吃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推理结构: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
A项的推理结构: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r。或者非q,或者非r。所以,非p。与题干推理结构不同。
B项的推理结构:如果p,那么q。如果r,那么q。或者p,或者r。所以,q。与题干推理结构不同。
C项的推理结构: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与题干推理结构相同。
D项的推理结构: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q。或者p,或者非p。所以,q。与题干推理结构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5、【判断推理】柠烯,俗称柠檬精油。它通常被用于制作柑橘香味剂,是很多空气清新剂、身体喷雾剂等芳香剂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然而柠烯一旦被喷入空气中,很快就会有所变化。研究表明,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的臭氧中时,两个柠烯分子会形成一个单分子化合物——甲醇。当房间中大量的柠烯被转化成甲醇时,其影响将迥然不同。
由此可以推出:
A:使用空气清新剂,可能会对我们自身有害处
B:柠烯被用作食品的调味剂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C:如果房间中测出甲醇浓度高,则说明使用了太多芳香剂
D: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题干最后两句柠烯在臭氧中会形成甲醇,可知A项正确。
B项,题干说“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因此B项错误。
C项,造成房间甲醇浓度高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是使用了太多芳香剂。
D项,是否应该避免使用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题干中并未提及,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2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7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1题
6、【判断推理】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顺从的是:
A:非典暴发期间,人们争相购买板蓝根
B:小军从军期间按照组织的安排去西藏工作
C:女友说想吃火锅,晓强带她去了最近的一家火锅店
D:为了让妈妈安心上班,小菁主动提出要照顾生病的奶奶
正确答案:C
解析:顺从定义的关键信息: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
A项,人们在非典期间抢购板蓝根,不涉及他人的请求,不符合定义。
B项,小军接受组织安排去西藏工作,是组织命令小军去西藏,而非对小军的请求,不符合定义。
C项,晓强接受女友想吃火锅的请求,带她去吃火锅,使女友的请求得到了满足,符合定义。
D项,小菁主动提出照顾奶奶,妈妈并未向小菁提出照顾奶奶的请求,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9题
7、【判断推理】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向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从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一种360度视角的沉浸式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的是:
A:张三通过电脑与远在巴黎的父亲视频聊天,亲眼见到了埃菲尔铁塔
B:李四用手机微信与妻子视频聊天,亲耳听到了儿子背诵古诗的声音
C:刘五戴上特制头盔网购书桌,能够全方位地体验书桌摆进书房的效果
D:王二用平板电脑看同学在西藏旅游的视频,感觉自己也到了布达拉宫
正确答案:C
解析:虚拟现实技术定义的关键信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
A项,埃菲尔铁塔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拟的,不符合定义。
B项,背古诗的声音来自儿子,也不是虚拟的,不符合定义。
C项,刘五并未真正将书桌摆进书房,其所体验到的效果是通过戴上特制头盔创建和体验到的虚拟世界,符合定义。
D项,布达拉宫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拟的,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73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84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9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83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89题
8、【判断推理】春节期间,铁路系统在某两个城市之间增加了临时客车,以作为这些线路客运的补充。原来的车次要乘坐12个小时,临时客车要比原来的车次多乘坐1个小时,但是在刚实施的一段时间内,原车次的乘客拥堵现象仍未得到缓解。
那么最有说服力的原因是:
A:临时客车的乘坐时间太长
B:大多数人总喜欢乘坐固定的客车车次
C: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新增的临时客车的停车站和运行时间都还不清楚
D:原车次比临时客车票价便宜得多
正确答案:C
解析:解释型题目。题干中的矛盾是加开了临时客车和在刚实施的一段时间内原车次的拥堵并未缓解。C项如果为真说明由于大家都不知道新加客车,所以没有购买新加客车的车票,前期起不到缓解拥堵的作用,合理的解释了题干中的矛盾。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司法:亦称法律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下列选项中哪种是司法活动?
A:根据群众的举报,海淀区工商局采取行动,于某日晚依法对几家音像店进行了查处,缴获盗版光盘千余张
B:某县公安局干警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予以逮捕,并对其进行审问
C:李某作为一审的被告,对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不服,上诉到上级人民法院,省高院对该案进行二审
D:海淀区人民法院深入街道居委会,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正确答案:C
解析:司法活动的定义要点:①国家司法机关;②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③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
A项,海淀区工商局不是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要点①。
B项,逮捕犯罪嫌疑人并进行审问,并未体现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不符合要点③。
C项,被告由于对一审判决不服而上诉,省高院对该案进行二审,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符合定义。
D项,在街道居委会开展普法宣传,并未体现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10、【判断推理】某神经内科医生对病人说:“市场上新出现的合成药S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对S的长期副作用不清楚,因此我不建议使用该药。”有病人反驳道:“你的言行不一,你开了很多有副作用的药给我。所以你拒绝使用S药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药物的副作用。” 病人的观点是有缺陷的,因为:
A:用过一段时间后,S药的副作用自然会表现出来
B:已知的风险可用特定方法来降低,而未知的风险则不行
C:医生有可能不相信S药的功效,而不是担心它的副作用
D:合成药物与天然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方法是不相同的
正确答案:B
解析:病人认为医生之前开了很多有副作用的药,因此这次拒绝使用S药的原因肯定不是药物的副作用,而B项说明医生之前开有副作用的药是因为该副作用是已知的,可用特定方法来降低,而S药的副作用还不清楚,无法采取有效方法降低,因此反驳了病人的观点。故答案选B。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