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09

发布时间:2023-01-02 10:16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一则“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碳酸氡钠)饿死了癌细胞”的新闻引发了争议。对此,专家指出,其实癌细胞是很难饿死的,因为其食粮——葡萄糖即便很少,癌细胞也会非常节约地利用,原因在于它有乳酸的帮助。但乳酸会分解成一个乳酸根和氢离子,因此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以碱基和氢离子结合,形成不稳定的碳酸,溶解在血液中,乳酸根不能单独帮助癌细胞获取葡萄糖。这时,再断了肿瘤的食粮,就可以很快杀死癌细胞。
下列对“小苏打”的叙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小苏打分解乳酸后与氢离子结合

B:小苏打能够阻碍癌细胞获取葡萄糖

C:小苏打在化疗中有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D:小苏打能够阻断癌细胞的血供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说的是“乳酸会分解成一个乳酸根和氢离子”,而非“小苏打分解乳酸”,A项错误。由“因此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以碱基和氢离子结合,形成不稳定的碳酸,溶解在血液中,乳酸根不能单独帮助癌细胞获取葡萄糖。这时,再断了肿瘤的食粮,就可以很快杀死癌细胞”可判断,B项正确,C、D两项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54题

2、【言语理解】①员工一般通过深层扮演和表层扮演这两种方式来实现情绪劳动
②情绪劳动是指员工为了给顾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而表达出组织所需情绪的行为
③此时员工的情绪体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对其服务对象的情绪表达
④从本质上来说,深层扮演是员工改变自己情绪体验的过程
⑤情绪劳动对组织而言有更多的积极效应,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消极影响更多
⑥表层扮演是员工通过掩饰、夸大或抑制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表达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⑥⑤

B:②①④⑥③⑤

C:⑤②③①④⑥

D:⑤①④⑥②③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围绕“情绪劳动”展开,“是什么”一般放在段首,故关于“情绪劳动”定义的②应为首句,排除C、D。③由“此时”开头,前文应有相关内容,放在②后则无法衔接,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3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3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0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0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

3、【言语理解】也许,谁也不会想到,“握手”这件在当今世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很大作用且畅通无阻的“法宝”,在古代的中国却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众所周知,中国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仪是“作揖”,即两人相见,抱拳拱手,躬身施礼,更为隆重的见面礼仪便是跪拜乃至磕头。而“握手”却与丧葬有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握手礼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

B:握手不大可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C:古人对握手的使用发挥了想象力

D:握手在古代是一个不吉利的动作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握手”这一当今世界流行的人际交往礼仪在古代中国具有别样含义,接着通过对古代中国见面礼仪的介绍说明古代中国“握手”非见面礼仪,而是与丧葬有关。末句“因此”后的“这个意义上”指代的是前句“丧葬”的内容,故空缺句应是在前句基础上推出的结论。D项的“不吉利的动作”最能与“丧葬”的语境构成对应。
A、B两项脱离了“古代握手含义”这一话题,排除;C项的“想象力”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9题

4、【言语理解】文物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地位、文化差异、利益关系等原因,使得人们的文物价值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政府的文物价值观可能取决于决策人员,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价值观,通常会表现出相对的先进性、积极性和稳定性,一般民众的文物价值观则依赖于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导向、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文物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B:不同文物价值观的优缺点

C:文物价值观差异性的表现形式

D: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了文物价值观具有变化性,这为文物价值观的不同提供了可能;接着说明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三句通过列举三类不同主体,对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作了进一步阐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传统电视巨头以硬件见长,近年来他们仍________地升级显示技术,而互联网电视品牌自知硬件技术难以取胜,就采取另一套打法,以内容取胜,________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但现实情况是,后者更有________,近两年互联网电视在迅速蚕食电视市场份额。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信心十足 兼顾 动力

B:一如既往 贴近 魅力

C:费尽心机 分析 效率

D:不遗余力 追求 优势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此处的“另一套打法”指的是从软件入手,从内容上迎合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兼顾”“分析”填入不当,排除A、C。
第三空,与“魅力”相比,“优势”填入与“近两年互联网电视在迅速蚕食电视市场份额”的语境更相符,排除B。
第一空,“不遗余力”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句中强调的是传统电视巨头专注于升级硬件显示技术,“不遗余力”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6、【言语理解】“中央机关新录公务员超过八成来自普通家庭”,正是公务员考试“阳光”之体现。当前,还须让公务员考试更加阳光,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努力和探索,为招录优秀人才进公务员队伍提供平等机会。我国从199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凡进必考”逐渐成为公务员人才招录的主要途径,国家公务员考试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及社会人士踊跃报考。可以说,是这些制度的保障与支撑,让公务员考试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依据文意筛选信息,要让公务员考试更加阳光的关键在于:

A:提供平等机会

B:“凡进必考”

C:依法招录

D:加强制度建设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公务员考试要更加阳光,为考生提供平等机会。接着介绍了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最后一句介绍结果,这些制度的保障与支撑,让公务员考试赢得了公众的信任。由此可知,要让公务员考试更加阳关的关键,是加强制度支撑。A项是制度保障的结果,B、C两项是制度的体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7、【言语理解】①但实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②清儒章学诚强调“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反对离事而言理,体现了史学在真理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③史学是一门科学,其最显著的学术特点是实证
④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社会形态的反思,通过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⑤真正的史学家从来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全部学术活动的出发点
⑥事实上,高层次的史学活动从来都是思辨性的,充满了理性的睿智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⑥①③⑤④

B:②⑤④⑥③①

C:③④②⑥①⑤

D:③①⑤④②⑥

正确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以②或③为首句,②引用了清儒章学诚的观点,更像是论据,不宜放在段首,由此排除A、B。③以“最显著的学术特点是实证”结尾,①以“但实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开头,二者既构成转折关系,又有形成类似于顶真的结构,语义紧凑,宜紧密相连,顺序为③①,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5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4题

8、【言语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好不好,要以村民满不满意为评价标准。因此,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要以“人”为中心,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认真对待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此才能击中痛点、“对症下药”,才能实现文化建设的“精准化”,也才能避免“一刀切”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源浪费。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

A:农村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B:农村文化建设要追求“精准化”

C: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

D: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农村公共服务好不好要以村民是否满意为评价标准,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即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以“人”为中心,认真对待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以三个“才能”论述了以“人”为中心的意义。“因此”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文段的论述重点。
A项是对“因此”后的对策句的同义转述,正确。
B项,追求“精准化”是以“人”为本建设农村文化所要达到的部分目的,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对应首句,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怎样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题

9、【言语理解】历史反复昭示我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一条________的铁律。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________地走向海洋、经略海洋,坚定不移地走以海富国、以海强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变 义无反顾

B:一成不变 勇往直前

C:原封不动 理直气壮

D:颠扑不破 昂首阔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一条不变的发展规律,“一成不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含贬义,与句意不符,排除B。“原封不动”与“铁律”不搭配,排除C。
第二空,对应“必须”“坚定不移”可知,选语气较重的“义无反顾”比“昂首阔步”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10、【言语理解】近年来,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边境接壤最长的是云南省,所以各国学者注意的焦点,往往也就集中在云南一隅。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云南的确有很多文化因素与东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关系异常密切。不过我们在全面审查此种关系的来龙去脉时,却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古代四川、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

B:各国学者日益关注东南亚古文化研究

C:古代东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四川

D:东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指出各国学者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文化关系的研究焦点在云南,之后用“不过”转折,指出通过“全面审查”,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的“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由此可知,转折之后的新发现是文段主旨所在。C项是对此的同义转述。
A项未突出“四川”;B项非文段重点,D项“开启新的视角”表述不明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5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