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06

发布时间:2023-01-01 22:23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却无损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和他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_____时,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喜悦和满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财产

B:幸福

C:时间

D:荣誉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段第一句讲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无损自身的光芒,是肯定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第二句讲与人分享会产生更大的喜悦和满足。从“喜悦”和“满足”可推知所选的词是表示一种心理感受,而选项中只有B项是表心理感受。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

B:首当其冲

C:理所当然

D:无可置疑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词义与句意不符,可首先排除B。“理所当然”“无可置疑”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状语,而不能作主语,排除C、D。“当务之急”意为当前急切要办的要事,可作主语。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3、【言语理解】中国的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原因有三,一是看得远。作为目前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在理论上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二是很灵活。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移动变化,极大提升观测效率。三是高精度。FAST射电望远镜的结构,处处都是毫米级精度要求;用来编织索网手臂般粗细的钢缆,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最终的天线精度是3毫米,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1.5毫米。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A:海内外热烈关注中国的FAST

B:走近中国FAST走进宇宙深处

C:中国的FAST有三大过人之处

D:一起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中国的FAST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引出话题,接着从看得远、很灵活、高精度三方面解释了引起关注的原因,末句点明中国的FAST主体落成的意义——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B项“走近中国FAST”对应三大过人之处,“走进宇宙深处”指出了成果的意义,且“走近……走进……”的表述作为标题更吸人眼球,B项正确。
A项强调海内外关注,是引出中国FAST特点的内容;C项强调三大过人之处,体现不出这一成果的意义。D项未提到“中国FAST”这一论述话题。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

4、【言语理解】

在信息流动中,个体几乎居于风险的主要位置,即要承载由不确定风险所带来的所有后果。但是就信息获得、披露与结果承受等角度而言,个体基本上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掌控相应风险或获得更为对称信息的,却是掌握个人信息的平台或企业一方。因此,往往是有风险者无法负担风险,而风险掌控者却可能在负担风险之时“缺席”。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讨论的是:

A:

如何规避个体在信息流动中产生的风险

B:

如何让信息的获益方承担风险责任

C:

信息流动中的风险究竟该如何掌控

D:

信息平台与个人之间究竟由谁承担风险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在信息流动中个体要承载由不确定风险所带来的所有后果;接着转折指出个体在信息流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能够掌控相应风险的是掌握个人信息的平台或企业一方;最后由“因此”得出结论,风险掌控者常常在负担风险之时“缺席”。按照“提出问题+给出对策”的行文思路,下文应给出相应对策,让风险掌控者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对应B。

A项强调的是如何规避风险的产生,而文段的落脚点是风险已经产生,强调的是风险产生后责任的承担问题,排除。

C项强调如何掌控风险,而文段强调的是风险掌控者如何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文段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

D项,对于风险承担的归属问题,文段末句已有说明,即个人无力承担风险,信息掌控者在负担风险之时“缺席”,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3题

5、【言语理解】在古代科学文化巅峰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视为“最有智慧的人”。哲学家却总是强调:“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向人们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

A:苏格拉底不愿被称为“最智慧的人”

B:苏格拉底实际上不是“最智慧的人”

C: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无知”

D:苏格拉底的“智慧”与他人没有不同

正确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的解释为文段的关键句,即他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无知。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________________。正如游戏要求团队协作,真正让一款游戏成为广受追捧且健康向上的产品,也需要协同的力量。如果开发团队只考虑市场效益,对游戏内容和形式放任自流,纵使在短时间内能取得佳绩,也会因过度消费用户而败下阵来。如果政府部门只在一些节点上把一把、管一管,纵使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也不过是形式大于效力。如果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或一封到底,纵使气急败坏也无济于事,与其关上游戏的门还不如打开疏导陪伴的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国产游戏行业的有序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B:游戏监管不该只堵不疏而应树立“大监管”理念

C:各方力量紧密合作才能让游戏成为生活的有益补充

D:游戏监管需制作方、政府部门、家长三方形成合力

正确答案:D

解析:空缺处位于文段开头,应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空缺处后文论述的是让一款游戏成为广受追捧且健康向上的产品需要协同的力量,开发团队、政府部门、家长这三个主体应该协同努力。D项恰能与后文论述的内容准确对应,当选。A项的“多方共同努力”、C项的“各方力量紧密合作”,未明确指出具体的责任主体,无法与后文的“开发团队、政府部门、家长”这三个主体相对应,排除。B项,“大监管”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

7、【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办案交警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调查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但依旧会尽可能保障该路段的正常通行。

B: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C:写论文不容易,发表论文也不容易,许多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就用在这一方面。

D:科研工作者用半精制和实用饲料进行淡水鱼养殖的实验都表明,牛脂和鲱鱼油是饲料中优质的脂类来源。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的原因”和“……是什么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删除“是什么造成的”。B项成分残缺,应该在“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后加上“的工资”。C项表意不明,无法说明研究生的主要精力是用在写论文上还是用在发表论文上,可以将“一方面”改成“两方面”。D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8、【言语理解】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眼中的世界分门别类,并用固有的认知打上标签。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认知________,但也将我们的思维框定到已有的版图中,周边世界千变万化,而我们却在熟悉的境地里________、停滞不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层次 泥足深陷

B:水平 闭门造车

C:效率 固步自封

D:能力 一意孤行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此处所填词语需体现“刻板印象”对我们认知的影响。根据常识可知,标签化的“刻板印象”是停留在浅层的认知深度上,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认知层次和水平,排除A、B。且“刻板印象”还容易造成思维固化,不利于提高认知能力,排除D。标签化分门别类处理认知对象,有助于提高效率,C项正确。验证第二空,由“、”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停滞不前”语义相近。“固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25题

9、【言语理解】

当血管壁被蚊子戳破时,血液会启动凝血机制,来修补血管壁的缺口,让血液在局部区域凝固。这不利于蚊子吸血,为此蚊子进化出了可以抗凝血的蛋白,只需在吸血之前注入血管组织中,就可以阻止血液凝固。但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出组胺蛋白质来抵抗这种抗凝血蛋白,而这个免疫反应就会引起蚊子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让我们感觉痒。一旦开始痒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挠,但挠痒痒的时候,手指对皮肤的挤压会加速血液流动,使局部区域的抗凝血蛋白和身体分泌的组胺蛋白向更大区域扩散,自然也就越挠越痒了。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

蚊子如何突破血液凝血机制吸血

B:

被蚊子叮咬了为什么会越挠越痒

C:

抗凝血蛋白助蚊子吸血一臂之力

D:

组胺蛋白质可抗蚊子抗凝血蛋白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介绍当血管壁被蚊子戳破时,血液会在局部区域凝固;接着指出这不利于蚊子吸血,所以蚊子进化出了一种可以抗凝血的蛋白来阻止血液凝固;然后说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出组胺蛋白质来抵抗蚊子的抗凝血蛋白;最后在此基础上解释这个免疫反应会引起蚊子叮咬部位的过敏,从而让我们感觉痒,而挠痒痒会使这种过敏向更大区域扩散,所以就会越挠越痒。分析可知,文段主要是解释被蚊子叮咬后越挠越痒的原因,文段标题应与之相符,对应B。

A、C、D三项均是文段具体介绍蚊子攻击人体血管壁以及人体进行免疫反应的内容,非文段重点,作为标题不合适,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7题

10、【言语理解】20世纪是科学家大展宏图的世纪。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从曼哈顿工程到阿波罗计划,从核能发电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无不与科学家的参与有关,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之情。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地知道:从二战后期的原子弹事件到两伊战争,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到克隆羊的诞生,从温室效应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不涉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科学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双刃剑

B:告诫人们科学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灾难

C: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D:强调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家

正确答案:A

解析:“同时”前描述了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后列举了这些科研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文段整体概括起来就是科研成果的利与弊,A项的“双刃剑”是对这两方面内容的形象说明,故当选。
B项仅提到负面影响,D项只提到正面影响,均不全面。C项“改变”过于笼统,不如A项的“双刃剑”可以体现出正反两方面影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6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