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899

发布时间:2022-12-31 16:49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一座城市,究竟该有怎样的形象?宽广的道路,直达云霄的高楼,整齐划一的环境,当然都是目之所及的形象。但这些恐怕还不是全部,还有一个由“目之所及”向“心之所及”的扩展。比如城市成员的精神面貌,城市对外来人的包容之心,良好的政治生态,文化的繁荣,民生的保障……如果说“目之所及”是外在的,“心之所及”就是内在的;如果说外在的形象只是表面,内在的形象则是灵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更应注重内在形象的塑造

B:城市发展应遵循由内向外的路线

C:形象是城市对外交流发展的名片

D:民众是城市形象展现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城市的外在形象引出城市的内在形象,并指出“如果说外在的形象只是表面,内在的形象则是灵魂”。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城市的内在形象,A项与此相符。B、C、D三项在文段中均未体现,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文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中国现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写大众”实现“为大众”。事实上,尽管大众可能欢迎以自己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种亲近感。他们并非都爱看、只爱看、特别爱看反映自己处境的故事。
依据文意推断,下面结论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亲近的作家才能获得最为广泛的读者

B:一些小说家不去表现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也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读者

C:在“为大众”“写大众”与“被大众读”之间,潜存着深刻的矛盾

D:鲁迅提倡和向往“文艺的大众化”,但是也难以获得普及性效果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事实上,尽管大众可能欢迎以自己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并非都爱看、只爱看、特别爱看反映自己处境的故事”可知,“只有”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3、【言语理解】眼下涉及教育的话题,时常会出现“两军对垒”:一边是教育专家,苦口婆心地说,成功的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边是家长和老师,一致认为“考试唯大,分数至上”。专家指出,这样的“功利心”使得孩子们的天性与兴趣都被无情地扼杀了。但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家长不想方设法让孩子考名校,还能有什么更明智的选择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

B:教育专家的观点脱离生活现实

C:现在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D:家长的“功利”选择出于无奈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但”后为文段重点。“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家长不想方设法让孩子考名校,还能有什么更明智的选择吗”道出了家长在面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功利”选择的无奈。D项描述与此一致。A项说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非文段重点。B项“脱离生活现实”文段未提及。文段说教育的“功利心”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而不是教育,C项偷换概念。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4、【言语理解】

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或假设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测试其表现状况,看能否经受这些市场变量突变所带来的压力。银行压力测试就是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压力测试主要关注极端情况下所发生的风险

B: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C:压力测试有助于考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健性状况

D:压力测试能有效避免或降低极端风险对银行带来的冲击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与之相比,国际游客在中国的消费行为多是到餐饮店享受中国美食,或到小商品市场买些小商品,一般不会到百货店和大型超市去买东西。国际游客来了,却带动不了中国商业的发展,为什么?因为中国没有品牌商品的定价权,零售业的经营方式带有相当大的“食利”性质,导致中国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却还不是国际游客的购物天堂。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旅游作为平衡国际贸易顺差、减少贸易摩擦的一种手段,而应从国家利益的高度,限制欧美品牌在中国市场实行最高价格定位的做法,从法律角度理清欧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政策是否形成了价格垄断。
这段文字上一段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

A:中国餐饮业在欧美国家的发展状况

B:中国本土消费者对市场的巨大带动

C:品牌商品定价权的形成机制

D:国际游客在欧美的消费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通过国际游客在中国的消费表现,分析了国际游客的到来不能带动中国商业发展的原因——中国没有品牌商品的定价权,最后得出结论,应限制欧美品牌在中国市场实行最高价格定位的做法,从法律角度理清欧美品牌这种定价政策是否形成价格垄断。读完整个文段就会发现,文段并没有说明品牌商品定价权是什么?为什么会影响中国的利益?故上一段文字最可能谈论的就是这些内容,与此相符的为C。如从D项的思路出发,前文应该论述中国游客在欧美的消费情况,而不是国际游客在欧美的消费,因此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设计高度约为1007米的王国塔将于2018年落成,该塔将成为世界最高建筑。事实上,王国塔最初的设计高度是1500米,自降近500米的原因是什么呢?主因就是风。工程师威廉·勒迈苏尔指出,当地面上人们感觉清风拂面时,500米高处其实已是狂风呼啸。1978年,纽约刚刚立起278.9米高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正出自勒迈苏尔之手。一位建筑系学生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楼这么高,有没有可能被风吹倒呢?勒迈苏尔惊出一身冷汗,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垂直风向,45度风向的影响被抛之脑后!工作人员只得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了防风支撑板,并且将这个秘密保守了20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建筑高度受制于风

B:勒迈苏尔的无心之过

C:世界最高建筑将超一千米

D: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的独特之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说将于2018年落成的王国塔,从最初的设计高度1500米降为现在的1007米,主要原因是风;接着举了1978年刚刚立起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由于设计中未考虑45度风向影响,不得不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防风支撑板,以确保建筑安全的例子。两个事例均围绕风对建筑的影响来展开,即建筑高度受制于风。A项表述正确。
B、C、D三项是文段在举例时提及的一些信息,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7、【言语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需求使得塑料产量呈指数级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经意识到塑料无孔不入,人类依然对其无限依赖。目前,世界范围内每年消耗5000亿个塑料袋,每分钟有100万个塑料瓶的销量……研究显示,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其中体积大的最终会分解为微粒。而人们一度认为无比纯净的海冰中,已有数以万亿计的塑料微粒——每立方米海冰含240个塑料微粒,这一密度约是大太平洋垃圾带塑料微粒的2000倍。分析认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而因海冰消融释放出的塑料微粒,将轻易“攻占”深水区域,被海洋中的滤食性动物吃掉,存留在它们体内,再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A:海洋塑料垃圾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B:塑料微粒将在整个食物链中不断循环

C:北冰洋的塑料垃圾数量超过人们的认知

D:海洋垃圾问题需要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类对塑料产品依赖严重,然后说明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最后说明塑料垃圾被分解成巨量微粒,污染了海洋环境,且会存留在滤食性动物体内,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说明海洋塑料垃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应A。B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及的是“塑料微粒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而非“不断循环”,排除。C项无中生有,文段只提及“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其“塑料垃圾数量”无从得知,排除。D项扩大概念,文段论述的是“海洋塑料垃圾”而非“海洋垃圾”,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38题

8、【言语理解】①每一类型的法制本身都经历了适应社会发展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
②历史地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因生产力的发展前后相继地依次更迭
③这种变化或表现为由盛入衰,或表现为弃旧扬新,没有永恒不变的法
④这一阶段的法制在总体上保持旧法体系的同时,不断地“部分质变”,增生着新法的因素,新类型法的因素不断增多
⑤在法的这种动态发展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的“部分质变”贯穿于法的发展过程中,激励法的前承后继,不断完善
⑥在一种类型的法与取而代之的另一种类型的法之间,存在着一个为时漫长的过渡阶段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②⑥④⑤③

D:②⑥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B

解析:梳理句子可知,④开头的“这一阶段”指代的应是⑥末尾的“过渡阶段”,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⑥④,排除D。③开头的“这种变化”指的应是①末尾的“动态变化”,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①③,排除C。④、⑤都提到“部分质变”,且由⑤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可知,⑤是对④的进一步强调,故两句顺序应为④⑤,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3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

9、【言语理解】关于兰州拉面用“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再一次________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面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吓,成功地煽起了公众的________——这再次凸显,我们的记者急需提升基本的科学素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震动 惊慌

B:触动 慌乱

C:拨动 恐慌

D:惊动 恐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再一次________了……神经”,填入的动词修饰“神经”。“神经”是线性的,对于线性的东西,一般不用“震动”“惊动”。排除A、D。
第二空,慌乱”侧重于“乱”,“恐慌”更侧重于恐惧,程度比“慌乱”重。与前文的“恐吓”相对应,填“恐慌”更合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10、【言语理解】器具之量,是一定之规,人心之量,则未可猜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水浒传》的作者在白衣秀士王伦被杀后,也引用了这句“古人云”,可见“量”和“福”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们在庙宇里,经常瞻拜弥勒佛,而总能得到一种心胸宽阔、笑口常开的乐天感觉,主要是因为这位菩萨有一个很大的肚子,这袒露的腹部,就象征着他那具有海阔天空、无垠无限的肚量。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A:人心之量是无法计算出来的

B:中国人的迷信思想依然严重

C:弥勒佛受到人们的爱戴

D:肚量与福气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通过“器具之量”与“人心之量”对比,引出“量”这一话题。后文援引《初刻拍案惊奇》《水浒传》中关于“量”与“福”关系的说法表达作者观点,末句通过弥勒佛腹部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论证了肚量与福气的关系。选项中与“量”“福”关系相关的只有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