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姚明:中国:篮球
A:梅西:巴西:足球
B:伍兹:美国:棒球
C:费德勒:西班牙:网球
D:瓦尔德内尔:瑞典:乒乓球
正确答案:D
解析:姚明是中国的篮球运动员。
A项,梅西是阿根廷的足球远动员,国籍不符,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伍兹是美国的高尔夫球运动员,运动项目不符,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费德勒是瑞士的网球运动员,国籍不符,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瓦尔德内尔是瑞典的乒乓球运动员,和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
2、【判断推理】蚊子可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有人担心由于蚊子叮咬了HIV感染的人而在叮咬下一位时会将存在蚊子体内的HIV在人际间传播,但研究人员指出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观点的是:
A:HIV感染的人血液中并不总是拥有高水平的HIV病毒
B:蚊子叮咬HIV感染的人后不一定立即去叮咬下一个人
C:蚊子通过食管吸入血液,这种血液的吸入总是单向的
D:孩子容易被蚊子叮咬,但他们身上极少发生HIV感染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研究人员指出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即担心蚊子叮咬了HIV感染的人而在叮咬下一位时会将存在蚊子体内的HIV在人际间传播是大可不必的。
A项,HIV病毒水平的高低与蚊子叮咬是否传播HIV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不一定立即去叮咬下一个人,无法证明蚊子叮咬是否传播HIV,无法支持。
C项,蚊子吸血总是单向的,说明蚊子根本不会把上一个被叮咬的人的血液注入下一个被叮咬的人体内,因此也就不会传染HIV病毒,加强了题干观点,可以支持。
D项,孩子是否容易被叮咬与蚊子叮咬是否传播HIV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0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1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8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6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3、【判断推理】
当事人适格是指就特定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的成年人或法人,因而成为受本案例判决拘束的当事人。当事人非适格是指有缺陷的诉讼当事人,这种缺陷是指当事人因与特定诉讼标的没有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关系,既不是该诉讼标的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主体,也没有诉讼担当人的资格(比如失去财产管理与处分权等),对该诉讼根本没有诉讼实施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甲”为当事人适格的是:
A:
甲13岁,在放学路上被该校高年级学生乙殴打致伤,甲起诉乙
B:
甲与乙婚后育有一女丙,离婚后丙由乙抚养,甲一直未支付抚养费,于是乙起诉甲
C:
甲公司进行一项公共工程,路人乙因甲公司施工不当而摔倒,造成右臂骨折,后乙起诉甲公司要求国家赔偿
D:
甲公司向乙公司借款100万,后向丙公司购买300万汽车一辆,甲将100万借款作为支付丙的分期付款的头期款,后甲公司破产,乙将甲列为被告
正确答案:B
解析:
当事人适格定义的关键信息: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的成年人或法人。
A项,甲13岁属于未成年人,同时也不是法人,不符合定义。
B项,甲一直未支付抚养费被起诉,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被告,符合定义。
C项,乙起诉甲公司要求国家赔偿,甲公司不是国家赔偿的法律主体,不符合定义。
D项,甲公司破产后已经没有担任法人的资格,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81题
4、【判断推理】( ) 对于 风景 相当于 美丽 对于 ( )
A:秀丽 动人
B:画卷 人生
C:怡人 心灵
D:如画 如花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秀丽的风景,为修饰关系;美丽和动人含义相近。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风景像一幅画卷,美丽和人生不具有类似的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风景怡人,心灵美丽,均为主谓结构的短语。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风景如画,美丽如花,但词项的前后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一个人生活虽然很难,但也必须学会一个人,不要轻易依赖别人。这样以后身边的人都离开你的时候,你还可以好好活下去。
如果以上为真,则以下哪项为真?
A:不能独自生活的人,在身边的人都离开他的时候,就无法好好活下去
B:一个人生活虽然艰难,但也比身边的人都离开他的时候要来得容易些
C:不要轻易依赖别人,因为一个人生活的时候会很艰难无法好好活下去
D:身边人都离开时还可以好好活,未必是因你以前学会如何一个人生活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可翻译为:身边的人都离开你的时候,可以好好活下去→学会一个人,不要轻易依赖别人。
A项,否定后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前件,可以推出。
B项,一个人生活是否比身边的人都离开更容易,与题干推理无关。
C项,题干中并没有对不要轻易依赖别人的原因进行解释,无中生有。
D项,肯定前件可以推出肯定的后件,即必须学会一个人,不要轻易依赖别人,推理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9题
6、【判断推理】认知地图效应:指通过对特定事物多次探索之后,头脑中形成一张包含各种相关信息的地图,根据这张地图采取行动,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列不属于认知地图的是:
A:庖丁解牛
B:胸有成竹
C:老马识途
D:管中窥豹
正确答案:D
解析:认知地图效应是指通过对事物的多次探索,掌握相关信息,做事事半功倍。
达到对其了如指掌的程度,对取得成功非常有帮助。
A项,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即通过对事物的多次探索,掌握相关信息,做事事半功倍,符合定义。
B项,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即经过多次探索,掌握相关信息,达到熟练的程度,符合定义。
C项,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即经过多次探索,掌握相关信息,达到熟悉的程度,符合定义。
D项,管中窥豹的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其并不涉及多次探索,掌握相关信息,实现事半功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铅和镉是香烟烟雾中排出的两种重金属。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铅和镉分别与包括肾癌和肺癌在内的人类癌症有关。虽然香烟的滤嘴可以去除其中的一部分,但环境烟气污染主要是通过吸烟者呼出的烟气和燃烧时产生的侧流烟气来实现的。因此,吸烟不仅有害吸烟者的健康,也通过污染空气对吸二手烟的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侧流烟气中重金属的含量远远低于吸烟者呼出的烟气中的含量
B:吸入香烟烟雾之后,烟雾中的铅和镉会沉积在肺组织的深处
C:有统计显示,有相当多的从未吸过烟的人也患上了肺癌
D:重金属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蔬菜和水当中也含有铅、镉等重金属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铅和镉分别与包括肾癌和肺癌在内的人类癌症有关。虽然香烟的滤嘴可以去除其中的一部分,但环境烟气污染主要是通过吸烟者呼出的烟气和燃烧时产生的侧流烟气来实现的。题干结论:吸烟不仅有害吸烟者的健康,也通过污染空气对吸二手烟的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A项,指出侧流烟气中重金属的含量远远低于吸烟者呼出的烟气中的含量,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吸入香烟烟雾之后,烟雾中的铅和镉会沉积在肺组织的深处,而铅和镉与人类癌症有关,说明吸烟会对吸烟者和吸二手烟的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有相当多的从未吸过烟的人也患上了肺癌,并未说明从未吸过烟的人患上肺癌的原因,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蔬菜和水当中也含有铅、镉等重金属,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01题
8、【判断推理】原告:被告
A:交警:司机
B:正方:反方
C:上级:下级
D:雇主:雇员
正确答案:B
解析:原告和被告是诉讼的双方,两者相互对立、地位平等。
A项,司机是交警的管理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正方和反方是辩论的双方,两者相互对立、地位平等,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下级是上级的管理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雇员是雇主的管理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9、【判断推理】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水利工程的是:
A: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分解吸收水中的有机物
B: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技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C:农业上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灌溉设施,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D:在水利枢纽中设河岸泄洪道以防止因洪水超过水库容量而漫顶造成溃坝
正确答案:A
解析:水利工程的定义要点:①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②除害兴利。
A项,“利用微生物分解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并未体现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不符合要点①,该项不涉及水利工程。
B项,水电站是用于控制和调配地表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的工程,符合定义。
C项,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灌溉设施是用于控制和调配地下水的,符合定义。
D项,水利枢纽中设河岸泄洪道体现了控制和调配地表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7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2题
10、【判断推理】甲、乙、丙、丁、戊五人,其中两人是英语教育专业,两人是商贸英语专业,一人是英语翻译专业。五人中有两人找到了工作,并且他们的专业不同。
由此可以推出:
A:五人中未找到工作的来自不同的专业
B:五人中商贸英语专业的至多有一人未找到工作
C:五人中找到工作的人一定有来自商贸英语专业的
D:五人中未找到工作的人一定有来自英语教育专业的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找到工作的两人是不同的专业,则这两个人不可能都是英语教育专业,也不可能都是商贸英语专业,因此英语教育专业和商贸英语专业分别最多有一人找到了工作,则未找到工作的人一定有来自这两个专业的,D项可以由题干推出。
A项,未找到工作的人中可能有来自同一专业的,该项错误。
B项,商贸英语专业的两人可能都未找到工作,该项错误。
C项,找到工作的人可能一个是英语教育专业,一个是英语翻译专业,即商贸英语专业的两人可能都未找到工作,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