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一座城市,究竟该有怎样的形象?宽广的道路,直达云霄的高楼,整齐划一的环境,当然都是目之所及的形象。但这些恐怕还不是全部,还有一个由“目之所及”向“心之所及”的扩展。比如城市成员的精神面貌,城市对外来人的包容之心,良好的政治生态,文化的繁荣,民生的保障……如果说“目之所及”是外在的,“心之所及”就是内在的;如果说外在的形象只是表面,内在的形象则是灵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更应注重内在形象的塑造
B:城市发展应遵循由内向外的路线
C:形象是城市对外交流发展的名片
D:民众是城市形象展现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城市的外在形象引出城市的内在形象,并指出“如果说外在的形象只是表面,内在的形象则是灵魂”。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城市的内在形象,A项与此相符。B、C、D三项在文段中均未体现,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在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成为了育种的英雄。
B:这种新研制的农药杀虫效果很好,但有不好控制、成本高等特点。
C:太阳和月球带来了昼夜更替,星星虽小,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D:老公快把那几幅名画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语序颠倒,应改为“他成为了默默育种的英雄”。B项“不好控制、成本高”应是“缺点”,不应是“特点”。C项词语表述不一致,“太阳”、“月球”、“星星”这三个词中“月球”应改为“月亮”。D项表述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对于市场经济刺激而引发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纠纷,固然需要诚信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调节,但首要的、管用的恐怕还是法律信用规范的引导和调节。在法律信用制度的强制规范下,诚实守信的道德自律约束力会越来越强,社会的外在他律会逐渐变成内在的道德自律,从而使诚信原则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在市场经济中:
A: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B: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C:法律信用制度的意义
D:诚信原则建立的途径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具体论述。由首句的关键词“固然……,但……”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但”之后的内容,即法律信用规范的引导和调节作用,然后下文对此展开具体论述,强调法律规范对于诚信原则的作用。选项中突出了“法律”的只有C,当选。
A项“他律”可以对应法律,但“自律”文段没有涉及。B项是转折前的内容,不是论述重点。D项“建立的途径”文段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00题
4、【言语理解】科学天才是个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综合的产儿,他们脱离不了社会文化,更不可能脱离科学共同体或科学家群体。诚如怀特所说:“一位天才——一位取得社会承认的天才——乃是一个文化要素的某一重大综合通过他而得以实现的人物。换句话说,天才是他所从属的文化作用的产物。”不过,在肯定天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的同时,对于一般科学家奠基性的或加砖添瓦的工作,我们也不可低估,因为科学天才毕竟不能玩空手道,无法建造空中楼阁——他的高超的理论归根结底是基于众多的实验资料和科学事实,基于前人创造的理论成果的。
对“科学天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天才是自身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综合的产儿
B:一位社会承认的天才从属于他的社会文化作用
C:成就科学天才的,还有一般科学家奠基性的或加砖添瓦的工作
D:科学天才的伟大贡献来自众多的实验资源和科学事实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科学天才是个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综合的产儿”可推知。
B项,由“一位天才——一位取得社会承认的天才——乃是一个文化要素的某一重大综合通过他而得以实现的人物。换句话说,天才是他所从属的文化作用的产物”可推知。
C项,由“对于一般科学家奠基性的或加砖添瓦的工作,我们也不可低估,因为科学天才毕竟不能玩空手道,无法建造空中楼阁……”可推知。
D项,由“他的高超的理论归根结底是基于众多的实验资料和科学事实,基于前人创造的理论成果的”可知,文段说的是“基于”,即强调其他人的研究是基础,“来自”则强调全部来源,否定了科学天才的创造。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18题
5、【言语理解】传言有20多本关于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的书即将出版,且有几本已经面世了。所有这些书的目的是试图告诉那些迷惑而且常常是还不开通的芸芸众生:就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与发展问题而言,不可能存在两种都成立的科学理论。宇宙学、地质学、生物学对世上所发生的一切,已经提供了一贯的、统一的并且是在不断完善的解释。“科学”创世论——当课堂上讲授进化论时,有些人就想争抢“相同的课时”来解释它——是基于宗教,而非科学。实际上,所有科学家和大多数非宗教激进主义宗教领袖们都已将“科学”创世论看作是拙劣的科学和拙劣的宗教。
非专业人士起码可以了解支持进化论的各种数据和观点。对每个人来说,著名哲学家肯切尔在《关于创世论者》的最后一章都阐述得极为清楚,这部优秀作品的护封上引用了斯蒂芬·杰·库德的一句话,“此书本身就代表了理性”。的确如此,如果理性是创世论和进化论之争的唯一标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根据本文,我们可以推断出:
A:理性思维在争论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B:创世论者的观点应以理性思维为基础
C: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进化论显得难以理解
D:创世论者的观点得到了科学发现的支持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根据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原题译文改编,命制不够科学。原题正确答案B项表述为“创世论者的观点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而本题改成了“创世论者的观点应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经此引申,正确答案B项便很难推出。分析其他三项,A项,由原文末句表假设的“如果”可知,此项的“起了决定性作用”表述错误;C项,与“非专业人士起码可以了解支持进化论的各种数据和观点”表述相悖;D项,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知,所有科学家都将“科学”创世论看作是拙劣的科学,故D项也错误。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6、【言语理解】端午节之所以物化为“粽子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固然是一种“删繁就简”,是一种退守;而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却是一种无奈的、被动的选择。很简单,这些年来,我们在对待传统节日的问题上,往往习惯于依赖“刺激消费”这样的路径,而拙于补充一些新鲜的、健旺的文化元素,以替代那些日渐消逝的传统仪式和内容,久而久之,则只能任由那些看上去肤浅却实用的商业操作来填补“空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缺少文化元素的创想导致传统节日日渐物化
B:传统节日融入公共文化生活才能更具生命力
C:传统节日文化现状已偏离了原有的民俗意义
D:端午节变为“粽子节”实属文化退守的无奈之举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由“端午节之所以物化为‘粽子节’”引出对造成传统节日日渐物化的原因的反思。由“拙于补充一些新鲜的、健旺的文化元素”可知,传统节日物化的原因在于文化元素创想的缺乏,因此文段意在强调文化元素对传统节日的重要性。A项对此概括恰当。B项“融入公共文化”文段未提及,排除。C项未体现关键词“文化元素”,排除。D项为文段引出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下列三个句子,分别最可能出现在( )类型的文本中。
(1)我们必须相信,艾滋病群体并不是一种异数,只是一种病人;不是一种例外,只是一种意外;不是一种伤疤,只是一种伤痛;不是一种耻辱,只是一种现实。
(2)自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今年10月月底,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
(3)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A:宣传海报、医学文献、新闻报道
B:抒情散文、教科书、政论文
C:新闻报道、政府报告、医学文献
D:报刊评论、政府报告、宣传海报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从(3)句入手。“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这句话简洁有力、目的明确,具有明显的倡导意味,最可能出现在宣传、倡议类的宣传海报中。(1)句采用排比句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艾滋病群体,符合报刊评论的特点。(2)句报告了我国艾滋病现状,出现在政府报告中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2题
8、【言语理解】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________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故乡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异乡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________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________的风吹雨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天动地 凄恻 接二连三
B:石破天惊 凄迷 三番五次
C:惊天动地 凄苦 屡见叠出
D:石破天惊 凄冷 屡次三番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不能形容“台风暴雨”,排除A、C。
第二空,文意为故乡的雨听上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而“于今在异乡回味”,在之前的感受之外,“再笼上一层________”,可见再笼上的是另外的感受,语义上更递进一层,“凄冷”与之前“凄凉”意思很相近,不符合要求,排除D。“凄迷”指悲伤怅惘、迷茫。契合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9、【言语理解】中国的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原因有三,一是看得远。作为目前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在理论上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二是很灵活。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移动变化,极大提升观测效率。三是高精度。FAST射电望远镜的结构,处处都是毫米级精度要求;用来编织索网手臂般粗细的钢缆,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最终的天线精度是3毫米,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1.5毫米。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A:海内外热烈关注中国的FAST
B:走近中国FAST走进宇宙深处
C:中国的FAST有三大过人之处
D:一起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中国的FAST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引出话题,接着从看得远、很灵活、高精度三方面解释了引起关注的原因,末句点明中国的FAST主体落成的意义——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B项“走近中国FAST”对应三大过人之处,“走进宇宙深处”指出了成果的意义,且“走近……走进……”的表述作为标题更吸人眼球,B项正确。
A项强调海内外关注,是引出中国FAST特点的内容;C项强调三大过人之处,体现不出这一成果的意义。D项未提到“中国FAST”这一论述话题。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
10、【言语理解】很多人都有过“睡眠惊跳”的体验。睡着睡着,肢体一侧或双侧突然发生短促抽动,有的还会累及上肢、颈部和躯干,同时我们的意识还在朦胧状态。这种情况叫做睡眠惊跳,也称睡初抽动。睡眠惊跳是一个正常而又普遍的现象,各年龄层均可发生,尤以小孩为多见。小朋友白天兴奋性的活动比较多,入睡时指挥运动的神经细胞不容易完全抑制,剩余的兴奋信息反射至大脑皮质,干扰睡眠抑制,因此产生睡眠惊跳。成年人的睡眠惊跳,大多与白天过分疲劳、兴奋、紧张、焦虑、惊恐,或临睡前饮用刺激性饮料等因素有关。
这段文字没有介绍的是:
A:睡眠惊跳的多发人群
B:睡眠惊跳的最大诱因
C:睡眠惊跳的临床表现
D:睡眠惊跳的发生机制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睡眠惊跳是一个正常而又普遍的现象,各年龄层均可发生,尤以小孩为多见”可知,文段介绍了睡眠惊跳多发于小孩,“睡眠惊跳的多发人群”文段有提及,排除。
B项,由“小朋友白天兴奋性的活动比较多”“成年人的睡眠惊跳,大多与白天过分疲劳、兴奋、紧张、焦虑、惊恐,或临睡前饮用刺激性饮料等因素有关”可知,文段介绍了小朋友和成年人睡眠惊跳的影响因素,但并未涉及“最大诱因”,此项文段未提及,当选。
C项,由“睡着睡着,肢体一侧或双侧突然发生短促抽动,有的还会累及上肢、颈部和躯干”可知,“睡眠惊跳的临床表现”文段有提及,排除。
D项,由“入睡时指挥运动的神经细胞不容易完全抑制,剩余的兴奋信息反射至大脑皮质,干扰睡眠抑制,因此产生睡眠惊跳”可知,“睡眠惊跳的发生机制”文段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