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995

发布时间:2023-01-20 3:36     浏览量:24

1、【常识判断】下列每组现象包含的物理学原理不同的是:

A:高压锅蒸煮食物——火星上水的沸点降低

B:用LED手电直射滴入1滴牛奶的水杯,末端呈黄色——傍晚天边呈橘红色

C:烤箱中葡萄干面包膨胀,葡萄干远移——宇宙扩张,星系远移

D:饮料从摔碎的瓶中溅出——大质量恒星末期爆炸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高压锅蒸煮食物,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火星上水的沸点低是气压低,导致水的沸点低。两种现象反映的物理原理相同。
B项,光束末端呈黄色和傍晚天边呈橘红色,都是因为光发生散射。光束射入牛奶中,光被散射成单色光,边缘呈黄色;傍晚时阳光斜射,波长短的黄光、蓝光朝侧向散射,天边呈橘红色。
C项,面包膨胀,葡萄干远移是因为面包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葡萄干附着在面包上,受到面包的膨胀而远离的;星系远移也是随着宇宙的膨胀造成的。两者原理相同。
D项,饮料被限制在瓶子中,饮料有一向外扩张的力,瓶子对其有一向内的压力,两者保持平衡。瓶子破碎瞬间瓶子作用力消失,液体突然受力不平衡导致溅出。恒星末期爆炸暂没有统一的理论,一般认为是原子坍塌、内部的斥力导致的。D项原理不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D:二者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正确答案:B

解析:道德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是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3、【常识判断】杨某在《奔流》杂志发表了一篇小说,但未有版权声明。读者陆某将该小说推荐给《传奇文摘》杂志社,《传奇文摘》杂志社若要转载该小说,则:

A:不必经杨某同意,但应向杨某支付稿酬

B:必须经杨某同意,但不必向杨某支付稿酬

C:不必经《奔流》杂志社同意,但应向《奔流》杂志社支付稿酬

D:必须经《奔流》杂志社同意,但应向《奔流》杂志社支付稿酬

正确答案:A

解析:《著作权法》第33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故本题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了大量的物候资料,下面诗句中反映了“高海拔地区一年四季天气寒冷”这一气候现象的是: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B: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出自李白的《塞下曲·其一》,天山平均海拔较高,到了五月份仍然满是积雪,没有花,只有寒冷,只能在笛中吹奏的“折柳”中感受春天。仲夏五月尚且如此,其余时间(尤其冬季)的寒冷就更不用说了,A项正确。B项出自卢纶的《塞下曲·其三》,展现了西北边疆高远的美,粗犷的美;C项出自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渔翁寒江独钓图;D项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展现了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及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BCD三项虽有写寒冷,但是基本都是在冬季或初春,并不能推测夏季时是否寒冷,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关于能源分类表述错误的是:

A:水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B:电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C:太阳能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D:石油是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不是清洁能源

正确答案:B

解析:A、C两项正确。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水能和太阳能都是自然存在的一次能源,两者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属于清洁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
B项错误。电能是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D项正确。石油是自然存在的一次能源,但是石油燃烧后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不是清洁能源,石油资源使用之后就会不断减少,不可再生。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题

6、【常识判断】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       )的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少数服从多数

C:居民委员会成员集体决定

D:居民小组组长讨论决定

正确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民主的方法,不得强迫命令。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在一些嘈杂的场所,经常看到一些用玻璃制作的电话间,其隔音效果很好。这是因为:

A:声音在玻璃中不能传播

B:电话间内声音传播的介质——空气太少了

C:电话间内打电话者与电话间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反射了

D:电话间内打电话者与电话间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吸收了

正确答案:C

解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便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玻璃表面比较平滑,声音遇到玻璃后反射方向比较同一,从而隔音效果明显。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与城市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襄阳

B: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南京

C: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赣州

D: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衢州

正确答案:B

解析:江淮主要指中国江苏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一带,关陇指甘肃、宁夏以及陕西省中部北部地区,幽燕泛指河北北部及辽宁部分地区,荆襄指湖北、湖南一带。可见B项描述的城市应在河南境内(为洛阳),而不可能是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下游中部的南京。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事件中最早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信息的保存和传送的是:

A:电话、电视的发明

B: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C:甲骨文的出现

D:印刷术的发明

正确答案:C

解析:有史以来人类的传播活动已经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最早是口语传播,接着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文字传播即甲骨文的出现,然后是大规模复制信息的印刷传播,最后就是将全球连为一体的电子传播,而电子传播又经历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这样一个三级跳的过程。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下列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小王花2元钱买彩票中了500万元

B:内地某著名歌星在日本开演唱会收入500万元

C:小李写了一本畅销书,得稿费20万元

D:数学家吴文俊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该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B不选);(三)稿酬所得(C不选);(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A不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