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875

发布时间:2022-12-26 18:06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以德为先,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信仰问题,而关键之处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载体化虚为实,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中之重 有目共睹

B:首当其冲 雷厉风行

C:归根结底 立竿见影

D:千方百计 有的放矢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首要的是”“关键之处”可知,填入的词语也应与此类似,据此首先排除D。B项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词义与句意不符。
第二空,“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由“化虚为实”强调的是效果,“立竿见影”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2、【言语理解】

部分电视从业者认为综艺节目就应该娱乐大众,如果强调价值理念的传播,就容易出现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刻板说教、传播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很难被受众认可。其实,形式创新并不等于文化内涵的缺乏,更不是审美趣味的低俗,综艺节目不仅要追求在艺术表达上令人眼前一亮,也必须蕴含一定的价值导向,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大程度地融入现实社会和百姓生活,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综艺节目从业者不宜过分迎合受众的需求

B:

艺术创新是综艺节目获得大众认可的法宝

C:

电视受众反感缺乏创意的价值理念传播方式

D:

综艺节目应该兼顾娱乐效果与社会价值导向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部分电视从业者认为综艺节目就应该娱乐大众,强调价值理念的传播容易出现内容枯燥等问题;然后以“其实”进行转折,强调形式创新不等于文化内涵的缺乏,综艺节目不仅要在艺术表达上吸引人,还应蕴含一定的价值导向,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融入社会,被更多人认可。由此可知,转折后的内容是文段论述的重点,即综艺节目应兼顾娱乐效果和社会价值导向两方面,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的“不宜过分迎合受众的需求”无中生有,且未体现文段关键词“娱乐效果”和“社会价值导向”,排除。

B项的“艺术创新是……法宝”无中生有,且未体现文段关键词“社会价值导向”,排除。

C项强调电视受众反感的传播方式,而文段强调的是综艺节目应该怎样做,且“电视受众反感缺乏创意……”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42题

3、【言语理解】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例如对于假钞,如果只是没收,不指明它的危害,人们反而会产生疑惑甚至不满。对于假道理,除了触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取缔禁止外,其他的必须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危害在哪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B:假道理的危害

C:道理也要打假

D: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假的东西只堵不讲明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然后用假钞的例子具体论证。接着进行类比,指出假道理也是如此,必须揭露批判假在哪里,有何危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对于假道理应该讲明危害,让人信服。只有A项突出了讲道理,当选。
B项“危害”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没有突出“讲明危害的重要性”。D项针对的假的东西,文段重点论述的是假道理。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4、【言语理解】现在,创新的重要性已无须________。这些年,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企业等微观层面,我国创新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不用________,创新孤岛化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少数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依然固守旧的观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调 遮掩

B:苛求 藏匿

C:赘述 讳言

D:点明 噤声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创新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再去说明。“强调”“赘述”“点明”均有说之意,备选。“苛求”不符合文意,首先排除B。
第二空,句意为虽然我国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要说出来,不能不说。“遮掩”指遮蔽、掩盖、掩饰,“噤声”指闭口不作声,“讳言”指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不用讳言”符合文段强调的应无所顾忌说出问题的语境。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5、【言语理解】      我们能够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体会或自己对某种社会政治观念的信仰而自由地选择某种立场和倾向的史学理论,然后努力向前挖掘,      我们必定会形成一种逻辑上较为一贯的理论“体系”(内在体系),      也就可以在史学领域展开切实的交流和论辩等, 推动史学理论走向健康有效的发展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 那么 从而

B:假如 那么 无疑

C:虽然 但是 从而

D:尽管 但是 因而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句意可知,第一空与第二空应填入一对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排除C、D两项。第三空应填入表示顺承关系的关联词,“从而”表示因果顺承,而“无疑”不是关联词,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当地震爆发时,震波从破裂处向地球的各个方向传播,就像向池塘水中投一石子,波纹从石头在水池的撞击点向四面传播而传遍池塘一样。当这种震波在地球表面出现时,它们带有大量关于震波从地球内部向地表传播的长途中所遇到的地质状况的信息。因此,这些震波将由分布在世界各地地面上数百个地震台或观察站记录下来,供科学家们研究。
根据这段文字,科学家研究震波是为了获得关于哪方面的信息?

A:地震爆发

B:地质状况

C:震波传递路线

D:震波传递方向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可知,震波带有大量在传播途中所遇到的地质状况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地震台或观察站记录下来,以供科学家们研究,因此科学家研究震波是为了获得关于地质状况的信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说到底,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我们不想被一个美轮美奂的作品吸引,结果却看不出它与所代言的商品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独特的创意并非成就商业设计的绝对要素

B:对于设计来说,吸引顾客应该是第一位的

C:成功的设计必须能够艺术地展现产品特质

D:商业设计应尽量强调广告与产品的关联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第一句“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点题,后文均是对这个观点的具体阐述,C项契合文意。由文段可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设计,独特的创意和与产品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A项忽略创意的重要性,B项忽略与产品关联的重要性,均可排除。D项“尽量强调”的表述夸大了与产品的关联性的重要性,与“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不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即使是一个最简单、最平常的句子,由于语境不同,也会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你怎么啦”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离开语境,是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意义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怀疑,焦急,紧张,激动

B:担心,沮丧,害羞,失望

C:不解,惊奇,关切,责备

D:询问,痛苦,惊惶,喜悦

正确答案:C

解析:“你怎么啦”在文中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以下几种语气:
不解(疑问):你怎么了?怎么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惊奇:你怎么了?打扮得这么漂亮!
关切: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责备:你怎么了?这次表现有点不太好。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根据人类学和考古学理论,农业可能并非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是在人口和环境之间关系逐渐失衡,供养人口的土地载能接近极限时的一种反映。环视我们的周围,可以发现日常食用的水产和肉食几乎绝大多数要依赖养殖。养殖并非野生资源丰富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自然界里可供捕捞的资源日益减少,这才迫使人们用养殖的方法来保证这些资源的供应。
这段文字的作者认为:

A:大自然的资源已接近枯竭

B:土地无法承载人类的生活

C:人类未来生活离不开养殖业

D:农业生产是人类的无奈之选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农业可能不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是在人口和环境逐渐失衡的情况下人类为了生存的选择;然后进一步分析,我们日常的水产和肉食几乎都依赖养殖,这恰恰是因为自然界资源减少迫使人类通过养殖来保障资源供应的证明。故作者认为人类选择农业并非自愿,而是环境所迫,D项表述与此相符。
A、B两项说法本身有误,C项不是文段论述重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1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1题

10、【言语理解】公元1772年,在西方世界,狄德罗________长达21年编纂的《百科全书》11卷全部出齐,大功告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正式下诏编纂《四库全书》。作为主编这两部巨著的领袖人物狄德罗和纪晓岚,他们曲折的命运,无疑最集中地________了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心路沧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废寝忘食 显露

B:苦心孤诣 反映

C:呕心沥血 展示

D:精益求精 表现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能表现狄德罗耗时21年编纂《百科全书》的艰苦。“废寝忘食”形容人刻苦努力。“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呕心沥血”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呕心沥血”程度最重,填入句中最能体现狄德罗21载用尽心思,最终完成《百科全书》11卷这一恢宏巨作的努力。第二空,“展示”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0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