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以德为先,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信仰问题,而关键之处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载体化虚为实,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中之重 有目共睹
B:首当其冲 雷厉风行
C:归根结底 立竿见影
D:千方百计 有的放矢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首要的是”“关键之处”可知,填入的词语也应与此类似,据此首先排除D。B项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词义与句意不符。
第二空,“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由“化虚为实”强调的是效果,“立竿见影”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方呼吁乌克兰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政治途径解决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B:怎样才能使改变风气的一时成效转为常态化、长效化,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C:凯恩斯说,市场的非理性比理性的寿命还长。
D:红嘴鸥被授予“春城”昆明的“荣誉市民”,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来到昆明越冬,与昆明市民人鸥同乐,其乐融融。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的主语是“红嘴鸥”,故“与昆明市民人鸥同乐”成分赘余,可删除“人鸥”。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3、【言语理解】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注重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中西方的“差异”是对立的,不相互调和,二者都难以为继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
D: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可推出。
B项,由“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可知,中西方的“差异”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并达到和谐的,且“难以为继”的说法无法从文中推知。
C项,由“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可推出。
D项,由“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可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中国人常会举全族之力兴建家庙,以此弘扬家族传承,彰显先祖荣光;集地方财力设立乡祠,以此纪念故土先贤,宣示人杰地灵。至于身处异乡的客商们,则集资兴建会馆,以乡谊抱团,互相帮衬彼此提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下列没有体现文中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是:
A:安土重迁
B:叶落归根
C:越鸟南栖
D:功成身退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中提到的“兴建家庙”“设立乡祠”“兴建会馆”等活动,体现的都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家族血缘观念与乡土文化意识。“安土重迁”“叶落归根”“越鸟南栖”均体现了对故乡的依恋,符合文段中“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所指。D项的“功成身退”与此无关,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44题,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9题
5、【言语理解】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成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非强即弱、非胜即败。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A:生活是一个合作的舞台
B:双赢符合现实人生的辩证法
C: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
D:利人与利己并存不悖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成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和“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可知,文段所要说明的是“利人利己”即双赢的处事态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A不是文段的核心意思,选项C、D文段并未提到。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34.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在荷兰带起一批富裕的资产阶级,充足的资本使得像填海造田这样的昂贵工程得以开展,大量良田随之出现,投资人获得巨大利益。当整个欧洲的艺术潮流还是以皇家和贵族为主导时,荷兰则是资产阶级主导着艺术和文化。传世的许多17世纪荷兰绘画并非像常规那样为王室或教堂绘制,而是为了在市场上自由买卖而作。荷兰的中产阶级第一次带起大规模购买艺术品的潮流。
这段话意在说明:
A:17世纪荷兰艺术发展的独特背景
B:17世纪的荷兰引领着欧洲的潮流
C:资产阶级在荷兰社会中所处的支配地位
D:东印度公司对荷兰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段中的“艺术潮流”、“艺术和文化”、“绘画”、“艺术品”可知,文段重点要说明的是关于荷兰的“艺术”的问题。而B、C、D三项都没有提到“艺术”这个主题词,故都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为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为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2)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毕竟 采纳
B:毕竟 采用
C:不过 采用
D:不过 采取
正确答案:B
解析:“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不过”表示转折。“采用”有采纳、采取并使用的意思,一般与技术搭配;而“采纳”一般与建议搭配;“采取”一般与措施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孕育万物的地位……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B:欲成事者必须严以律己
C: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D:解释的多余和尴尬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中多次提到“不解释”,解题的关键是对“不解释”的理解。山、海、地本身根基坚固,即便它们不向别人张扬这一点,也丝毫无损它们的价值。同理,如果一个人根基坚固,他不用向别人说明这一点,他的价值也自会显现;而相反的情况是,倘若根基浅薄,则越解释,反而越显出自己的苍白无力。故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便是要低调做人,即C项。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9、【言语理解】审慎原则并不是不尊重科学,而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科研成果的取得及其社会认可,往往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甚或科学家的终身成就,这就很难保证科学家不会放松科学原则要求而违规;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往往与企业利益相连,企业逐利时难免会刻意隐瞒危害;由于科研的未知性因素和危险的发现难度及时间跨度过大,即使科学家和企业都秉承道德原则,也很难保证能发现科研成果的潜在危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对科学成果的应用应当秉承谨慎态度
B:科研成果应用的潜在危险无法被预测
C:科学附带的经济效益腐化了科学精神
D:道德原则是科学研究首要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审慎原则”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这一观点,接着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在科学成果应用中如果不秉承审慎原则将会造成的后果。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对科学成果的应用应当秉承谨慎态度。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C、D三项均为论述的部分内容,不能概括中心。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6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10、【言语理解】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对模式生物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衰老过程。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发挥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绝不止一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
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生存和损伤修复,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可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因的功能,尽可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D:人类与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都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段文中“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可知,A项错误。
B项原文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
D项表述过于绝对,由文段可知,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需在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从而发挥功能,而衰老的机制更是有多种,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由文段中“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发挥其功能”可知,C项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