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一对夫妻吵架后,丈夫气愤地说:“你该记住,无论什么时候,男人的思考总是对的,判断准确无误。而女人却是恰恰相反。”妻子听后马上回答:“是呀,你选我做妻子是绝对正确的,而我选你做丈夫是大错特错的。”
对于妻子的上述回答,最恰当的评价是:
A:使用转移话题的方式,回避双方观点分歧,达到安抚对方情绪的效果
B:由两个对象某些相似的性质,推断出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似
C:表面上顺应对方的话题,真实意图却是以隐含的话意驳斥对方的诡辩
D:通过列举一个与之相关的例子,来证明对方的论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正确答案:C
解析:妻子的回答表面上顺应了丈夫的观点(男人正确而女人错误),但实际上以隐含的方式讽刺了丈夫的说法。C项正确。
A项,“安抚对方情绪”说法错误。
B项,妻子的话并未体现“两个对象某些相似的性质”。
D项,含义与妻子的意思相悖。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9题
2、【判断推理】常见病:糖尿病:慢性病
A:飞行器:火箭:滑翔机
B:地球:金星:银河系
C:科幻片:影视作品:历史剧
D:氧化物:二氧化硫:污染物
正确答案:D
解析:常见病和慢性病是交叉关系,糖尿病既是常见病,又是慢性病。
A项,火箭和滑翔机都是飞行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地球和金星都是银河系的行星,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科幻片和历史剧都是影视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氧化物和污染物是交叉关系,二氧化硫既是氧化物,又是污染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80题
3、【判断推理】甲、乙两份报纸的编辑部,都有专门校对文稿的工作人员。去年,甲报纸出现了一些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文字错误。因此,在去年的校对工作中,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的工作更有成效。
以上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乙报纸校稿员的工作时间比甲报纸校稿员长
B:甲报纸收到的稿件存在文字错误的数量不比乙报纸少
C:甲报纸每期的版面数量比乙报纸少
D: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是评价该校稿员工作成效的标准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为: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出现→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工作更有成效。题干存在的跳跃概念为:“出现文字错误”、“工作成效”,首先考虑建立跳跃概念的联系。
A项,甲乙报纸校稿员工作时间长短的对比,不能说明其工作成效的高低,二者无直接联系,不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假设,排除。
B项,要想保证题干推论成立,需要保障的是甲报纸收到的稿件中存在的错误数量不比乙报纸多,而不是不比乙报纸少,否则当甲报纸收到的稿件中存在的错误数量更多时,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可能是因为稿件中本身存在的错误数量更多,此时就削弱了题干论证,不是题干论证的必需假设,排除。
C项,甲乙报纸版面数量多少的对比,不能说明甲乙报纸文字数量的多少,进而不能通过甲乙报纸存在文字错误的多少去判断工作成效的高低,不是题干论证的必需假设,排除。
D项,建立了“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和“评价校稿员工作成效”之间的联系,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假设,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4、【判断推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是:
A:小王某月因缺勤5天被扣工资150元,当月实际所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B:小李是单位非全日制用工,单位按照当地公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其工资,但小李的月度所得工资低于当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C:小熊某月全勤工作,所得工资加上高温补贴的总额正好达到当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D:小张是某企业销售员,约定基本工资是400元,另有数量不等的业务提成收入。某月,小张基本工资加业务提成收入正好达到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正确答案:C
解析: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正常劳动的前提下,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A项,存在缺勤。
B、D两项,依法支付了最低劳动报酬。
C项,高温补贴不属于工资,小熊全勤工作没有获得法定的最低工资,企业没有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
5、【判断推理】要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
与以上判断逻辑完全相同的是:
A:只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才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B:要高速度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C:只要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就必定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D: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和高速度发展科学技术是完全一致的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以得出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是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的充分条件,也就是只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才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即A项正确。B、C两项所表示的关系是必要条件,D项所表示的关系是充要条件,均不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所谓“同质化竞争”是指同一商品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同质化竞争不利于消费者识别商品特点,若是知名品牌,尚有竞争力,若是一般品牌,免不了要进行残酷的价格战,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属于同质化竞争的是:
A:出版社跟风出版穿越小说
B:农村兴起绿色有机种植业
C:利用网络做宣传风行一时
D:保健品行业虚假广告成风
正确答案:A
解析:“同质化竞争”的定义要点:①同一商品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②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互相模仿;③逐渐趋同。
A项,出版社跟风出版穿越小说,是出版社之间互相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符合定义。
B项,农村兴起绿色有机种植业,并未体现是同一商品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不符合要点①。
C项,利用网络做宣传风行一时,并未体现是同一商品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不符合要点①。
D项,保健品行业虚假广告成风,虚假广告是违法行为,并不属于在营销手段上互相模仿,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0题
7、【判断推理】狭义的民间外交,特指那些不代表官方又具有一定官方背景的跨国民间往来活动。它既包括同他国政府高层的交往,又包括同他国各行各业的团体或个人建立联系,其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狭义的民间外交的是:
A:甲国体操运动员赴乙国看望一位朋友
B:甲国政府要员回乙国的故乡参加祭祖仪式
C:甲国政府为乙国总统的到访举行欢迎仪式
D:甲国总理出访乙国进行政治经济磋商
正确答案:B
解析:狭义的民间外交的定义要点:①不代表官方又具有官方背景;②跨国民间往来活动。
A项,甲国体操运动员赴乙国看望一位朋友,甲国体操运动员不具有官方背景,不符合要点①。
B项,甲国政府要员符合要点①,回乙国参加祭祖仪式符合要点②,符合定义。
C项,甲国政府为乙国总统的到访举行欢迎仪式是官方行为,乙国总统到访甲国,是一种官方往来活动,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甲国总理出访乙国进行政治经济磋商,这是甲国总理代表甲国与乙国进行政治经济磋商,是官方往来活动,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60题
8、【判断推理】冗余设计是指在人力资源聘任、使用、解雇、辞退、晋升等过程中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过程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某一决策发生偏差时,留有纠偏和重新决策的余地。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冗余设计的是:
A:篮球比赛中双方各出场5名队员,但通常每支职业篮球队有12~15人
B:某公司每年都会招一批大学生,让他们在各个岗位实习,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C:某物业配电室配备了两个人,即使一人有事外出,也可以保证有人值班
D:设计部的一名员工辞职,公司立即从质检部抽人兼任,同时人力资源部开始紧急招人
正确答案:D
解析:冗余设计定义的关键信息:留有充分的余地。
A项,篮球比赛双方出场人数为5人,但职业篮球队有12~15人,符合定义要点。
B项,招收大学生作为储备干部,留有了充分的余地,属于冗余设计。
C项,物业配电室配备两人,符合冗余设计的定义。
D项,在辞退员工后需要紧急招人,在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过程中没有留有余地,不符合冗余设计的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8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
9、【判断推理】笔:文具:写字
A:缸:容器:盛水
B:钟:时间:计时
C:草:植物:喂牛
D:瓦:建材:砌墙
正确答案:A
解析:笔是一种文具,可以用来写字,且笔是人工产物。
A项,缸是一种容器,可以用来盛水,且缸是人工产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钟不是时间,而是一种指示时间的仪器,可以用来计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草是植物,可以用来喂牛,但草是自然产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瓦是一种建材,瓦用来搭建屋顶,而非砌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69题
10、【判断推理】强化仪式:指组织公开承认或奖励员工贡献的一种礼仪活动,具有激励、强化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使员工与组织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作用。
下列属于强化仪式的是:
A:新领导班子就职大会
B:区划调整工作会议
C:新产品上市揭幕仪式
D:先进事迹报告会
正确答案:D
解析:强化仪式的定义要点:组织公开承认或奖励员工贡献。
A项,新领导班子就职大会,并非公开承认或奖励员工贡献,不符合定义。
B项,区划调整工作会议,并非公开承认或奖励员工贡献,不符合定义。
C项,新产品上市揭幕仪式,并非公开承认或奖励员工贡献,不符合定义。
D项,先进事迹报告会,是公开承认或奖励员工贡献,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