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雪花:大海
A:绿叶:土地
B:星星:宇宙
C:白云:天空
D:树木:森林
正确答案:A
解析:雪花飘落在大海里,最终会融入大海。
A项,绿叶飘落在土地上,最终会融入土地,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星星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白云漂浮在天空中,但并不会融入天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树木是森林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2、【判断推理】事实:伪造的事实
A:秘密:公开的秘密
B:陷阱:温柔的陷阱
C:谎言:善意的谎言
D:忧愁:甜蜜的忧愁
正确答案:A
解析:事实和伪造的事实是反义关系,伪造的事实就不是事实了。
A项,秘密和公开的秘密是反义关系,公开的秘密就不是秘密了。
B项,温柔的陷阱依然是陷阱。
C项,善意的谎言依然是谎言。
D项,甜蜜的忧愁依然是忧愁。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0题
3、【判断推理】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属性相似或相同的关系,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的属性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逻辑方法。
以下推理过程没有应用类比推理的一项是:
A:由“敲击木桶可以大致判断桶内的酒量”推断出“叩击胸腔可以大致判断胸腔积液的量”
B:由“氯霉素可以影响幼龄小白鼠的骨骼发育”推断出“氯霉素可以影响幼儿的骨骼发育”
C:由“从这个病人的痰中发现癌细胞”推断出“这个病人患了肺癌”
D:由“颜色鲜艳的蘑菇一般具有毒性”推断出“颜色鲜艳的蛇一般具有毒性”
正确答案:C
解析:类比推理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属性相似或相同的关系。C项不存在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属性有相似或相同的关系,故不属于类比推理。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偷换概念是指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替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偷换概念的是:
A:这件事情我没有问过,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B: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C:为了加快中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航天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航天工业发展很快
D:有西方记者问:“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恩来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正确答案:D
解析:偷换概念定义的关键信息:用一个概念去替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
A项,不存在两个概念,不属于偷换概念。
B项,两个“爱人”是同一概念,不属于偷换概念。
C项,将“航天工业发展”当成“国家发展”的原因,属于“因果倒置”。
D项,第一个“马路”是指实际供车、人等行走的道路,第二个“马路”是我国发展道路的简称,是理论上的道路,周总理在两个“马路”之间偷换了概念,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6题
5、【判断推理】超市:消费者
A:医院:患者
B:法院:犯人
C:学校:老师
D:军队:军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超市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
A项,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法院对犯人进行判决,并非服务对象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学校是老师的工作地点,并非服务对象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军队是军人服役的地方,并非服务对象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6、【判断推理】邻避效应:指居民针对将要建在自家附近、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公共设施所产生的嫌恶心理。出于对健康安全的担心,居民有时会出现高度情绪化的集体抵制甚至抗争行为。 下列不属于邻避效应的是:
A:某市建委召开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座谈会,当地居民拒绝参加并多次到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单位上访,强烈反对将变电站建在自家门口
B:半年以来,每到城管委接访日,某村居民就会成群结队赶来上访,要求取消在该村附近建立大型垃圾中转站的计划
C:某地准备建设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厂,计划刚一披露就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
D:某酒店准备扩建自己的停车场,与周围居民进行了多次协商,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最终放弃了扩建计划
正确答案:D
解析:邻避效应的定义要点是:针对建在自家附近、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公共设施产生的嫌恶心理。A、B、C三项均符合定义;D项停车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新型的建于用户当地或附近的发电系统,可产生电能及其他形式能量,并优先满足当地用户需求,且由用户来管理支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分布式能源的是:
A:葛洲坝水利枢纽发电满足附近省市用电需求
B:某核电站生产的电能并入了国家电网
C:某农户将自家化粪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
D:西部地区某乡建风电站发电用于本村生产生活
正确答案:D
解析:分布式能源的定义要点:①建于用户当地或附近的发电系统;②优先满足当地用户需求,且由用户来管理支配。
A项,葛洲坝水电站属于发电系统,但由国家管理支配,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B项,某核电站属于发电系统,但由国家管理支配,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C项,沼气用于照明通过点燃沼气实现,而非通过沼气来发电进而实现照明,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D项,风电站属于发电系统,用于本村生活属于优先满足当地用户需求,且由用户来管理支配,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1题
8、【判断推理】蜡烛:电灯
A:椅子:写字台
B:茶杯:饮水机
C:拖把:吸尘器
D:电视:计算机
正确答案:C
解析:蜡烛和电灯具有相同的功能,且电灯比蜡烛先进。
A项,椅子和写字台的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茶杯和饮水机的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拖把和吸尘器具有相同的功能,且吸尘器比拖把先进,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电视和计算机的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2题
9、【判断推理】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预防不良产品或服务出现而支付的成本。它包括计划与管理系统、人员训练、品质管制过程,以及加强对设计和生产两阶段的注意以减少不良产品出现的概率所产生的种种成本,这类成本一般都发生在生产之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某家具公司为搜集产品质量情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所支付的费用
B:某汽车厂商针对新型跑车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试制和质量评审所支付的费用
C:某手机企业为改进手机品质在公司设立“产品升级奖”所产生的费用
D:某购物网站定期举办特惠活动,期间印制宣传手册或影像资料所花费的广告费用
正确答案:D
解析:预防成本定义的关键信息:为预防不良产品或服务出现而支付的成本。
A项,搜集产品质量情报并分析研究是为了预防不良家具的产生,符合定义。
B项,针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评审也是为了预防不良产品的出现,符合定义。
C项,为改进手机品质而设立奖项也符合定义。
D项,广告费用不是为了预防不良产品或服务的出现,仅仅是为了特惠活动的宣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10、【判断推理】美国科学家泰勒几乎每天都有10个新想法,其中有9个半都是错的,但他并不在乎,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每天半个对的新想法”积累起来,使泰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闻名的“氢弹之父”。
因此:
A:要创新就会犯错误
B:新想法总会有90%是错的
C:美国人并不在乎错误
D:泰勒是个善于创新的人
正确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过于绝对,因此都不能推出。题干中泰勒积累“每天半个对的新想法”,从而获得巨大成功,成为“氢弹之父”,恰好是善于创新的表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