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________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________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喧嚣 阻隔
B:喧哗 阻碍
C:喧哗 阻隔
D:喧嚣 阻碍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喧嚣”指不清净,吵闹。“喧哗”指声音大而杂。句中要表达的是“世俗”的吵闹,不安静,显然用“喧嚣”更合适,排除B、C。第二空,“阻隔”指阻挡隔绝。“阻碍”指阻挡住,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此处用来形容被雨声挡住的寂寥,用“阻隔”更适合,排除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数量超过2亿的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农业劳动力减少了2亿,而且减少的都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据相关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随着农民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还在不断下降。农民对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良种、化肥、农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仅有1/3左右“知道一些”。
如果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这篇文章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A: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B: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C: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D:适当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揭示了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的事实。作为文章的引言,按照话题一致原则,文章的论述内容应继续围绕提高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问题展开,即C项“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A、B两项着眼于科技和物质条件,脱离了“农民”这一农业主体,排除;D项,“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且有滥用行政手段之嫌。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
我们看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穿过瞳孔,再经过晶状体的折射,穿过玻璃体,最后汇聚到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可清晰地看到物体。但对于近视的人而言,来自物体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就汇聚在一起了,所以看到的物体是模糊不清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角膜的曲率变了。目前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就是将角膜雕刻成“眼镜”,虽能立竿见影且效果持久,但风险较高,因此无风险治疗近视,越来越被人们所期待。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不同治疗近视方法的优缺点
B:
无风险治疗近视取得的进展
C:
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弊端
D:
如何实现永久矫正近视患者视力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由眼睛视物的正常原理引出近视眼视物不清的原因,接着介绍了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以“因此”引出无风险治疗近视备受期待的话题。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继续围绕“无风险治疗近视”展开,只有B项符合题意,当选。
A项,文段未提及其他更多的治疗近视方法,因此无从比较其优缺点,与文段末尾衔接不当,排除。
C项,“传统的激光治疗近视方法的弊端”本文已提及,属于本文内容,不会在下文继续论述,排除。
D项,文段未提及永久矫正近视患者视力的内容,脱离文段末尾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比赛采用马拉松竞赛方法,取男女各前三十名。
B:丈夫看着妻子黑发中夹藏着的白发,妻子看着丈夫脸上的皱纹,两个人都觉得又增加了几根。
C:可当他经过原来的办公室时,却闻到扑鼻的酒香,刺耳的狂笑,窗口上那前仰后合的黑影,使他头皮发炸。
D:有关专家认为,这部专著标志着我国的巴克莱研究朝世界一流水平迈进了坚实有力的一大步。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各”应放“取”前。B项,“皱纹”与“根”搭配不当。C项,“闻到”与“狂笑”搭配不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未来数年,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以使智能手机、汽车和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增加30%或者更多。在Sila Technologies等创业公司的努力下,这一全新的锂硅电池在技术方面将远超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新型锂硅电池的阳极主要用硅来制造。比起当前用石墨制造的电池阳极,硅阳极可以储存更多电量。在现实应用中,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Sila Technologies 已开发出一种原型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通过将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结合,使产品变得更耐用。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新型锂硅电池将使智能手机等电池的容量大幅增加
B:新的创业公司总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一骑绝尘
C:硅和石墨烯纳米粒子的结合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
D:新的电池技术的运用必将大大降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成本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可使智能手机等电池容量增加30%或更多,后文具体介绍这种新型电池技术的情况。
B项的“总能”表述绝对,排除。
C项,“克服了传统电池技术的瓶颈”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克服了“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的问题,排除。
D项的“降低……电子产品的成本”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6、【言语理解】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________,把握机遇,就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然而,机遇又像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偶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如果你不懂珍惜,她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 捶胸顿足
B:息息相关 扼腕叹息
C:休戚与共 后悔莫及
D:生死攸关 自怨自艾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从第一空入手即可得出答案。“生死攸关”指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用在此处形容“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之间的关系,程度过重,排除D。“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共同承受。与句意不符,排除C。“息息相关”与“休戚相关”都有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意思,但“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不含词义;“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本题是用来形容“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的关系,“机遇”没有祸福可言,用“息息相关”比“休戚相关”合适,排除A。
第二空,此处填入“扼腕叹息”表达失去机遇的心情亦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3题
7、【言语理解】在政治、经济多元和一体化的时代,文化语境也呈现多元,出现________的情感价值取向实属正常现象,我们充分尊重个人的情感选择。但是,过度________情感的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其实会给个人的幸福带来许多内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林林总总 鼓吹
B:琳琅满目 渲染
C:纷繁芜杂 追逐
D:标新立异 强调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的是“情感价值取向”。“琳琅满目”多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纷繁芜杂”多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两者均不能修饰“情感价值取向”,排除B、C。“林林总总”形容众多纷繁。“标新立异”多指提出新的主张或见解。前者更能对应“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这一前提,排除D。验证第二空,“鼓吹”也符合文段批评的态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8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3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8、【言语理解】在高空气球技术取得进展的同时,航空和航天技术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在大气层内,飞机是更便捷的飞行工具,而对于那些需要在大气层之上进行的科学研究,卫星提供了更加理想的环境。然而,高空气球这种历久弥新的工具却没有走出人们的视野,目前仍然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高空气球在科学研究中有独特优势
B:高空气球比飞机和卫星更重要
C:古老的高空气球仍在不断发展
D:高空气球可用作科学观测平台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在高空气球技术取得进展的同时,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接着介绍了大气层内和大气层上的科研用飞机和卫星十分便利;最后转折指出高空气球在科学研究中依然有用武之地。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后内容是文段重点,故文段的核心观点是高空气球在科研领域仍有用武之地,A项与之相符,当选。
B项,文段没有比较高空气球和飞机、卫星的重要性,排除。
C项,高空气球的发展只在文段开头简单提及,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强调的是在飞机和卫星使用后,高空气球仍然由于其特殊功能继续被用于科学研究,D项没有体现高空气球的优势,且“科学观测”不等同于“科学研究”,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①因此,在实体书店不断遭遇寒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尝试24小时经营
②若在经营图书之余尝试引入新的业态,或开发相应文化产品不失为一个生存之道
③书店是一个文化场所,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
④如果书店想要单纯靠图书经营生存,将难以为继
⑤这更像是一种公益行为,肩负着为阅读“燃灯”的重任,要将阅读的精神传下去
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受众注意力转移、选择购书的渠道增多,是实体书店生存面临的共性问题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③①④⑤②
B:⑥④①②⑤③
C:③④②①⑤⑥
D:③⑥④②①⑤
正确答案:D
解析:⑤以指代词“这”开头,指的应是①末尾的“24小时经营”,因此①⑤应紧密相连,排除A、B。C、D两项的区别在于⑥的位置。②①⑤指出书店继续经营的方法,应放在⑥书店面临的问题之后,即按照“提出问题—解决方法”排序,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4题
10、【言语理解】如果不在《统计法》中增加社会公众监督的实体内容与公开透明的程序规定,让统计机构脱离行政性质,建构以社会统计为主、政府监督为辅的新型统计方式,统计机构这种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不仅使其“费力不讨好”的形象很难改变,甚而可能酿成大祸。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统计机构”:
A:必须脱离行政性质
B:必须接受公众监督
C:必须规定公开程序
D:必须改变现有形象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按照假设、后果的思路进行论证,由“如果不在《统计法》中增加社会公众监督的实体内容与公开透明的程序规定,让统计机构脱离行政性质”可知,增加“社会公众监督的实体内容”和“公开透明的程序规定”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统计机构脱离行政性质”,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项“接受公众监督”、C项“规定公开程序”不是论述的重点。D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