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循规蹈矩:规矩
A:年富力强:富强
B:功成名就:成就
C:待人接物:人物
D:伶牙俐齿:牙齿
正确答案:B
解析:循规蹈矩形容守规矩,功成名就形容有成就。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2、【判断推理】翠鸟:捕鱼:动物
A:老虎:山林:狐狸
B:水草:生长:海洋
C:蜘蛛:结网:生物
D:黄鼠狼:鸡:狼
正确答案:C
解析:翠鸟是一种动物,擅长捕鱼;蜘蛛是一种生物,擅长结网。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A:拨乱反正:沉冤昭雪
B:牛高马大:虎穴得子
C: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D:缘木求鱼:鹰击长空
正确答案:C
解析:旗开得胜和马到成功都比喻事情刚开始就取得成功,两者之间是近义关系。
A项,拨乱反正是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沉冤昭雪是指沉积很久的冤情得到洗刷。两者不是近义关系,排除。
B项,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虎穴得子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两者不是近义关系,排除。
C项,水到渠成和瓜熟蒂落都比喻条件成熟后事情自然会成功,两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缘木求鱼比喻方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鹰击长空是指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两者不是近义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2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2题
4、【判断推理】机器:出厂:检测
A:商品:出口:试用
B:技工:经验:实践
C:白炽灯:照明:通电
D:大学生:毕业:实习
正确答案:A
解析:机器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出厂和检测是两个环节。
A项,商品经过试用后才能出口,试用和出口是两个环节,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技工通过实践获得经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白炽灯通电后才能照明,但通电和照明并非两个不同的环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大学生毕业之前不一定要实习,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5、【判断推理】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破窗效应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一条街道有些许纸屑,人们最终会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随处丢弃
D: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主人更换玻璃,从而推动社会就业
正确答案:C
解析:破窗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会诱使人们效仿,变本加厉。
A项,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并非放任不良现象存在,不符合定义。
B项,指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不符合定义。
C项,有纸屑放任不管,导致人们变本加厉,都不注重保护环境而乱扔垃圾,符合定义。
D项,打破窗户更换玻璃,推动社会就业,并未体现放任不良现象存在,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4题
6、【判断推理】开:关
A:小麦:水稻
B:痛苦:快乐
C:盈利:非盈利
D:工作:休息
正确答案:C
解析:开和关是矛盾关系。
A项,小麦和水稻是反对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痛苦和快乐是反对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盈利和非盈利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项,工作和休息是反对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绿色公关是指企业以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公关,选择具有“绿色”特征的媒体开展传播活动,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和竞争优势的一系列公关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绿色公关的是:
A:某小区居委会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在小区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现场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供居民使用,受到大家的欢迎
B:人民网举办了以“发展低碳经济 引领绿色潮流”为主题的“2010首届低碳中国年度创新论坛”,揭晓了2010年低碳中国领军人物、领军品牌、十大创新技术产品等十多个奖项
C:某快餐企业推出了“种植一棵树”的宣传活动,并倡导减少包装以节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氛围
D:某软件公司推出一款绿色软件,无须安装即可使用,移除后也不会有任何残留记录留在电脑里,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
正确答案:C
解析:绿色公关的定义要点:①企业;②以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公关;③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
A项,主体是居委会,不符合要点①。
B项,人民网举办的主题论坛,不是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不符合要点③。
C项,快餐企业推出的倡导节约资源的宣传活动,符合绿色公关的定义要点。
D项,软件公司推出的绿色软件没有涉及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51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1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8、【判断推理】有人认为牛奶的浓度与奶牛所吃的有机牧草有关。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下列实验方法最可靠的是:
A:挑选品种优良的奶牛作为实验样本
B:化验比较有机牧草与施过化肥的牧草的营养成分
C:尽可能挑选品种相同、等级一致的两批奶牛,一批使用有机牧草喂养,另一批使用施过化肥的牧草进行喂养,一段时间后,对比两批奶牛所产牛奶的浓度
D:对同一批奶牛逐步减少或增加其食物中有机牧草的比例,对比不同时期这批奶牛所产牛奶的浓度
正确答案:C
解析:要验证牛奶的浓度和奶牛所吃的有机牧草有关,进行对照试验。
A项,不同品种的奶牛牛奶浓度不一致,挑选品种优良的奶牛作为实验样本,不一定能增加实验的可靠性。
B项,牧草的营养成分与牛奶的浓度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无关项。
C项,在对照实验中,控制了除牧草以外的其他变量,排除他因,得到的结果更准确,实验也最可靠。
D项,此实验只能得出牛奶浓度可能和有机牧草在食物中的比例有关系,但也会存在其他原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9、【判断推理】
胼胝体是人类大脑的重要部分,是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主要通道。研究表明,专业打击乐演奏者的大脑中,胼胝体中的纤维比一般人少且更粗壮。因此,练习打击乐能够有效刺激甚至改变大脑结构。
补充以下选项作为前提,最有助于使上述结论成立的是:
A:
专业打击乐演奏者的大脑左右半球与一般人相比也存在差异
B:
其他类型乐手的胼胝体纤维也存在与专业打击乐演奏者相似的特征
C:
专业打击乐演奏者在练习打击乐之前的胼胝体纤维与一般人并无区别
D:
打击乐业余爱好者胼胝体纤维粗细程度介于专业演奏者和普通人之间
正确答案:C
解析:
题干论据:专业打击乐演奏者的大脑中,胼胝体中的纤维比一般人少且更粗壮。题干结论:练习打击乐能够有效刺激甚至改变大脑结构。
A项,指出专业打击乐演奏者的大脑左右半球与一般人相比也存在差异,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题干需要补充的前提。
B项,指出其他类型乐手的胼胝体纤维也存在与专业打击乐演奏者相似的特征,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题干需要补充的前提。
C项,如果专业打击乐演奏者在练习打击乐之前的胼胝体纤维就与一般人有区别,那么专业打击乐演奏者胼胝体纤维与一般人之间的差异就不是练习打击乐造成的,题干结论无法成立,因此该项是题干需要补充的前提。
D项,指出打击乐业余爱好者胼胝体纤维粗细程度介于专业演奏者和普通人之间,说的是打击乐业余爱好者的情况,与题干论述无关,不是题干需要补充的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6题
10、【判断推理】X市的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的用户数量比Y市要多,因此X市的市民比Y市市民更加了解国际时事。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除了( )项外,都将削弱上述论证。
A:X市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的月租费要低于Y市的同类频道
B:调查显示,X市市民平均看电视的时间要比Y市市民少
C:X市有线电视付费频道播放的都是娱乐类节目
D:大多数Y市市民在X市工作,通常只是在周末才回到Y市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X市的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的用户数量比Y市要多,得出X市的市民比Y市市民更加了解国际时事。
A项月租费的高低对题干的推理没有影响,不能说明X市市民和Y市市民哪个更了解国际时事,属于无关项,无法削弱题干论证。
B项指出X市市民比Y市市民看电视的时间少,通过削弱论据削弱了题干论证,说明X市市民不一定比Y市市民更了解国际时事。
C项指出X市市民观看的都是娱乐类节目,而不是国际时事,切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说明X市市民并不比Y市市民更加了解国际时事,削弱了题干论证。
D项指出X市比Y市多出的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的用户其实是Y市市民,因此不能根据X市的用户数量多推出X市市民更了解国际时事,通过补充论据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2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