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英国保守党党魁亲自在广告中招揽年轻人。工党设有青年工党全国委员会,并在2005年修订的党章中指出,要争取年轻人对工党理念和主张的共鸣。自由民主党甚至放松年龄,连12岁的儿童都可以加入其青年组织。这也推动了政党领袖的年轻化趋势,给英国政界带来了活力:前工党首相布莱尔44岁就上任,现任首相卡梅伦39岁就当了保守党领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英国鼓励青年从政的文化和环境俱佳
B:英国的三大政党都重视吸收年轻成员
C:英国年轻人有着较强的参政意识
D:英国政党领袖年轻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重点介绍了英国的三大政党在吸纳年轻人加入方面的举措,接着说明了这些举措产生的一种效果,即推动了英国政党领袖年轻化的趋势。
首先排除明显与主旨无关的C项。A项“文化和环境俱佳”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迷惑性比较大,但由“这也推动了”中的“也”可看出,“政党领袖的年轻化”只是英国政党重视年轻人的一种附带的结果,文段的重点不在于“政党领袖”,而是政党整体对年轻人的重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2、【言语理解】莱布尼茨认为,认识可分为模糊的和明晰的,明晰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明确的和混乱的。模糊的认识不可能成为知识,因此用不着去研究它。明确的明晰认识即理性认识,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而那种既混乱又明晰的认识值不值得研究呢?从明晰的角度来说,是值得研究的;从混乱的角度来看,研究起来会有很大困难。
下列对莱布尼茨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模糊的认识虽然是一种知识,但研究起来会有很大困难
B:明晰的认识可分为明确的认识和模糊的认识
C:那种混乱又明晰的认识是没有研究价值的
D: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理性认识即明确的明晰认识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模糊的认识不可能成为知识,因此用不着去研究它”可知,A项表述有误。由“认识可分为模糊的和明晰的,明晰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明确的和混乱的”可知,B项错误。由“从明晰的角度来说,是值得研究的”可知,混乱又明晰的认识是有研究价值的,C项错误。由“明确的明晰认识即理性认识,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可知D项表述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 )的集中体现。经过千百年的( ),文化经典世代相传而广受赞誉,足以说明其深厚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A:精要 积淀
B:精髓 锤炼
C:精要 历练
D:精髓 沉淀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精要”意为精粹切要,“精髓”比喻事物的精华,与“文化”搭配,一般用“精髓”,由此可排除A、C。“锤炼”比喻磨炼;“沉淀”比喻凝聚、积累。句中是说文化经典经历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能够世代相传且广受赞誉,足以证明其价值。这里应选“锤炼”。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更开放、更节俭、更务实”,这些真切的感受________着中国经济稳步前行的步伐,也让仍在金融危机中徘徊的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信心与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证明
B:昭示
C:展现
D:印证
正确答案:D
解析:“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或事实来表明或判定真伪对错等。“昭示”指明白宣示或显示。“展现”指展示显现。“印证”指证明符合事实。句意想表达的是人们感受到的中国政府“更开放、更节俭、更务实”的施政风格和实际的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四个选项中最能体现这种“一致性”的是“印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12.注释仅仅扫除了读者在一定处所遇到的阅读障碍,它并不接触读音、不讲字词的其他意义和用法,更不接触褒贬等语感、情味,给予读者的不是这字或词的全部内容,仅是词汇的片面。长期囫囵吞枣地在脑中增加词汇,容易养成学生不求甚解的习气。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强调注释的弊病
B:批评注释不全面
C:读书忌囫囵吞枣
D:学习词汇要全面
正确答案:A
解析:整个文段用客观的语气描述了注释的弊病:注释“给予读者的……仅是词的片面”而非该词的全部内容;若学生因为有了注释而不去了解词的全部含义,囫囵吞枣地在脑中增加词汇,容易使其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气。因而,该文段意在强调注释的弊端,故选A。B项是干扰项,但若考生能仔细揣摩一下就会发现,文段只是在描述一种客观的事实即注释的弊端,而并无“批评”之意,因而排除B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在政务公开中,公众本身________是被动的接受者,________是主动的参与者。只有公众不断地广泛参与,政务公开才有不断深入的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 又
B:不仅 更
C:即使 也
D:因为 所以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只有公众不断地广泛参与,政务公开才有不断深入的动力”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公众的广泛参与,即强调公众是“主动的参与者”。故前两空之间应构成语义上的递进关系。
A项,“既……又……”表示并列关系,不能表示“参与者”这一身份更重要,排除。
B项,“不仅……更……”表示递进关系,强调的是“更”后面的内容,填入恰能与后文的“只有……才……”对应,正确。
C、D两项,“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二者明显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题
7、【言语理解】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丰富的内在、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喜欢做的事,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成功就是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
B: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难以确定
C:追逐名利的人是得不到成功的
D:兴趣是人们得到幸福的源泉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共三句话,均提到“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应与此相关,只有A项相符。B项的“难以确定”表述错误,文段明确提到“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丰富的内在、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C项“追逐名利的人”仅在末句提到,非文段重点。文段主要围绕“成功”展开,未涉及“幸福”的话题,D项无中生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6题
8、【言语理解】根据论文被引用次数与重要性的关系,研究者萌生了一个网络排序的思路,就是通过网页之间的相互________来确定排序,即一个网页被其他网页引用得越多,越多地被排序靠前的网页所引用,其排序就越靠前,所以想知道一个网页的排序,不仅要知道有多少网页引用了它,还要知道那些网页各自的排序——因为排序越靠前的网页的引用就越“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用 重要
B:顺序 隆重
C:衔接 宝贵
D:链接 值钱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网页链接”为计算机领域的专用术语。
第二空,空缺处词语加了引号,“值钱”填入其中能更形象地表达“排序越靠前的网页的引用”的价值所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题
9、【言语理解】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指行政机关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取得并行使其行政权力,并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_______,需要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法治________上行使权力、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实现 轨道
B:
实施 基础
C:
执行 框架
D:
履行 道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搭配。“实施”一般与“法律”“政策”“方案”等搭配。“执行”一般与“任务”“命令”“指示”等搭配。“履行”一般与“义务”“诺言”“职责”等搭配。三词均不能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搭配,排除B、C、D。“实现”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搭配恰当。
验证第二空,“在……轨道上”表述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1题
10、【言语理解】2000年3月18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新春到来的喜悦之中的时候, ,刺骨的西北风携带着漫天飞旋的黄沙铺天盖地而来。阳光明媚、大地 的美好景象, 被遮天蔽日的沙尘罩上了一层厚厚的土黄色。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像一只灰色盘子悬挂在天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然 回春 顷刻
B:突然 复苏 顷刻
C:忽然 回春 立刻
D:忽然 复苏 立刻
正确答案:A
解析:突然: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出乎意外。忽然:表示来的迅速而又出乎意外。两个词并无太大差别。顷刻:一会儿。沙尘暴来的再快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顷刻”比“立刻”更恰当。排除C、D。原文说“欢庆新春到来”,可见用“回春”更能呼应开头,文章更严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