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893

发布时间:2022-12-30 7:34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只有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而不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不可能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下列哪项可以从题干中推出?

A: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必须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

B:主张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人,不可能认同不走改革之路

C:一旦树立了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能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未必一定要走改革之路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①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②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③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述推理可形成连锁推理:④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
A项,通过肯定④的前件推出肯定的后件,是正确的推理,当选。
B项,根据题干推理只能得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与认不认同走改革之路无关,该项不能由题干推出,排除。
C项,通过肯定④的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是错误的推理,排除。
D项,根据题干推理可以得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无法推出“未必一定要走改革之路”,该项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7题

2、【判断推理】最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新观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他的依据是: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专家观点的是:

A:以全球各地35亿年前的沉积层样品分析,其中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不足一半

B:浅色的长英质岩石本质上是深色的镁铁质岩石“再生”而来的,而在数十亿年前,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C:长英质岩石在自然界的占比比镁铁质岩石高出很多的解释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但早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很可能是时断时续的,局部的

D:35亿年前地球火山密布,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会把镁铁质岩石深深埋在地下,这些镁铁质岩石会被熔化,进而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根据“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得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的结论。
A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占比,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的数量,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没有提到时间,无法说明根据浅色长英质岩石能否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且“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是猜测,并非确定性的表述,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火山爆发会使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不能根据35亿年前地球上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就判断出那时有地球板块运动,质疑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3、【判断推理】一家德国报纸组织了一次测验,在慕尼黑的一间商店里装了一面长镜,然后观察经过长镜的男女,看他们有着怎样的反应。8小时的观察中共有1620个女人经过这面长镜,1/3停下来短暂望她们自己;而差不多所有600个经过长镜的男人都停下来好好望自己,大多数又往后望,看看是否被人注意。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女人更注重自己的形象

B:女人更喜欢照镜子

C:男人更注重其他人的想法

D:男人更注重自己的形象

正确答案:D

解析:测试中男人全部停下来望他们自己,而女性只有1/3,可知男性更注重自己的形象,排除A、B。题干中没有提及女性是否张望看看是否被人注意,故C项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5题

4、【判断推理】扩大论题和缩小论题在辩论赛中很常见,在相互的辩驳中,辩手们常常故意扩大对方的论题,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以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同时为了利于本方立论与防守,辩手们又常常故意缩小本方的论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扩大论题的是:

A:将论题“中学生异性交往弊大于利”解释成“中学生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必定弊大于利”

B:将论题“人性本恶”解释成“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因此人性是恶的”

C:将论题“德国人很严谨”解释成“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

D:将论题“人性本善”解释成“没有人不是善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扩大论题定义要点: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
A项,将“异性交往”缩小为“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属于缩小论题,排除。
B项,只是对“人性本恶”的解释,不涉及扩大或缩小论题,排除。
C项,“德国人很严谨”中的“德国人”是集合概念,“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中的“德国人”是非集合概念,此处混淆了概念,并不涉及扩大或缩小论题,排除。
D项,“人性本善”是指人性本来是善的,“没有人不是善的”指所有人所有时刻都是善的,后者将前者的“本来”扩大为“所有时刻”,属于扩大论题,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5、【判断推理】江河湖海:水体

A:鳏寡孤独:身份

B:油盐酱醋:调味

C:山珍海味:美食

D:绫罗绸缎:面料

正确答案:D

解析:江、河、湖、海是并列关系,且江、河、湖、海都属于水体。
A项,鳏、寡、孤、独是并列关系,但鳏、寡、孤、独指的是四种人,而非身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油、盐、酱、醋是并列关系,但油、盐、酱、醋都具有调味的功能,而非属于调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山珍、海味是并列关系,但山、珍、海、味并非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绫、罗、绸、缎是并列关系,且绫、罗、绸、缎都属于面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96题

6、【判断推理】某市工商局的员工数量较五年前减少了数百人,但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该市工商局的员工工作效率较五年前有明显地提高。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该工商局增加了新办企业办证的环节

B:该工商局管理力度较五年前有明显加强

C:该市新办企业数量较五年前也有大幅度减少

D:新办企业办证时间主要取决于人员办事的速度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目前该市工商局的员工工作效率较五年前有明显地提高。论据:某市工商局的员工数量较五年前减少了数百人,但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
A项,增加了办公环节,但所需时间却减少了,证明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管理力度加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新办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即办证企业的数量也减少了,说明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是另有他因,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削弱了题干结论,无法支持。
D项,新办企业办证时间主要取决于人员办事速度,题干指出新办企业办证时间减少了一周,说明办事速度有所提高,即效率提高,通过补充论据的形式,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7、【判断推理】补偿贸易是指进口者购买外国技术、设备以及某些原料的货款,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产品或劳务分期偿还的一种贸易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补偿贸易的是:

A:某国的甲摩托车厂引进一日本公司的技术,双方约定该厂先支付30%的费用,一年后使用厂里制造的摩托车偿还余款

B:某国的甲公司向S国的乙公司购买番茄酱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双方约定甲公司分三年以本国的竹制品偿还全部款项

C:某国的甲电厂向他国乙煤炭企业购买五万吨焦炭,双方约定甲电厂两年后向乙煤炭企业提供采掘设备来偿还全部款项

D:某国的甲公司向一外资公司购买咨询服务,由于甲公司资金紧张,双方项目结束三个月后,甲公司再支付咨询项目全款

正确答案:D

解析:补偿贸易的定义要点是:①进口者购买外国技术、设备以及某些原料的货款,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产品或劳务分期偿还。A、B、C三项均符合定义;D项在约定期间内支付的款项并不是产品或劳务,不符合要点②。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6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1题

8、【判断推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而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这表示他们钱挣得越多,花得越多;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的结论。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能够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

B:城市生活成本高,城市居民在消费观念上比农村居民更加谨慎

C:由于家庭人口的差异,农村家庭支出比城市家庭高得多

D:基本生存成本的上升速度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农民收入水平上升的同时支出比重持续上涨,而城市的支出比重却持续下降,推出结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
A项,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对比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比农村居民更加谨慎,与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的表述一致,加强了题干结论,排除。
C项,说明了家庭支出的绝对值对比,与题干论述的家庭支出与收入的比值对比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D项,说明了农民支出比重上涨的原因是基本生存成本的上升,而不是农民更敢花钱,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9、【判断推理】变文和连文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变文是指为了避重而在相邻的句子中采用同义词来表达相同的意义。连文是指本来要表达甲,而连带说到乙,使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使用了连文这一修辞方法的是:

A:《易经·系辞上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B:《史记·淮阴侯列传》:“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C: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D:贾谊《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正确答案:A

解析:连文定义的关键信息: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A项,“雷霆”突出表达“雷”的意义,“风雨”突出表达“雨”的意义,符合连文的定义。
B项,“死”与“亡”为同义词,“生”与“存”为同义词,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为变文。
C项,“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为同义词,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为变文。
D项,“南”“西”“东”“北”为并列的方位词,“汉中”“巴蜀”“膏腴之地”“要害之郡”为并列的地点,并不是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不符合连文的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5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0题

10、【判断推理】银河落九天

A:举头望明月

B:长江天际流

C:众鸟高飞尽

D:瀑布挂前川

正确答案:D

解析:“银河落九天”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其中“银河”是主语,“落”是谓语,“九天”是宾语。
A项,“举头望明月”是状谓宾结构的句子,其中“举头”是状语,“望”是谓语,“明月”是宾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长江天际流”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其中“长江”是主语,“天际流”是谓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众鸟高飞尽”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其中“众鸟”是主语,“高飞尽”是谓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瀑布挂前川”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其中“瀑布”是主语,“挂”是谓语,“前川”是宾语,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