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要抢救及时并且方法得当,这头大象就不会死亡,但目前这头大象死亡了。
根据以上论述,下列哪项一定为真?
A:对这头大象的抢救不及时,但方法得当
B:对这头大象的抢救很及时,但方法不得当
C:如果对这头大象的抢救是及时的,那么大象死亡的原因肯定是方法不得当
D:如果这头大象的死因是抢救不及时,那么方法不得当就不会是大象的死因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条件:抢救及时并且方法得当→大象不会死亡。大象死亡,否定了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抢救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
A项,由“或者”无法得出肯定的“抢救不及时,方法得当”,排除。
B项,由“或者”无法得出肯定的“抢救及时,方法不得当”,排除。
C项,对这头大象的抢救是及时的,否定了“抢救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的一个选言肢,根据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了一个选言肢以外的其他选言肢,可以肯定剩余的选言肢,即方法不得当,正确。
D项,这头大象的死因是抢救不及时,肯定了“抢救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的一个选言肢,根据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肯定一个选言肢,无法肯定或否定其他选言肢,无法得知方法不得当是否是大象的死因,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2、【判断推理】有甲、乙、丙三种花卉,分别是玫瑰、郁金香、风铃草,这三种花卉是从三个不同的国家运来的,分别是A国、B国和C国。下列条件是已知的:(1)花卉乙不是风铃草;(2)花卉乙不是从C国运来的;(3)花卉丙不是从A国运来的;(4)玫瑰不是从B国运来的;(5)风铃草是从A国运来的。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花卉乙是:
A:玫瑰
B:郁金香
C:玫瑰或郁金香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解析:结合(1)(5)可知,花卉乙不来自A国;再结合(2)可知,花卉乙来自B国;结合(4)可知,花卉乙非玫瑰,再结合(1)可知,花卉乙是郁金香。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3题
3、【判断推理】耳朵:助听器
A:眼睛:望远镜
B:手指:手套
C:嘴唇:口罩
D:腿脚:拐杖
正确答案:D
解析:助听器是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辅助耳朵听不清的人感受到声音。
A项,望远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它并不能对眼睛看不清的人起到辅助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它可以避免手部受到伤害,但不能对手指受伤的人起到辅助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是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的,它与嘴唇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拐杖是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辅助腿脚不便的人行走,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
4、【判断推理】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下列( )项与以上论证方法最为相似。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B:春风朝煦,萧艾蒙其温;秋霜宵坠,芝蕙被其凉。是以威以齐物为肃,德以普济为弘
C: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意思: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成为人民的表率,必须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后面,先惠于民。题干为类比论证,即通过将“江海”类比为“圣人”来表达观点。
A项,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此为一个连锁推理,没有涉及类比论证。
B项,春风在早晨吹拂,萧、艾都受到它的温暖;秋霜在晚上降落,芝、蕙都受到它的寒凉。所以统治者施威,则人民能感受到肃严;统治者善德,则人民能感受到恩惠。这是将“春风”“秋霜”类比为“统治者”的推理,与题干论证方法一致。
C项,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这是一个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和题干不一致。
D项,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他擅长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远;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他擅长游泳,却能横渡大江大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这也是一个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和题干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6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3题
5、【判断推理】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A:水星:金星:火星
B:地球:国家:地区
C:总统:总理:官员
D:道德:伦理:品德
正确答案:A
解析: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分别是苏联、美国、英国的政府首脑,三者为并列关系;水星、金星、火星均为太阳系的行星,也为并列关系。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大脑受到有毒化学物质伤害会产生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帕金森症。研究显示,体内细胞色素P450水平低的人患帕金森症的可能性是体内P450水平正常的人的三倍。因而可以认为,P450可以保护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的损伤,进而预防帕金森症。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有毒化学物质损伤大脑功能的同时也抑制人体产生P450
B:帕金森症患者除P450外的其他细胞色素水平也显著低于常人
C:人工合成P450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症患者
D:某些非细胞色素物质可有效对抗有害化学物质来预防帕金森症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体内P450水平低的人患帕金森症的可能性是体内P450水平正常的人的三倍。题干结论:P450可以保护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的损伤,进而预防帕金森症。
A项,指出有毒化学物质损伤大脑功能的同时也抑制人体产生P450,说明P450水平低和大脑功能受损都是有毒化学物质导致的,因此并非P450在保护大脑,质疑了题干结论。
B项,帕金森症患者除P450外的其他细胞色素水平也低于常人,并不能说明P450就没有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人工合成P450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症患者,而题干讨论的是P450能否预防帕金森症,“治疗”和“预防”话题不一致,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D项,指出某些非细胞色素物质可以预防帕金森症,但不能说明P450就不能预防帕金森症,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7、【判断推理】( ) 对于 口罩 相当于 竹子 对于 ( )
A:耳挂 竹炭
B:无纺布 斗笠
C:卫生用品 竹叶
D:医用口罩 箭竹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耳挂是口罩的组成部分,竹子是制作竹炭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无纺布是制作口罩的原材料,竹子是制作斗笠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口罩属于卫生用品,竹叶是竹子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医用口罩属于口罩,箭竹属于竹子,但词项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100题
8、【判断推理】新闻评论,是指媒体带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对当前重大问题和典型新闻事件发布的议论评说,是媒体上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的总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闻评论的是:
A:某网站对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后,网友们纷纷在其后跟帖,对此进行评论
B:某电视台在开播一部电视剧前,不断在其他节目间隙穿插主创对此剧的评论
C:中国载人航天再次取得成功后,许多报纸都发表评论,抒发民族自豪之情
D:某报纸对于近期不断涌现的各类道德模范的事迹,进行了集中的专题报道
正确答案:C
解析:新闻评论的定义要点:①媒体带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②对当前重大问题和典型新闻事件发布的议论评说。
A项,网友们纷纷在其后跟帖,说明不是媒体的评说,不符合要点①。
B项,电视剧不属于重大问题和典型新闻事件,不符合要点②。
C项,报纸发表评论属于媒体的评说,载人航天属于重大事件,符合定义。
D项,专题报道不属于议论评说,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3题
9、【判断推理】我们身体的生物钟系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光照。研究表明,光照可以有效地欺骗大脑进入“白昼模式”,哪怕当时人的眼睛是闭着的也没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光照疗法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包括持续光照和不同间隔的闪光,而每10秒一次持续仅2毫秒的闪光最有效。研究还发现,在睡眠时经历过“闪光处理”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会延后两个小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每次闪光间隙的黑暗都有助于让眼睛重启,从而恢复眼睛对光照的敏感
B:大部分睡眠时经历“闪光处理”的人的睡眠质量都不会受到闪光的影响
C:去时区早两小时的城市,启程日日出前两小时经光照疗法的人无时差感
D:依靠自身来调节时差耗时良久,大概平均每天只能倒过一个小时的时差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用光照疗法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且在睡眠时经历过“闪光处理”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会延后两个小时。
A项,“恢复眼睛对光照的敏感”并不能说明光照是否对生物钟有影响,以及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
B项,“睡眠质量都不会受到闪光的影响”并不能说明“闪光处理”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
C项,“无时差感”说明经光照疗法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延后了两个小时,所以去时区早两小时的城市没有时差感,证明了光照确实能对生物钟产生影响,能帮助我们调整时差,直接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依靠自身来调节时差”并不能说明光照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2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7题
10、【判断推理】臭豆腐:香菇
A:热干面:凉水
B:黑芝麻:白菜
C:小麦:大米
D:甜菜:苦瓜
正确答案:A
解析:臭豆腐是豆腐经过人为加工而产生的一种食物,香菇是自然产物。
A项,热干面是面条经过人为加工而产生的一种食物,凉水是自然产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黑芝麻和白菜均为自然产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小麦和大米均为自然产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甜菜和苦瓜均为自然产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