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896

发布时间:2022-12-30 21:12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药物:手术:治疗

A:警察:法律:追捕

B:汽车:火车:陆地

C:读书:授课:上学

D:跑步:游泳:锻炼

正确答案:D

解析:药物和手术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
A项,警察和法律都不是追捕的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汽车和火车是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二者都在陆地上行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读书和授课不是上学的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跑步和游泳是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3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2、【判断推理】多数家长的投入对子女学业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家长投入程度随子女学段升高而降低,同时多数家长更注重在家辅导的投入,对子女参与社区及学校活动的投入较欠缺。而家长自主支持或控制的教养风格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投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部分通过子女学业心理需要的满足这一中介变量产生作用。
由此可以推出:

A:家长的投入、教养风格必然会对子女的学业投入产生影响

B:多数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减少,意味着子女学段的升高

C:家中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和学校、社区间的联系呈反比关系

D:子女学业心理需要的满足是影响其学业投入的内驱和首要因素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家长自主支持或控制的教养风格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投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可知,该项可以推出。
B项,题干的逻辑关系为“子女学段升高→家长投入程度降低”,选项中肯定了这一推理的后件,无法推出肯定的前件,该项不能推出。
C项,题干指出多数家长重视在家辅导的投入,对子女参与社区及学校活动的投入较欠缺,两者之间不存在反比关系,该项不能推出。
D项,题干并未提及子女学业心理需求的满足和学业投入的关系,“首要因素”属于过度推断,该项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4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9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00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09题

3、【判断推理】睡眠者效应是指人们忘记信息源比忘记信息的内容更快。信息源是低可信性时,往往不能使人们在初始阶段恰当地估计信息的内容,但三个星期后,由于信息源本身的影响消失了,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评价有可能上升的现象。
以下符合睡眠者效应的是:

A:反动组织组织小孩子进行反动宣传,小孩子对其言听计从

B:在生活中,专家的话比普通人的话具有更大的可信度

C:名人广告开始有轰动效应,随后却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D:张三对同事的印象由难以相处到平易近人的改变

正确答案:C

解析:睡眠者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忘记信息源比忘记信息的内容快。
A项,未体现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只是对信息源的对比,不属于睡眠者效应。
C项,题干中举例说明信息源是低可信性时,过一段时间后对信息的评价可能上升,而信息源(名人)是高可信性,则相应的对信息的评价可能下降,符合定义。
D项,只是对信息内容的对比,而没有涉及信息源,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4、【判断推理】握瑜:怀瑾:美玉

A:敲金:击石:乐器

B:锦衣:玉食:珍馐

C:南辕:北辙:马车

D:金戈:铁马:战争

正确答案:A

解析:握瑜、怀瑾均为动宾结构短语,两词中的“瑜”“瑾”都指美玉。
A项,敲金、击石均为动宾结构短语,两词中的“金”“石”都指乐器,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锦衣、玉食均为偏正结构短语,锦衣与珍馐是并列关系,玉食和珍馐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南辕、北辙均为偏正结构短语,辕指车前部用于驾驶牲畜的两根直木,辙指车轮轧出的痕迹,二者均不能直接指代马车,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金戈、铁马均为偏正结构短语,戈是一种兵器,马指马匹,二者均不能直接指代战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7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3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6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1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

5、【判断推理】

因循守旧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胆量

A:

创新  畏缩不前

B:

古板  闻风丧胆

C:

保守  胆大妄为

D:

落后  一往无前

正确答案:A

解析:

代入A项,因循守旧指不求变革,沿袭老的一套,因循守旧是缺乏创新的表现;畏缩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畏缩不前是缺乏胆量的表现。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因循守旧与古板是近义关系;闻风丧胆指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端恐惧,闻风丧胆是缺乏胆量的表现。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因循守旧与保守是近义关系;胆大妄为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或大胆地乱做事,胆大妄为是胆量大的表现。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因循守旧可能会导致落后;一往无前指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其与胆量没有明显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5题

6、【判断推理】少先队员 对于 (       ) 相对于 警察 对于 (       )

A:红领巾 警帽

B:校服 警徽

C:孩子 警员

D:纪律 治安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识,警帽是警察的标识,前后关系一致。
B项,少先队员穿校服,警察佩戴警徽,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孩子包含少先队员,警察包含警员,前后关系不一致,但位置顺序颠倒。
D项,少先队员要遵守纪律,警察要维护治安,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5题

7、【判断推理】头领:石头

A:黄昏:蛋黄

B:动物:行动

C:桌椅:圆桌

D:子女:袜子

正确答案:D

解析:头领是并列结构,头字有实际意义,石头中头是虚字,不表义。
A项,黄昏和蛋黄都有黄字,但两词的黄都有实义,是指颜色,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动物和行动都有动字,但两词的动都有实义,是指改变原来位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桌椅和圆桌都有桌字,但两词的桌都有实义,是指桌子,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子女和袜子都有子字,且子女里的子有实义,是儿子的意思,袜子里的子没有任何意义,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9题

8、【判断推理】螺旋锥蝇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食肉蝇,偏好鲜血和活肉,喜欢攻击恒温动物(比如人类、牲畜)身上的小伤口,传播各类病菌。科学研究发现,雌螺旋锥蝇是单配性的,一生只能交配一次。据此,有科学家提出一种“以蝇制蝇”的昆虫绝育方法来消灭螺旋锥蝇,即将雄蝇置于超高辐射之下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后放生到野外,如果雌蝇与之交配,产下的卵将不会孵化,日积月累,整个螺旋锥蝇种族就会自然消失。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除哪项外均能质疑上述科学家的建议?

A:经实验改造的绝育雄蝇数量不一定多于自然状态下有生育能力的雄蝇

B:用放射性手段改变雄螺旋锥蝇的特性,可能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C:雌螺旋锥蝇有可能会排斥经过超高辐射而失去繁殖能力的雄螺旋锥蝇

D:虽然雌螺旋锥蝇是单配性的,但雄螺旋锥蝇可与多只雌螺旋锥蝇交配

正确答案:D

解析:科学家的建议:将雄蝇置于超高辐射之下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后放生到野外,如果雌蝇与之交配,产下的卵将不会孵化,日积月累,整个螺旋锥蝇种族就会自然消失。
A项,指出经过改造的绝育雄蝇数量不一定多于自然状态下有生育能力的雄蝇,则有生育能力的雄蝇仍然可以进行繁殖,说明这个方法的效果有限,未必能使整个螺旋锥蝇种族消失,质疑了科学家的建议。
B项,指出这个方法可能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不应该采用此方法,质疑了科学家的建议。
C项,指出雌螺旋锥蝇可能会排斥经过超高辐射而失去繁殖能力的雄螺旋锥蝇,则这个方法就起不到作用,不会使螺旋锥蝇种族消失,质疑了科学家的建议。
D项,指出雄螺旋锥蝇可与多只雌螺旋锥蝇交配,则经过超高辐射的雄螺旋锥蝇可能会导致多只雌螺旋锥蝇的卵无法孵化,说明这个方法确实有可能让整个螺旋锥蝇种族消失,方法是有效的,支持了科学家的建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98题

9、【判断推理】微表情是指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他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尽管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它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微表情?

A:售货员面对衣着寒酸的顾客,笑脸相迎中可能闪过一丝轻蔑的嗤笑

B:间谍通过眨眼向同伙传递信息

C:小王受到惊吓后,脸部不断地抽搐着

D:迎着刺骨寒风行走,小李的上下牙齿不断抖动相撞

正确答案:A

解析:微表情的定义要点:①下意识的表情;②持续时间极短;③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A项,售货员笑脸相迎中闪过一丝轻蔑,是下意识的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表达了相反的情绪,符合定义。
B项,通过眨眼向同伙传递信息,并非下意识的表情,表达的意思或情绪也不是相反的,不符合要点①③。
C项,受到惊吓脸部不断抽搐,并非下意识的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也没有表达相反的情绪,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D项,在刺骨寒风中行走,上下牙齿不断抖动相撞,并非下意识的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 也没有表达相反的情绪,不符合要点①②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10、【判断推理】某次足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猜测他们的上场情况。
甲: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
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上场;
丁:我会上场。
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

B: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丁

C: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丙

D: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丁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甲、乙的猜测存在矛盾,必为一真一假。因为四人中只有两人猜测为真,因此丙、丁的猜测必为一真一假。假设丁的猜测为真,则丙的猜测也为真,与题干条件冲突,因此丁的猜测必为假,丙的猜测为真。由此可知,乙上场了,因此甲的猜测为假。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