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967

发布时间:2023-01-14 7:08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年龄在40岁至70岁的990人的电话采访和实验室化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乐观者“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高的可能性较低,而“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较高,这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助于抵消“坏”胆固醇。因此,研究认为这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又一证据,乐观的性情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A:目前该研究尚未发现乐观程度和总的胆固醇水平之间产生联系的原因

B:乐观者的生活方式更为健康,这使得他们血液中的脂类与其他人群有差别

C:被采访的乐观者中有大量运动爱好者,经常锻炼能使其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

D:实验中,乐观程度得分每增加5分,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就增加1毫克,这意味着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3%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乐观的性情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论据:乐观者“坏”胆固醇较低,“好”胆固醇较高,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A项,指出尚未发现乐观程度和总的胆固醇水平之间产生联系的原因,而题干讨论的是乐观的性情是否与胆固醇有关、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好处,不能支持,排除。  
B项,乐观者血液中的脂类是否是指胆固醇无法得知,不能支持,排除。  
C项,被采访的乐观者中有大量运动爱好者,说明患心脏病风险降低可能是爱运动导致的,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D项,列举了实验数据,说明乐观者“好”胆固醇含量高,患心脏病风险低,可以支持,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3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2、【判断推理】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A:轿车:货车:工程车

B:第二产业:建筑业:工业

C:医院:医生:护士

D:社区:房屋:居民

正确答案:B

解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属于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并列关系。
A项,轿车、货车、工程车都属于汽车,三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建筑业和工业都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和工业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医生和护士都在医院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社区由一定数量的居民和房屋组成。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3、【判断推理】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指患者头脑中出现大量不属于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地在大脑中涌现,好像在外力作用下别人的思想在自己脑中运行,内容大多杂乱无序,有时甚至是患者所厌恶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强制性思维的一项是:

A:甲思维活动非常迟缓,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

B:乙思维活动中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思考问题不聚焦、不深入

C:丙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被外界因素干扰,自己非常厌恶

D:丁经常感到自己头脑中出现一些凌乱无序的想法,自己根本无法支配

正确答案:D

解析:强制性思维的定义要点:①头脑中出现大量不属于自己的思维;②不受患者意愿控制。
A项,思维活动迟缓,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B项,思维活动中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C项,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被外界因素干扰,但没有出现不属于自己的思维,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D项,出现了凌乱无序的想法,且自己无法支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4、【判断推理】家庭式迁移是指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跟随主要生产要素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的人口单向性流动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家庭式迁移的是:

A:因工作调动,小王夫妇举家迁往工作城市

B:老李夫妇常年在沿海城市打工,只有春节才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

C:老伴去世后,老刘被在澳门工作的独生女儿接到当地一家养老机构安度晚年

D:老张一家结束多年的在外打工生活,回乡定居一段时间后,发现家乡适合搞养殖

正确答案:A

解析:家庭式迁移的定义要点:①以户为单位;②跟随主要生产要素;③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
A项,因工作原因,小王夫妇举家迁往工作城市,符合定义。
B项,老李夫妇在外打工,过年才能回家团聚,并未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不符合要点③。
C项,老刘被独生子女接往养老机构,并非以户为单位,也并未跟随主要生产要素,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老张回乡定居,并未离开原居住地,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5、【判断推理】水平一体化物流是指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通过共同利用物流渠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物流效率。水平一体化物流须具备物流需求和物流供应的信息平台,要有大量企业参与并存在较多的商品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水平一体化物流的是:

A:某家具厂要求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使用同一家物流公司

B:某市屠宰企业将猪、牛肉混放入冷藏车并送往一百多家零售店

C:电子城百家商店签订协议,指定其中一家承担电子城送货业务

D:某百货公司设立物流中心,统筹安排全公司各类货物发送工作

正确答案:C

解析:水平一体化物流的定义要点:①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②共同利用物流渠道。
A项,供应商是提供原材料的企业,销售商是销售成品的企业,两者不属于同一行业,不符合要点①。
B项,某市屠宰企业属于单个企业,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要点①。
C项,电子城百家商店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指定其中一家承担电子城送货业务体现共同利用物流渠道,符合定义。
D项,某百货公司属于单个企业,不属于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92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6、【判断推理】大数据“杀熟”:指商家在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时,根据大数据的甄别结果,对有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客户,以偏高标准收费的销售策略。
下列属于大数据“杀熟”的是:

A:小李负责单位的接待工作,经常要预约商务车接送。后来只要他打车,网约平台就直接推送高价的商务车,无奈之下小李只好注册一个新号供自己日常出行

B:经常在网上预订酒店的老张在预定某酒店的单人间时,价格一直为380元。他的侄子暑假来看望他,也在网上预定了该酒店同样的房间,价格却便宜四分之一

C:位于市中心金融服务区的某超市由于环境优越,客户购买力强,某品牌饮料在这里售价高达15元,而这种饮料在居民小区便利店只需要10元

D:某购物网站推出新用户推广活动,每位新注册用户都可免费获赠抵用券,算下来买同样的商品新会员比老会员还要便宜好多,这让老会员们郁闷不已

正确答案:B

解析:大数据“杀熟”的定义要点:①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②根据大数据甄别的结果;③对有多次消费记录或消费能力较高的客户,以偏高标准收费的销售策略。
A项,直接推送高价商务车,并未体现提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不符合要点①。
B项,同一酒店同一房间,对于有消费记录的老张,以偏高的标准收费,符合定义。
C项,商品价格不同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并非大数据甄别的结果,不符合要点②。
D项,新会员比老会员买同样的商品便宜,仅仅是一种推广活动,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1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7题

7、【判断推理】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纳米涂层材料,能够促使任何液体从物体表面反弹出去。例如,油类、酒、有机酸、有机碱和溶剂等表面张力很低的液体洒到用这种材料制作的衣物上时,会立刻被反弹,不会弄脏衣物。因此,有商业人士预测,这种材料如果大量用于生产服装,洗涤剂的销量将大幅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该商业人士的预测?

A:消费者使用洗涤剂往往还因为洗涤剂具有消毒的功效

B:这种涂层材料将影响服装穿着的舒适度,从而影响服装的销量

C:该研究成果商业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D:人们习惯于根据穿着时间来洗衣服,无论衣服是否已经被弄脏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这种材料如果大量用于生产服装,洗涤剂的销量将大幅下降。题干论据: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纳米涂层材料,能够促使任何液体从物体表面反弹出去。
A项,指出由于洗涤剂具有消毒的功效,因此销量可能不会被影响,削弱了论据。
B项,指出因舒适度的原因使用该种材料生产的服装的销量有限,也质疑了预测。
C项,商业化的时间是在大量用于生产服装之前,题干讨论的是大量生产服装之后的情况,是无关项。
D项,说明人们洗衣服并不取决于衣服是否脏了,质疑了题干预测。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4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4题

8、【判断推理】思维定势: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会自然地沿着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
下列认识不包含思维定势的是:

A:纨绔子弟少伟男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

正确答案:C

解析:思维定势定义的关键信息:固定的思维模式。
A项,是对纨绔子弟的固定看法,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B项,是对读书入仕的固定看法,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C项,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并未体现固定的思维模式,不符合定义。
D项,是对汉字的固定看法,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为目的而采取的战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差异化战略的是:

A:某家电企业在国内家电业独占鳌头,为绕过贸易壁垒,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正积极开展资本和技术输出,在海外建立制造和销售基地

B: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某跨国企业决定剥离不盈利的个人电脑业务,主攻旗下高利润率的智能计算和服务器业务

C: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某房产龙头企业积极调整战略,逐步形成了对旅游、餐饮、物流等行业的多元化产业布局

D:在国内手机厂商大打价格战时,某手机品牌始终秉持“只做最好的产品”这一理念,依靠技术和产品设计的优势,坚持走高端路线

正确答案:D

解析:差异化战略的定义要点:①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②获得竞争优势。
A项,该企业是为了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并未体现使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不符合要点①。
B项,该企业做出这样的改变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并未体现使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不符合要点①。
C项,说的是该企业的产业布局,并未体现使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不符合要点①。
D项,该品牌始终秉持自己的理念,坚持走高端路线,不与其他厂商打价格战,体现了使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符合要点①;该品牌具有技术和产品设计优势,符合要点②。该项属于差异化战略。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9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9题

10、【判断推理】攀比效应:指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些相关的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在分配利益方面存在的相互影响、轮番推进的现象。
下列属于攀比效应的是:

A:公司员工在工资上互相比较,要求公司调整工资

B:两个中学生暗自较劲,努力学习,争当第一

C:朋友之间经常在比谁的孩子最聪明

D:通过实地参观,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管理比较科学

正确答案:A

解析:攀比效应的定义要点:①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②分配利益方面;③相互影响,轮番推进。
A项,公司员工是相关的利益主体,比较工资并要求公司进行调整是在分配利益方面存在相互影响、轮番推进的现象,符合定义。
B项,中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但中学生并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不符合要点①。
C项,朋友之间比谁的孩子最聪明,但朋友并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不符合要点①。
D项,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管理比较科学,并非在分配利益方面的现象,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