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人员采用多项倒退任务对人类的一项大脑功能——“工作记忆”进行训练,所有被试者平均分为四组,分别是无训练组、接受8天、12天、17天训练组,所有被试者(包括无训练组)在训练前后均接受智力测验。研究发现,与无训练组相比,训练组的智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且接受训练的时间越长,智力水平提高越多。由此得出结论:“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提高智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四组测试者接受训练前的智力水平不一样
B:随着接受训练时间的增长,智力提高的速度在减慢
C:可以通过其他任务对个体“工作记忆”进行训练
D:研究证实多项倒退任务能引起其他大脑功能的改进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通过研究发现得出结论:“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提高智力。
A项,指出测试者接受训练前的智力水平不一样,但题干研究是对测试者接受训练前后的智力水平进行对比,因此接受训练前的智力水平是否一样并不会影响研究结果,不能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接受训练时间增长,智力提高的速度减慢,但智力仍然提高了,说明“工作记忆”训练确实可以提高智力,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可通过其他任务对“工作记忆”进行训练,但无法说明“工作记忆”训练能否提高智力,不能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多项倒退任务能引起其他大脑功能的改进,题干中给出“采用多项倒退任务对人类的一项大脑功能——工作记忆进行训练”,故“工作记忆”训练和其他大脑功能的改进均是多项倒退任务带来的,说明智力的提高可能与“工作记忆”训练无关,而是其他大脑功能改进的结果,削弱了题干结论,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甲、乙、丙、丁等4人中有一人在最近一次摸彩活动中中了特等奖。现在知道,甲只有在A投注站摸彩,才能中特等奖;如果在A投注站摸彩,那么彩票号码是随机的;如果乙中了特等奖,那么摸彩活动一定是在上午10点后进行的;这次摸彩活动是在上午8点30开始的,只进行了20分钟,并且彩票号码是自编的。
据此,可以推出:
A:甲或乙中了特等奖
B:甲和乙中了特等奖
C:丙或丁中了特等奖
D:丙和丁中了特等奖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将题干命题转化为充分条件命题,其逻辑主线为:甲中特等奖→在A投注站→号码是随机的;乙中特等奖→摸彩活动是在上午10点后进行。因此,根据“这次摸彩活动是在上午8点30分开始的”,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乙没有中特等奖;根据“号码是自编的”,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甲没有中特等奖。而又已知只有一个人中特等奖,故中奖的是丙或者丁。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 ) 对于 终止 相当于 回车 对于 ( )
A:叫停 打的
B:继续 前行
C:句号 换行
D:犯罪 网络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叫停和终止含义相近,回车和打的并非含义相近。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继续和终止含义相反,回车和前行并非含义相反。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句号意味着终止,回车意味着换行。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终止犯罪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回车和网络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4、【判断推理】六朝时的清谈名家刘惔话很多,但他也欣赏不说话的人。他见江权不常开口,非常欢喜,说:“江权不会说话,而能够不说,真叫人佩服。”江权知道自己不善言谈,但他懂得藏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好为人师夸夸其谈者不计其数,能说话而爱说,情有可原;很多人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暴其短,往往令人生厌。因此可以说,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B: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自知的聪明
C:不能言而言其实是一种浮夸之举
D:不能言而不言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结论是“江权的做法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A项,江权不善言谈而不常开口,并非“能言而能不言”,该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江权不善言谈而不常开口,即“不能言而能不言”,该项直接指出江权的做法是一种自知的聪明,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不能言而言”是浮夸之举,但无法说明“不能言而能不言”是否聪明,该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不能言而不言”是无奈之举,无法说明江权的做法是不是极难得的聪明,该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7题
5、【判断推理】有人认为,创造力和精神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其理由是:尽管高智商是天才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在仅当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创造性天才。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
A:事实上,大部分杰出人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精神疾病症状
B:长期封闭式治疗精神疾病反而可能降低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C:人生中的某些事件,如破产、失恋等,也能够提高人的创造潜能
D:大部分拥有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是创造性天才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观点:创造力和精神疾病密不可分。
A项,指出大部分杰出人物并没有表现出精神疾病症状,但杰出人物未必具有创造力,未必是创造性天才,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B项,指出长期封闭式治疗精神疾病会降低创造力,但不代表患有精神疾病,其创造力就高,就会变成创造性天才,且“可能”的语气较弱,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C项,指出破产、失恋等也能提高人的创造潜能,但无法说明创造力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D项,指出大部分拥有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是创造性天才,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就是认知抑制解除,说明在高智商与认知抑制解除相结合的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创造性天才,直接质疑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
6、【判断推理】4个人玩游戏,在每张纸上写出1~9中的一个数字,然后叠起来,每人从中抽取2张,然后报出两数的关系,由此猜出剩下没有人拿的那个数字是多少。
已知:Ⅰ.A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加为10。
Ⅱ.B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减为1。
Ⅲ.C说他手里的两数之积为24。
Ⅳ.D说他手里的两数之商为3。
由此他们4个都猜出了剩下没有人拿的那个数字,这个数字是:
A:5
B:6
C:7
D:8
正确答案:C
解析:由Ⅲ可知,C手中的两数只能是3、8或4、6;假设C手中的两数是3、8,由Ⅳ可知,D手中的数字只能是2、6;再由Ⅰ可知,A手中的数字只能是1、9;继而由Ⅱ可知,B手中的数字只能是4、5;所以剩下的数字是7。假设C手中的两数是4、6,由Ⅳ可知,D手中的数字只能是1、3或3、9,即D手中的数字必有3和1、9中的一个;再由Ⅰ可知,A手中的数字只能是2、8;则不可能满足条件Ⅱ。因此剩下的数字只能是7。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不超出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是一座城市适宜向周边更大范围扩张的必要条件。不幸的是,有些城市的扩张超出了它周边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
由此可以推出:
A:这些城市适宜向周边更大的范围扩张
B:这些城市向周边更大范围扩张的条件是充分的
C:这些城市不适宜向周边更大的范围扩张
D:这些城市向周边更大范围扩张的条件是不充分的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推理:一座城市适宜向周边更大范围扩张→不超出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已知“有些城市的扩张超出了它周边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即否定了题干推理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这些城市不适宜向周边更大的范围扩张”,C项可以推出。A、B、D三项均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99题
8、【判断推理】火山:岩浆
A:小麦:面包
B:海洋:岛屿
C:汽车:尾气
D:地下水:喷泉
正确答案:C
解析:火山爆发会喷射出岩浆。
A项,小麦是制作面包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岛屿被海洋环绕,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汽车开动会排放尾气,与题干关系相同。
D项,地下水从喷泉中喷出,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9、【判断推理】( ) 对于 碧螺春 相当于 景德镇 对于 ( )
A:苏州 瓷器
B:宜兴 陶都
C:茶叶 白瓷
D:绿茶 锦都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苏州出产碧螺春,景德镇出产瓷器,前后关系一致,保留。
代入B项,宜兴出产紫砂壶,而并不出产碧螺春;景德镇是瓷都,而不是陶都,陶都是宜兴。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代入C项,碧螺春是一种茶叶,景德镇出产白瓷,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代入D项,碧螺春是一种绿茶,景德镇不是锦都,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94题
10、【判断推理】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意境的是: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正确答案:D
解析:意境定义的关键信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A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仅抒情未涉及到景色描写,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仅抒情未涉及到景色描写,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仅抒情未涉及到景色描写,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前两句写虚,后两句写实,“念天地之悠悠”写景,“独怆然而涕下”抒情,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