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955

发布时间:2023-01-11 17:01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一个世界级的伟大作家当然先要有作品的________,这一点,莫言毋庸置疑:近30年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塑造出了________的人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度 形态各异

B:深度 栩栩如生

C:厚度 无与伦比

D:高度 千奇百怪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冒号后内容是对填入词语的解释。“近30年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塑造出了________的人物”说的是莫言作品之多,“广度”与此最相符。
第二空,“形态各异”也能表达出莫言文学造诣之高。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2、【言语理解】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干净整洁的火车车厢里,响起了列车员亲切的广播,我听到一些国际花园城市,真是太美了!

B: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C:统计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有大约超过10万人次参观了北京天安门。

D:这次世界跳水锦标赛上,我国健儿再次囊括了15枚金牌中的14枚,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亲切的”修饰“广播”不恰当,且“听到”与“国际花园城市”不搭配,“太美了”缺少主语;C项“大约”与“超过”均表示约数,语义重复,删掉其一即可;D项“囊括”表示全部包括,此处宾语为“15枚金牌中的14枚”,并非全部,不能用“囊括”描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3、【言语理解】童年的记忆一下子涌了出来,就像无意中吃到一块不够时尚但又熟悉味道的水果糖,能包含所有孩提时期的甜蜜。那儿的光雕让我想到了天堂,它们就是我记忆中天堂的样子:有高大、拱形的门,门上缀着千万盏灯,璀璨又迷离。它们能驱散在黑夜中愈加浓郁的思念……水上公园的光雕还配了激光焰火,超过300米的“银河瀑布”横跨整个湖面,上面缚满的烟花同时燃放,像瀑布般洒下来。在一片辉煌之中,焰火组成的“红日”冉冉升起……它们丰富着我对天堂的想象。
根据本文,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在一片辉煌之中,焰火组成的冉冉升起的“红日”丰富着我对天堂的想象

B:那儿的光雕让我想到了天堂,仿佛它们就是我记忆中天堂的样子

C:记忆中天堂门上缀着千万盏灯,璀璨又迷离,能驱散在黑夜中愈加浓郁的思念

D:童年的记忆一下子涌了出来,就像吃到一块时尚又熟悉味道的水果糖

正确答案:D

解析:文中说的是“一块不够时尚但又熟悉味道的水果糖”,D说的是时尚的水果糖,所以D不正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灵的孤独让我也曾为自己的选择动摇过。每每为吃饭发愁,或者想念妈妈只能打打电话时,我还真有点后悔当初自己冲动的选择。但想想这毕竟是自己的决定,也不过就半年时间,能挺就挺吧!但很快,看到这些农村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有了起色,一个个辍学的孩子又返回了课堂,我想我找到了喜欢这里的感觉!
作者最有可能的身份是:

A:小学教师

B:青年志愿者

C:记者

D:年轻村干部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中“每每为吃饭发愁,或者想念妈妈只能打打电话时,我还真有点后悔当初自己冲动的选择”、“也不过就半年时间”、“看到这些农村孩子们的英语成绩有了起色,一个个辍学的孩子又返回了课堂,我想我找到了喜欢这里的感觉”可知,答案最可能是青年志愿者。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修订我国土地管理法,兼顾土地的资源与资产双重________,坚持物权平等保护________,提高________补偿标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征 规定 征用

B:要素 法案 征调

C:标准 措施 征集

D:属性 原则 征收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三空,“征调”的对象多为人员、物资,“征集”的对象多为建议、作品,此处与“土地”搭配,“征用”“征收”恰当,排除B、C。
第二空,“物权平等保护”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且“坚持原则”为固定搭配,排除A。
第一空,“资源”和“资产”是土地具有的双重性质,用“属性”描述也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0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0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3题

6、【言语理解】现在的学生将高考当成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而学校和家长也是对此趋之若鹜。因为高考不考动手能力,自然将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当作副科。结果,造成许多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现状。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高考是当今学生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B:高考是造成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直接原因

C:学生高分低能与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

D: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知识,更要培养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高考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接着指出这种现状的出现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所以题干意在强调C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一间坐满了观众的剧院突然发生大火,急于逃生的观众都渴望从有限的紧急出口中尽快逃出去,但当所有人挤成一团时,必然会因此相互拥挤和彼此践踏而影响逃生速度。在这种紧急情境下,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大家同时采取合作策略,按照一定规则有序通过紧急出口。
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主要是:

A:当事人既会损害自身利益也会损害他人利益

B:利己策略往往无法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C:维护自身利益是需要与他人合作和付出一定代价的

D:合作策略比利己策略更有利于实现当事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由“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大家同时采取合作策略”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合作策略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C项虽提到了“与他人合作”,但“付出一定代价”明显与文意不符,排除。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8、【言语理解】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让文学艺术能够真正地还原现实,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各种艺术样式中复现自己、观照自己,一直是理论家、艺术家的一个永恒的梦想。没想到,这个梦想居然被电影________地实现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分毫不差

B:出人意料

C:轻而易举

D:一马当先

正确答案:C

解析:“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是理论家、艺术家的一个永恒的梦想”强调的是这个梦想很难实现。“没想到”和“居然”是对前面困难程度的否定,暗含了电影实现这一梦想的容易、不费力。“分毫不差”指没有一点差错;“出人意料”指在人们意料之外;“轻而易举”比喻非常轻松,不费力气;“一马当先”形容领先或带头。根据词义,“轻而易举”填入最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2题

9、【言语理解】到了那天上午,火车站突然________下来,连续十余天的喧嚣和________,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曾经一个个________的临时候车大棚,一下子空了,空得令人无法相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寂静 混乱 摩肩接踵

B:安静 芜杂 人潮汹涌

C:平静 嘈杂 人满为患

D:清净 混杂 人声鼎沸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三空,对应后文的“一下子空了”,可知第三空应填一个表示空间上人很多很满的词语。“人声鼎沸”形容的是声音,排除;“摩肩接踵”的主语为人,不能用来形容“候车大棚”,排除;“人潮汹涌”多指不停地涌进涌出一群又一群人的场面。候车大棚是用来等候休息的,相比“人潮汹涌”,“人满为患”更适合形容候车大棚里的场景,且与后文的“一下子空了”也更对应。
验证:分析可知,第一空与第二空意思相反,由四个选项可知,第一空表示静的意思,那么第二空对应的应为吵闹的意思。四个选项中只有“嘈杂”是形容声音上的杂乱扰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63题

10、【言语理解】在民意跟权力的地位不平等时,民意就无法获得权力的尊重。在权力面前自保尚不可得,更何谈让权力听话?因此,要让民意真正发挥作用,除了给予民意力量外,别无他法。权力尤其需要明白的是,民意就是权力运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民意的体现,也并非事事按照民意办——在限于某些条件无法依民意而行事的时候,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B: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

C: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D: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民意与权力不平等,民意无法被权力尊重的问题。然后指出要让民意发挥作用,必须尊重民意,在不能依民意而行的时候需要征得民众谅解。故文段论述的是权力与民意双赢的方法,只有D项表述符合文意。
文段没有提及“合法的权力”,排除A。C项仅是对现状的陈述,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排除。B项的迷惑性比较大,但与D项相比较,“权力和民意双赢”是文段的落脚点,且“公众的知情和谅解”更与时下热点相符。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