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A:小刘在学习英语时会自然联想到汉语拼音,发音也受其影响
B:小李的父亲是著名的歌唱家,受父亲影响,他后来也成为一名歌唱家
C:会骑自行车的小王很快就学会了骑摩托车
D:小张学习了物理学的光学知识,很快就能理解有关眼的解剖知识
正确答案:B
解析:学习迁移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A项,学英语受学汉语拼音的影响,体现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
B项,受父亲影响而成为歌唱家,只涉及唱歌这一种学习,不符合定义。
C项,学骑摩托车受骑自行车的影响,体现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
D项,学眼的解剖知识受学光学知识的影响,体现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23题
2、【判断推理】人生:困难
A:经济:危机
B:事业:挫折
C:管理:混乱
D:爱情:分手
正确答案:B
解析: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
A项,经济难免会遇到危机,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事业难免会遇到挫折,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管理不好可能会造成混乱,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恋人难免会分手,但爱情不会,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比较A、B两项,人生遇到困难和事业遇到挫折的对象都是人,经济遇到危机的对象多是社会或国家。所以B项和题干关系更为贴近。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3、【判断推理】自我设障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设障的是:
A:小王在与客户谈判中失利,他认为这是由于对方占有优势信息资源所致
B:小明因考试前生病,成绩很不理想,他认为这是缺少考前复习所致
C:小刘在比赛前减少了训练时间,比赛失利后宣称是由于训练不足所致
D:老赵出差时不慎将旅行箱丢失,他责怪自己粗心大意
正确答案:C
解析:自我设障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
A项,小王认为自己在谈判中失利是因为对方占有优势信息资源,并未体现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不符合定义。
B项,小明因考试前生病而成绩不理想,并未体现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不符合定义。
C项,小刘在比赛前自行减少了训练时间,并将训练不足作为失败的归因,即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并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符合定义。
D项,出差时不慎丢失旅行箱,并未体现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4、【判断推理】延伸产品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延伸产品的是:
A:某电器经销商承诺,顾客购买本店任何电器,都能享受九折优惠
B:某品牌服饰店进行促销活动,购买本店服饰满300元减100元
C:某游戏公司在推出一款游戏后,又及时推出了升级版以满足用户需求
D:某汽车经销商为吸引顾客,承诺本店售出的汽车可享受三年质保
正确答案:D
解析:延伸产品定义的关键信息: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
A项,顾客购买电器享受九折优惠,并非购买产品附带获得其他利益,不符合定义。
B项,购买服饰满300减100,并非购买产品附带获得其他利益,不符合定义。
C项,推出游戏升级版,并非购买产品附带获得其他利益,不符合定义。
D项,售出的汽车享受三年质保,是购买产品附带获得的其他利益,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5、【判断推理】蚊子可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有人担心由于蚊子叮咬了HIV感染的人而在叮咬下一位时会将存在蚊子体内的HIV在人际间传播,但研究人员指出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观点的是:
A:HIV感染的人血液中并不总是拥有高水平的HIV病毒
B:蚊子叮咬HIV感染的人后不一定立即去叮咬下一个人
C:蚊子通过食管吸入血液,这种血液的吸入总是单向的
D:孩子容易被蚊子叮咬,但他们身上极少发生HIV感染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研究人员指出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即担心蚊子叮咬了HIV感染的人而在叮咬下一位时会将存在蚊子体内的HIV在人际间传播是大可不必的。
A项,HIV病毒水平的高低与蚊子叮咬是否传播HIV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不一定立即去叮咬下一个人,无法证明蚊子叮咬是否传播HIV,无法支持。
C项,蚊子吸血总是单向的,说明蚊子根本不会把上一个被叮咬的人的血液注入下一个被叮咬的人体内,因此也就不会传染HIV病毒,加强了题干观点,可以支持。
D项,孩子是否容易被叮咬与蚊子叮咬是否传播HIV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0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1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5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5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8题,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6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6、【判断推理】光线:折射:水
A:绿叶:光合作用:叶绿素
B:水蒸气:凝结:玻璃
C:电脑:计算:数据
D:海洋:洋流:台风
正确答案:B
解析:光线遇水发生折射。
A项,绿叶中的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水蒸气遇玻璃发生凝结,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电脑可以计算数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洋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洋流与台风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7、【判断推理】学者: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A:世界:亚洲:印度
B:诗歌:唐诗:格律诗
C:河流:中国河流:长江
D:中国:中国城市:南京
正确答案:C
解析:学者包含物理学家,物理学家包含爱因斯坦。
A项,亚洲是世界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唐诗和格律诗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河流包含中国河流,中国河流包含长江,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中国城市是中国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6题
8、【判断推理】某公司近两年的业绩均呈下滑趋势。该公司拟采取裁员政策,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不合格的员工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如何确定哪一位员工是不合格的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一个在同一岗位上工作超过5年的员工可能比一个刚刚转岗进入新岗位的员工的工作效率高。但是一直在原岗位工作的员工可能不如转岗后依然可以完成岗位工作的员工的综合素质强。
由此可以推出:
A:该公司为扭转业绩而实行裁员政策是不可取的
B:该公司应通过调动员工岗位来扭转业绩
C:该公司应通过员工的在岗时间来评定该员工的工作能力
D:该公司还没有找到扭转公司业绩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公司想要通过裁员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以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但是并不能确定哪个是不合格的员工,因此这一措施并不能有效实施,可以推出D项。
由题干只能推出不能确定员工是否合格,并不能推出实行裁员的政策是否可取,A项不能推出。
B项,调动员工岗位题干未提及,不能推出。
C项,“通过员工在岗时间来评定工作能力”与题干内容不符,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9、【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父母及其子女进行DNA测序,发现父亲的年龄与子女基因突变存在相关。高龄父亲的子女DNA存在着与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有关的基因突变。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男性要趁早要孩子,年纪越大,孩子的疾病风险越高。
以下论述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结论的是:
A:男性年龄越大,精子质量下降,包含基因突变片段越多
B:受试群体中男性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C:许多受试夫妻年龄相仿,子女的基因突变更可能来自高龄母亲
D:男性最佳育龄期晚于女性,但整个育龄期显著长于女性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观点:父亲的年龄与子女的基因突变存在相关。高龄父亲的子女存在基因突变,父亲年龄越大,孩子的疾病风险越高。
A项,指出男性年龄越大,精子包含基因突变的片段越多,说明男性年龄大确实会增加孩子基因突变的风险,进而导致疾病风险高,加强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受试群体中男性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说的是父亲自身的发病率,并未说明父亲的年龄与孩子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受试夫妻年龄相仿,子女的基因突变更可能来自高龄母亲,说明孩子的基因突变可能另有他因,并非父亲年龄大导致的,质疑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男性的整个育龄期长于女性,并未说明父亲的年龄与孩子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10、【判断推理】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下列( )项与以上论证方法最为相似。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B:春风朝煦,萧艾蒙其温;秋霜宵坠,芝蕙被其凉。是以威以齐物为肃,德以普济为弘
C: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意思: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成为人民的表率,必须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后面,先惠于民。题干为类比论证,即通过将“江海”类比为“圣人”来表达观点。
A项,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此为一个连锁推理,没有涉及类比论证。
B项,春风在早晨吹拂,萧、艾都受到它的温暖;秋霜在晚上降落,芝、蕙都受到它的寒凉。所以统治者施威,则人民能感受到肃严;统治者善德,则人民能感受到恩惠。这是将“春风”“秋霜”类比为“统治者”的推理,与题干论证方法一致。
C项,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这是一个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和题干不一致。
D项,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他擅长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远;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他擅长游泳,却能横渡大江大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这也是一个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和题干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6题,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