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22%、44%和53%。因此,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加热65分钟后,玉米抗自由基的活性反而降低了
B:与甜玉米相比,糯玉米在加热相同时间后,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增高的幅度很小
C:甜玉米是玉米中比较少见的一种,不具有代表性
D:对于玉米来说,并非是抗自由基的活性越高,其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甜玉米加热不同时长后抗自由基活性相应升高,推出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A项,加热更长时间后抗自由基活性下降,削弱了题干论据。
B项,糯玉米加热后虽然增高的幅度很小,但是表现出的规律与题干是一致的,不能削弱题干。
C项,甜玉米不具有代表性,削弱了题干论据。
D项,说明抗自由基的活性和抗衰老作用之间的联系不成立,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
2、【判断推理】钢笔:墨水
A:血管:血液
B:煤炉:煤灰
C:电钻:钻头
D:手枪:子弹
正确答案:D
解析:钢笔需要墨水才能发挥功能,且墨水是易耗品。
A项,血管是血液的载体和通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煤炭在煤炉燃烧后产生煤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电钻需要钻头才能发挥功能,但钻头不是易耗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手枪需要子弹才能发挥功能,且子弹是易耗品,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合成字是合体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它原本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词组,但由于这些词语、词组在方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就把这些词语在讲究字形美观的前提下原封不动地组合成一个独有的汉字。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汉字根据其意思不属于合成字的是:
A:嘦,读作jiào,方言,“只要”的意思
B:氼,读作nì,古同“溺”,沉没,沉溺
C:覅,读作fiào,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要”
D:尠,读作xiǎn,意思是稀有的、罕见的
正确答案:B
解析:合成字的定义要点:①原本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词组;②在方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③原封不动地组合。
B项,“氼”,“水人”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使用频率低,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是一个会意字。
A、C、D三项中的字都属于合成字。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8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3题
4、【判断推理】潜台词本是戏剧用语,指的是台词实际包含而没有明确说出的意见,所谓题外之旨,言外之意。丰富的潜台词往往能使表演更加耐人寻味。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表述中包含典型的潜台词?
A:历史老师讲课时说:中国地大物博,是礼仪之邦
B:违章司机对交警说:我有急事,没看清交通标志线
C:法官判说:判处被告有期徒刑十年
D:电视上天气预报员说:今天最高气温为24摄氏度,多云
正确答案:B
解析:潜台词定义的关键信息:台词实际包含而没有明确说出的意见。
A项,中国地大物博,是礼仪之邦,老师表达很明确,没有包含其他意思,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我有急事,没看清交通标志线,言外之意为他不是故意违章的,请交警不要处罚,符合定义。
C项,判处被告有期徒刑十年,法官表达很明确,没有包含其他意思,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今天最高气温为24摄氏度,多云,天气预报员表达很明确,没有包含其他意思,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75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67题
5、【判断推理】某专家指出因驾驶人视线偏离或分心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等分心驾驶行为是引发我国交通事故的常见且重要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开车时接电话,会使其反应时间延迟3倍
B:研究显示,欧盟国家67%的车祸是由分心驾驶导致的
C:开车时交谈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的19倍
D:有统计显示,在我国交通事故的致因中,酒驾占1/3,分心驾驶占1/2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家的观点:分心驾驶是引发我国交通事故的常见且重要的原因。
A项,说明开车分心会导致人的反应时长延迟,但并没有指出和我国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间的关联,为无关项。
B项,说明分心驾驶是导致欧盟国家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得知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无关项。
C项,说明开车分心发生车祸的概率比较大,但并不能由此得出分心驾驶是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能支持专家的观点。
D项,说明分心驾驶是所有交通事故致因中占比最高的,即分心驾驶是引发我国交通事故的常见且重要的原因,可以支持专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6、【判断推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A: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B:翻云覆雨:翻天覆地
C:耳濡目染:耳熟能详
D:大功告成:功败垂成
正确答案:A
解析:瓜熟蒂落比喻时机、条件成熟,就能顺利成功;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二者是近义关系。
A项,朝三暮四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朝秦暮楚比喻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大功告成指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二者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0题
7、【判断推理】绵羊:畜牧:草原
A:鱼虾:海产:湖水
B:书本:书桌:学校
C:小鸟:鸣叫:树林
D:白鸭:家禽:河塘
正确答案:D
解析:绵羊是一种畜牧,生活在草原上。
A项,有的鱼虾是海产,有的鱼虾不是海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书本可放在书桌上,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小鸟可以鸣叫,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白鸭是一种家禽,生活在河塘里,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8、【判断推理】定义:
①感动: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②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③意会:指个体不需明说而领会某种意思。
典型例证:
(1)国歌声响起,所有的观众都神情激动地跟着音乐大声地唱起来。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老师郑重地对我说:做人一定要诚实。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定义,只有例证(1)属于感动;其他两个均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例证。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宜于集中进行专门化生产。
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王老大培植特色猕猴桃
B:李老二培育玉米新品种
C:张老三多年种植向日葵
D:刘老四带头种植中药材
正确答案:B
解析:经济作物的定义要点:①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②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A项,特色猕猴桃属于瓜果,符合要点②。
B项,玉米是粮食作物,并非园艺作物,且没有特定经济用途,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向日葵属于园艺作物,符合要点②。
D项,中药材是具有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10、【判断推理】三个好朋友“五一”节准备外出游玩,他们对出行方式的态度如下:王某要坐车,什么车都可以;李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公交车;张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出租车。如果他们根据自己的态度,对以下意见表示自己的看法:不坐车;坐公交车,坐出租车。
根据以上资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成立的?
A:有一个人同意全部意见
B:每个意见至少有两个人同意
C:王某和李某都同意坐公交车
D:张某同意不坐车和坐出租车
正确答案:A
解析:可以将题干内容归纳如下:王:坐公交车或坐出租车;李:不坐车或者坐公交车;张:不坐车或者坐出租车。
由此可见,同意不坐车的是李张,同意坐公交车的是王李,同意坐出租车的是王张。即每个意见有两个人同意。B、C、D三项都是可能的,只有A项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