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933

发布时间:2023-01-07 1:48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22%、44%和53%。因此,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加热65分钟后,玉米抗自由基的活性反而降低了

B:与甜玉米相比,糯玉米在加热相同时间后,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增高的幅度很小

C:甜玉米是玉米中比较少见的一种,不具有代表性

D:对于玉米来说,并非是抗自由基的活性越高,其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甜玉米加热不同时长后抗自由基活性相应升高,推出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A项,加热更长时间后抗自由基活性下降,削弱了题干论据。
B项,糯玉米加热后虽然增高的幅度很小,但是表现出的规律与题干是一致的,不能削弱题干。
C项,甜玉米不具有代表性,削弱了题干论据。
D项,说明抗自由基的活性和抗衰老作用之间的联系不成立,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

2、【判断推理】酒精:白酒

A:电源:电视

B:面包:蛋糕

C:氮气:空气

D:摄像头:手机

正确答案:C

解析:酒精是白酒的必要组成成分之一。
A项,电视需要电源,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面包和蛋糕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氮气是空气的必要组成成分之一,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手机上有摄像头,但摄像头不是必然包含的。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1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6题

3、【判断推理】一般消毒用的酒精浓度为70%~75%,此浓度的酒精渗透性最好,杀毒效果也最好,浓度更高的话,反而达不到消毒作用。因此,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不一定越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即使浓度低于60%,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

B:酒精通过渗透进入病原体并破坏其完整性,以达到杀毒效果

C: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造成皮肤脱水

D:浓度为95%的酒精可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酒精渗透的保护壳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不一定越好。
A项,指出浓度低于60%的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即较低浓度的酒精也可以杀灭一部分病毒和细菌,但并不能说明高浓度酒精的消毒效果是否好,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酒精可以杀毒的原理,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皮肤,造成皮肤脱水,但并不能说明高浓度酒精的消毒效果是否好,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浓度为95%的酒精可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酒精渗透的保护壳,直接说明高浓度的酒精消毒效果并不好,有力地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6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81题

4、【判断推理】如果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专利技术的拥有者将更加关注其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专利技术宣传推广得越充分,其转化为专利产品、创造价值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如果国家增加对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那么将有力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述?

A:有些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后所带来的收益尚不足以支付其宣传推广费用

B:专利技术拥有者越关注宣传推广,其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就可以做得越充分

C:如果国家不增加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那么将不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D:如果专利技术拥有者不关注宣传推广工作,那么其专利技术就很难转化为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国家增加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有力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题干论据:①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专利技术的拥有者更加关注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②专利技术宣传推广充分→转化为专利产品、创造价值的可能性大→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A项,指出有些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后的收益不足以支付宣传推广的费用,与题干主要论述的“如果国家增加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那么将有力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无关,无法支持题干论述。
B项,其推理为:③专利技术拥有者关注宣传推广→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充分,其可以在论据①②之间建立联系,构成连锁推理,即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专利技术的拥有者更加关注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专利技术的宣传推广充分→转化为专利产品、创造价值的可能性大→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可以得出“国家增加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有力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支持了题干论述。
C项,其推理为:国家不增加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不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无法说明国家增加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是否可以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无法支持题干论述。
D项,其推理为:专利技术拥有者不关注宣传推广工作→专利技术很难转化为专利产品,无法说明国家增加专利技术宣传推广的补贴是否可以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无法支持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

5、【判断推理】大漠 对于 (       ) 相当于 草原 对于 (       )

A:黄沙 蒙古包

B:干旱 牧场

C:骆驼 羊

D:绿洲 雪山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黄沙是大漠的组成部分,蒙古包建在草原上,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干旱是大漠的特点,牧场建在草原上,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骆驼是沙漠中的动物,羊是草原上的动物,前后逻辑关系一致。
D项,大漠里可能会有绿洲,但草原里并没有雪山,草原和雪山是并列关系,两者是不同的自然景观,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9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9题

6、【判断推理】正方形:立方体

A:三角形:棱形

B:直线:平面

C:圆:球

D:四边形:八面体

正确答案:C

解析:从立方体的各个外表面正向看过去都是正方形,正方形为平面图形,立方体为立体图形。
A项,棱形包括多种,如三棱锥、四棱柱等,从其各个外表面看过去未必都是三角形,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平面不是立体图形,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从球的各个方向看过去都是圆形,圆形为平面图形,球为立体图形,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从八面体的各个外表面看过去并非都是四边形,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在器官移植技术日益成熟的同时,可用于移植的供体器官却严重不足,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供体器官不足的最有效途径。某研究员称,转基因克隆猪未来有望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通俗点说,就是未来人类需要移植什么器官,就可以在转基因克隆猪身上提取。更形象地说,转基因克隆猪就相当于人类所需器官的制造“工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就基因结构而言,猴子、猩猩要比猪更适合异种器官移植,但会面临更大的伦理学难题

B:克隆猪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可以促进顶级优良种猪的快速繁衍及优良新品种的培育

C:转基因克隆技术可对猪的基因进行修饰、改造、培育出基本不含“排斥基因”和危险因素的克隆猪

D:将一些重要的蛋白药物的基因转入猪的基因组,在猪的乳腺等器官实现基因表达,从中提取贵重的药用蛋白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转基因克隆猪未来有望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
A项,指出猴子、猩猩比猪更适合异种器官移植,但会面临更大的伦理学难题,无法说明转基因克隆猪能否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不能支持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克隆猪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结合可以促进顶级优良种猪的快速繁衍及优良新品种的培育,无法说明转基因克隆猪能否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不能支持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转基因克隆技术可以培育出基本不含“排斥基因”和危险因素的克隆猪,说明转基因克隆猪确实可以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可以通过相应技术手段从猪身上提取贵重的药用蛋白,无法说明转基因克隆猪能否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不能支持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扣子:西装:裤子

A:鼠标:电脑:键盘

B:学生:青年:艺术家

C:窗帘:窗户:房子

D:方向盘:轿车:商务车

正确答案:D

解析:西装和裤子都属于衣服,扣子是衣服的一部分。
A项,鼠标和键盘都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学生、青年、艺术家三者为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窗帘挂在窗户上,窗户是房子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轿车和商务车都属于汽车,方向盘是汽车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3题

9、【判断推理】液体都能够流动。水能够流动,所以水是液体。
以下与上述推理在结构上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A:哲学家都爱思考。李教授是哲学家,所以他爱思考

B: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蛇不是哺乳类动物,所以蛇不是恒温动物

C:平板电脑都有触摸屏。手机有触摸屏,所以手机是平板电脑

D:工作态度端正就能取得好的业绩。小刘取得好业绩,所以他工作态度端正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
A项,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是A,所以C是B。
B项,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非A,所以C非B。
C项,推理结构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
D项,推理结构为:A→B,C是B,所以C是A。(虽然全称直言命题也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形式,但是D项形式上就是假言命题,与题干不同。)
综上,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回赎权,是指出典人在典期届满时享有的要求偿付原典价并支付其他合理的费用和利息,赎回原典物的权利。回赎权有一定的期限限制。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出典人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或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的,视为绝卖,典物的所有权即归典权人所有。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张因投资需要资金,在典当行典当了一件传家宝,约定3年后赎回,3年后小张投资失利,无法按时回赎,典当行即拥有该宝贝的所有权

B:王某20年前无典期典当了自己的房屋,现在仍未赎回,该房屋可视为绝卖,王某无法再赎回

C:李某在1999年与典当行达成协议,以3万元典当了一块古董手表,未明确典当期限,直至2009年李某仍没有赎回,此时典当行可以将手表公开拍卖

D:赵某15年前典当了一套房屋的产权,当时协议典期为两年,赵某至今仍无能力回赎,该房屋可视为绝卖

正确答案:D

解析:回赎权定义的关键信息:出典人在典期届满时享有的要求偿付原典价并支付其他合理的费用和利息,赎回原典物的权利。回赎权的期限:出典人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或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视为绝卖。  
A项,小张约定3年后赎回,即典期是3年。3年后,小张无法按时回赎,不符合“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此时典物的所有权不归典当行,判断错误。  
B项,王某典当的房屋属于无典期的,从典当房屋时到现在只经过了20年,不满足“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王某仍然可以赎回,不能视为绝卖,判断错误。  
C项,李某未与典当行明确典当期限,属于无典期,从1999到2009年经过10年,不满足“无典期经过30年不回赎”,典当行没有典物的所有权,不能公开拍卖,判断错误。  
D项,赵某房屋的典期为2年,15年前典当的,则典期届满后已经过了13年,超过10年,符合“出典人在典期届满10年不回赎”,可以视为绝卖,判断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14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