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员将六百多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三个组,一组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另一组接受药物治疗,第三组服用安慰剂。在接下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服用维生素E的患者从事制订计划、做饭和购物等日常活动的能力下降较慢。服用药物的患者没有获得类似的临床效果。因而研究员认为,维生素E补充剂有望成为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效药。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研究员的结论?
A:维生素E为脂溶性,不易代谢,一次性大量服用会导致中毒
B: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性疾病,症状的发生只可能延缓而无法逆转
C:正常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E可以从饮食中摄取,不必额外补充
D:现在的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均未添加维生素E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结论为维生素E补充剂有望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A项,说的是大量服用的情况,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B项,说明阿尔茨海默病是不可逆的,无法治愈,直接质疑了题干结论。
C项,是正常每日所需的维生素E,与题干观点无关。
D项,现在的药物中未添加不代表没有效果,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
2、【判断推理】二次留守,指农村留守儿童被父母接到城市后,由于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孩子周围都是陌生人,没有朋友和玩伴。
下列属于二次留守的是:
A:某城市农民工公寓聚居着大量外来工友,很多人都把孩子接到城里过暑假,天天有操各地口音的小孩在附近的小卖部、广场上一起玩耍
B:在某新区街道菜场里,被父母接进城的小英每天帮着卖菜的奶奶收钱,没有客人的时候,她就蹲在地上翻看连环画
C:暑假期间,某教育部门组织大批留守儿童进城参加夏令营活动,有的孩子还能与久别重逢的父母短暂相聚,由父母带他们游玩城市景点
D:进城打工的小陈夫妇把智障儿子小明带到身边,民政部门得知后把他安排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小陈夫妇每周只能见小明一次
正确答案:B
解析:二次留守的定义要点:①留守儿童被父母接到城市;②由于父母忙于工作;③孩子没有朋友和玩伴。
A项,操各地口音的小孩在一起玩耍,即孩子有朋友和玩伴,不符合要点③。
B项,小英被父母接进城,但每天帮奶奶收钱,也没有朋友和玩伴,符合定义。
C项,是教育部门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并非被父母接到城市,不符合要点①。
D项,民政部门帮助小陈夫妇把他们的智障儿子安排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非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8题,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4题
3、【判断推理】科研工作也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如果科研人员为了私利,做出有悖良知、危害社会的科研行为,他们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制裁。但是,还有一些行为,如剽窃他人成果,也应受到谴责和规范。要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科研人员的良知非常重要。
可见:
A:需要用法制来规范科研工作
B:科研人员应遵循更高的道德标准
C:对剽窃他人成果的人处以重罚
D:需要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题干重点说的是科研工作者的良知和职业道德,无法推出。
B项,更高的道德标准题干未提及,无法推出。
C项,由“剽窃他人成果,也应受到谴责和规范”不能推出处以重罚。
D项,题干所说的是科研工作必须要遵循职业道德,科研人员的良知非常重要,因此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4、【判断推理】酝酿效应:指的是“难题一直没有解决,经过一段时间后意外得到满意答案”的现象。
下列不涉及酝酿效应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确答案:B
解析:酝酿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意外得到满意答案。
A项,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新景象,即意外得到满意答案,符合定义。
B项,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并非意外得到满意答案,不符合定义。
C项,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即意外得到满意答案,符合定义。
D项,意思是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即意外得到满意答案,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9题
5、【判断推理】定义:
①人才的多产性:指杰出人才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创造能力或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现象。
②人才的多才性:指杰出人才所具有的多种才干的特征。
③人才的记忆术:指人才在学习、工作中所运用的记忆方法。
典型例证:
(1)在创作《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剧本之前,张笑天并不了解刘铭传,清史专家向他介绍了刘铭传的各种事迹,3个月后,剧本完稿。
(2)罗京不但新闻播得好,同样歌也唱得好,足球也踢得好,在青岛、南京、云南都有他踢球留下的美好印象。
(3)1968年,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卢里写成《记忆能手的头脑》一书,书中描述了一位联觉能力极强、记忆力惊人的男子。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③①相符
B:例证(1)(2)分别与定义②①相符
C: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不相符
D:例证(2)(1)分别与定义③②相符
正确答案:C
解析:人才的多产性定义的关键信息:人才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创造能力或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现象。
人才的多才性定义的关键信息:杰出人才所具有的多种才干的特征。
人才的记忆术定义的关键信息:人才在学习、工作中所运用的记忆方法。
例证(1),3个月后,剧本完稿,体现了人才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创造能力,符合人才的多产性定义。
例证(2),罗京不但新闻播得好,同样歌也唱得好,足球也踢得好,体现了杰出人才所具有的多种才干的特征,符合人才的多才性定义。
例证(3),一位联觉能力极强、记忆力惊人的男子,体现了人才的记忆能力,符合人才的记忆术定义。
综上,判断正确的是C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2题
6、【判断推理】定义:
①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
②限制:指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过程,表现为内涵增加,外延减少。
③概括:指从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过程,表现为内涵减少,外延增加。
典型例证:
(1)苹果、香蕉、黄梨、葡萄、桃子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上加难。
(3)鲸尽管生活在水里,并且体型似鱼,但是它属于哺乳动物。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的定义,例证(2)属于限制;例证(3)属于概括;而例证(1)中尽管对其进行了总结,但是由于抽取出的并非本质的属性,故不属于抽象。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对比蜂蜜和止咳药物对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蜂蜜不仅具有镇咳作用,还有助于睡眠,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来说,蜂蜜比止咳药更有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据了解,目前许多药店中治疗咳嗽的药物大部分为成人提供,并不适合6岁以下的儿童
B:实验表明,一部分儿童的咳嗽是因肺热引起,一周后就可自行痊愈,并不需要用药
C:研究发现,蜂蜜止咳效果更佳的原因可能是它可以放松受刺激的喉部,并非真正地治疗感染
D:一些1周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食用蜂蜜,因为蜂蜜可能对幼儿的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引发小儿腹泻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蜂蜜不仅具有镇咳作用,还有助于睡眠”得出结论“对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来说,蜂蜜比止咳药更有效”。
A项,药店中治疗咳嗽的药物大部分为成人提供,属于无关项。
B项,咳嗽是因肺热引起,没有说止咳药和蜂蜜的作用,也属于无关项。
C项,蜂蜜止咳是由于“放松受刺激的喉部”,并非真正有效,属于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说的是1周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食用蜂蜜,不能削弱题干。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
与其他能够有效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作物相比,藻类的产油能力十分突出。为提高藻类燃料的出产率,有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转基因藻类。但是,反对者认为转基因藻类的大量繁殖会产生毒素,而且会将水体中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水中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这会导致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担心?
A:
很多科学家表示,转基因藻类非常安全
B:
转基因藻类经过简单加工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理想的燃料
C:
全球每年消耗大量石油和煤炭,如果再不找到一种替代燃料,全球能源很快会消耗殆尽
D:
过去20年,已发生过数起实验室培植的转基因藻类外流事件,从未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后果
正确答案:D
解析:
反对者的观点:转基因藻类的大量繁殖会产生毒素,而且会将水体中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水中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这会导致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
A项,指出很多科学家表示转基因藻类非常安全,但科学家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能削弱反对者的担心。
B项,指出转基因藻类经过简单加工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理想的燃料,与反对者的担心无关,不能削弱反对者的担心。
C项,指出全球每年消耗大量石油和煤炭,如果再不找到一种替代燃料,全球能源很快会消耗殆尽,与反对者的担心无关,不能削弱反对者的担心。
D项,指出过去20年,已发生过数起实验室培植的转基因藻类外流事件,从未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说明转基因藻类并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削弱了反对者的担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10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20题
9、【判断推理】研究人员用最先进的X光微体扫描设备以及三维模拟软件,成功还原了“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生存环境”。结果发现,在“始海百合”(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落中的一员)身边,有潜居动物频繁穿越运动而形成的无数坑洞。研究人员据此认为,这两种动物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距今约5.31亿年前寒武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消失并不是因为贝壳、蠕虫等潜居生物的扰乱与破坏。
以下如果哪项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A:潜居动物的频繁穿越不会扰乱其他生物的生长
B:有些种类的潜居生物没有频繁运动的习性
C:“始海百合”不会对贝壳、蠕虫等潜居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D:同时期的一块“纳罗虫”化石,其尾巴部位因为某种潜居动物的穿越而被破坏了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观点是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和潜居动物可以和平共处。
A项,指出潜居动物的频繁穿越不会扰乱其他生物的生长,说明潜居动物不会影响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生长,则该生物群消失并不是因为潜居生物,支持了研究人员的观点。
B项,指出有些潜居动物没有频繁运动的习性,无法说明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是否能与潜居动物和平相处,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C项,指出“始海百合”不会对潜居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无法说明“始海百合”等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是否能与潜居动物和平相处,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D项,指出一块“纳罗虫”化石的尾巴部位因潜居动物的穿越而被破坏了,说明潜居动物会影响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生长,削弱了研究人员的观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10、【判断推理】场依存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场依存性的是:
A: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B:对于他人的评价有自己的看法
C:做事情由内在动机支配
D:做事情由外在动机支配
正确答案:D
解析:场依存性定义的关键信息: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A项,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不符合定义,不属于场依存性。
B项,对他人的评价有自己的看法,与定义中易受周围的人影响的表述不符。
C项,不符合定义中“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属于场依存性。
D项,做事由外在动机支配,说明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符合定义,属于场依存性。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