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879

发布时间:2022-12-27 12:49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遗传学对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医学、农业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以至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在动植物育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必然又可以回过来指导动植物育种的实践。抗菌素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又推动抗菌素工业及其他发酵工业的进步,就是明显的例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遗传学各个分支的演变过程

B:生命科学对社会科学的作用方式

C:遗传学的学科基础及指导意义

D:遗传学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了遗传学对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医学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接着说明了遗传学是在动植物育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反过来指导动植物育种的实践,并对此进行了例证。A、B、D三项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7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7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7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7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7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7题

2、【言语理解】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阳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___了自己的生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种 证明

B:经历 重现

C:存在 超越

D:同类 延续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从常识来看,植物标本代表的只能是这类植物,不能代表它在地球上的“经历”,排除B。
第二空,“证明”与“生命”不搭配,排除A。植物标本“超越了自己的生命”的说法也欠妥,排除C。“它们虽然远离了阳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表示作为标本的植物已经没有了生命,故说它们在科学的殿堂中“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契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3、【言语理解】一个人买了一个鸟笼放在自家客厅里,过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鸟笼或者买只鸟养。因为,即使他本人长期面对空鸟笼不感到别扭,可是来访者却不然,几乎所有客人面对空笼子都会产生好奇和疑惑,主人会为必须反复解释而不胜其烦,最后只好丢掉鸟笼或者真的买只鸟回来。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鸟笼效应”是必然存在的

B:挂鸟笼本身不说明什么,但是有了一个鸟笼,主人就有可能买一只鸟与之相配

C:“鸟笼效应”是指,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而缺乏逻辑思维

D:鸟笼里应该有鸟是人们的思维定势,人们见到鸟笼就一定会联想到里面应该有鸟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鸟笼效应”是一种惯常心理,也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即当人们见到某种情景之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该情景有关的必然而主观的判断。在人们的意识里,鸟笼只有养鸟之用,有鸟笼就必须有鸟。C、D两项表述正确。
主人买鸟笼的初衷不一定是养鸟,因此挂鸟笼本身不说明什么,但是有了鸟笼,主人就有可能买鸟,B项正确。
“鸟笼效应”不是说明事物普遍联系的道理,也不是必然存在的,A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8题

4、【言语理解】原本生长于三峡地区的野生猕猴桃,于上世纪初被带到新西兰培育。如今这种被命名为“奇异果”的水果,每年给新西兰带来3亿美元收益。“出口”到中国后,每公斤售价50元。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中国没有很好开发野生猕猴桃的价值

B:新西兰的环境更适合野生猕猴桃生长

C:“奇异果”的价值优于野生猕猴桃

D:野生猕猴桃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意在说明中国没有很好地开发野生猕猴桃的价值,而被新西兰引入并开发后,重新高额“出口”到中国,使新西兰获取利益。关于新西兰环境与中国环境哪个更适合野生猕猴桃的生长,题中没有说明,B项排除。“奇异果”就是野生猕猴桃,C项排除。D项较片面。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现代社会获取盐分轻而易举,以至于人们认为吃盐是________的事情。而事实上,由于盐在地理上的分布不均以及交通不畅等原因,其在古代一直都属于________之物。在人类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寻找盐,甚至令盐业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垄断的产业。可以说,盐贯穿着整个人类历史,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稀松平常 必需 举足轻重

B:理所当然 稀缺 至关重要

C:天经地义 关键 承上启下

D:手到擒来 珍贵 一以贯之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横线前的“轻而易举”可知,吃盐在现代社会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词义程度过重,排除C。“手到擒来”指做事很有把握或毫不费力就能成功,侧重事情容易完成,与句意无关,排除D。
再看第二空,句意是盐在地理上分布不均以及交通不畅等原因,导致在古代能吃上盐很不容易,盐成了稀有物品。“必需”指一定要有;不可少。其强调盐的重要性而不是稀有性,排除A。“稀缺”指稀少,短缺,填入符合语境。
验证第三空,“至关重要”指相当重要,要紧关头时不可缺少,填入此处形容盐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35题

6、【言语理解】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学者曾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预测,世界范围内将发生严重的铜资源短缺。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勘探后推算,地球地表的铜资源储量至少可达30亿吨,可供人类使用18.5万年。随着人类勘探技术的提高,这个数字在未来还有可能继续攀升。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

A:不断改正错误科技才能进步

B:地球铜资源远未枯竭

C:铜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D:权威学者也会犯大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以前有学者认为世界范围内将发生严重的铜资源短缺,但是现在的研究发现,地表的铜资源不仅不短缺,而且还非常丰富。由此可见,地球的铜资源远未枯竭。A项,文段没有涉及改正错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目前不存在铜资源短缺问题,而非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排除;D项“权威学者”在文中没有体现,文段说的是“一个英国学者”,排除。B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适合做文段的标题。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7、【言语理解】学习是神经系统接受外界信息后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信息在神经系统里编码、维持和提取的过程叫作记忆。对于知识、信息的记忆称为陈述性记忆,这种记忆最关键的部位是海马脑区和新皮层脑区。海马脑区对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非常关键,新皮层脑区则掌管长时记忆的储存。截至目前,科学上尚未证明某种食物或药物可以明确提升普通人的学习记忆力。但海马脑区的神经可塑性非常高,想要保持很好的记忆和认知功能状态而不退化,就要多锻炼海马脑区。运动、社交等都是有效的锻炼方式,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等多种机制促进神经可塑性,改善记忆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马脑区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

B:加强海马脑区的锻炼可改善记忆力

C:海马脑区和新皮层脑区与记忆密切相关

D:希望通过药物提升记忆力没有科学依据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记忆的概念以及海马脑区和新皮层脑区这两个记忆最关键的部位;然后说明截至目前,并无科学证明有食物或药物可以提升人的学习记忆力;最后用“但”转折,引出文段的论述重点,即可以通过锻炼海马脑区,改善人的记忆力。B项是对转折后重点的同义转述。A项无中生有。C、D两项是转折前的内容,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

8、【言语理解】三千多年前,当“中国”这个名词刚被使用时,它的范围只指今天的河南一带,以后才逐步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尽管这一地区并非今天中国的地理中心,却一直被认为是“天下中心”,并且长期雄踞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中国”一词在古代的真正含义

B:三千年以前中国大致的疆土范围

C: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指出“中国”指代的范围是后来才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地区。接着指出,黄河中下游地区虽然现在不是中国的地理中心,但其占据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地位。故文段强调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非常重要。选项中只有D项提出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当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9、【言语理解】这些学校虽然保留了师范院校的名称,但实际已经发展为综合性大学。这些学校具有教师教育传统,有着师资和课程体系等的________,可以保证大学后期教育专业培养的质量。这类大学具有举办教师教育培训的资格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支持 无懈可击

B:积累 毋庸讳言

C:积淀 无可厚非

D:支撑 毋庸置疑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似乎都比较合理,可先看第二空。第二空,“无懈可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毋庸讳言”指可以直说,没什么好隐瞒的;“无可厚非”指没什么可太过批评的;“毋庸置疑”指不需要怀疑或质疑的。句意是说,由师范院校发展成的综合性大学可以保证教育专业培养质量,因此其具有举办教师教育培训的资格这件事是不需怀疑的,只有“毋庸置疑”符合句意。
验证第一空,“支撑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0题

10、【言语理解】想壮志凌云,须脚踏实地。不屑于干平凡小事和不肯下苦功夫学习的青年,即使他的理想多么壮丽,也只能是一个      的肥皂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切实际

B:五彩斑斓

C:司空见惯

D:虚无缥缈

正确答案:B

解析:“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不能用来形容“肥皂泡”,排除A。“司空见惯”比喻经常看到,不足为奇,与句意不符,排除C。“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若有若无,排除D。“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用来形容“肥皂泡”最合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