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850

发布时间:2022-12-21 21:49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年当中,这个县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B:我市各单位首批赴北京参观的代表均由先进生产者组成。

C:老师问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许,慢慢地走到我身边。

D:为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的错误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产量”不能与“发展”搭配,可以说产量的增长。B项“代表”不是一个集合名词,不能用“由……组成”来说,可以改为“代表均是先进生产者”。C项“沉思”与“少许”不搭配,应改为“沉思了片刻”。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设计高度约为1007米的王国塔将于2018年落成,该塔将成为世界最高建筑。事实上,王国塔最初的设计高度是1500米,自降近500米的原因是什么呢?主因就是风。工程师威廉·勒迈苏尔指出,当地面上人们感觉清风拂面时,500米高处其实已是狂风呼啸。1978年,纽约刚刚立起278.9米高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正出自勒迈苏尔之手。一位建筑系学生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楼这么高,有没有可能被风吹倒呢?勒迈苏尔惊出一身冷汗,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垂直风向,45度风向的影响被抛之脑后!工作人员只得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了防风支撑板,并且将这个秘密保守了20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建筑高度受制于风

B:勒迈苏尔的无心之过

C:世界最高建筑将超一千米

D: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的独特之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说将于2018年落成的王国塔,从最初的设计高度1500米降为现在的1007米,主要原因是风;接着举了1978年刚刚立起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由于设计中未考虑45度风向影响,不得不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防风支撑板,以确保建筑安全的例子。两个事例均围绕风对建筑的影响来展开,即建筑高度受制于风。A项表述正确。
B、C、D三项是文段在举例时提及的一些信息,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3、【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对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对比了君子和小人。B项对比了生与死的意义。C项没有对比。D项对比了对待小人、贤臣两种不同态度造成的两种不同结果。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9题

4、【言语理解】优抚安置工作要充分体现党、政府和人民对革命功臣的关爱;优抚安置的服务对象种类多,老龄化突出,服务对象有优抚和安置两大部分,共5类27种;优抚安置的工作环节和服务保障流程复杂,比如接收安置一名重点对象,需经过审定安置计划、落实住房建购经费、下达安置计划、办理移交手续等十几个环节,接收下来后还要负责落实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医疗保障等服务管理内容几十项。
这段话主要说明:

A:优抚安置工作政治性强,政策保障要求高

B:优抚安置工作相关性强,协调沟通任务重

C:优抚安置工作特殊性强,服务保障难度大

D:优抚安置工作矛盾性强,形势任务适应难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分别从优抚安置工作的政治意义深刻、服务对象种类多、工作环节和服务保障流程复杂三个方面说明优抚安置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特殊性强,并具体举例说明优抚安置服务保障难度大。C项表述与此一致。A 项的“政策保障要求高”、B项的“协调沟通任务重”、D项的“形势任务适应难”无法从文段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5题

5、【言语理解】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真实宠物将成为稀缺的“奢侈品”,机器人宠物则会进入普通家庭。那些对宠物敏感、缺少饲养空间或者对真实动物具有恐惧感的人群将受益,但是人类与机器人宠物产生的情感关系却会导致伦理质疑。如果虚拟宠物能够产生人们从真实宠物获得的效应,是否意味着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能够真实映射在机器人宠物上?人们特别想知道未来人类随意丢弃机器人宠物的行为是否会由人类虐待动物的行为转变而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未来机器人宠物和虚拟宠物将被广泛接受

B:机器人宠物的出现对人类有利有弊

C:人类与机器人宠物产生的情感关系将产生伦理问题

D:机器人宠物或将改变人们对待真实宠物的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肯定了未来机器人宠物进入普通家庭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然后以“但是”转折,说明人类与机器人宠物产生的情感关系会导致伦理质疑,后文用两个“是否”具体论述这种质疑。由此可知,转折后的“伦理问题”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与此相符。
A项非文段重点;B项表述正确,但未突出转折后的重点;D项文段未涉及。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6、【言语理解】在利益多元、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施政离不开公众参与。闭门造车、我行我素,很容易跟公众产生分歧,并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舆论、维稳考量甚至上级机关的压力。公众还往往因为对决策缺乏预知和了解而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影响政府公信力。从这个意义上,引入公众参与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必要选择。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如何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B:公众参与政府施政的必要性

C:如何保证政府执政的有效性

D:政府决策过程透明化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首先指出政府的施政离不开公众参与,接着对其原因进行了阐释,最后进一步强调,引入公众参与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必要选择。B项强调了公众参与施政的必要性,与文段主旨相符,当选。
A项未提到“政府施政”,C、D两项未提到“公众参与”,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7、【言语理解】“世界文学”的概念是动态的,世界文学不是各个民族文学经典的总和。________________。世界文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分析,更应该追问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召唤一种更加精细的方法来解释阶级、性别、地域、族群、教育、年龄、职业等变量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动的世界文学结构的话语中是如何运作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世界文学是以源语言或者通过翻译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文学作品

B:全世界在文学的审美标准上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有了共同评判标准

C:学者应具体分析一部作品从民族文学体系进到世界文学体系的运作过程

D:世界文学旨在通过文学形式对抗民族主义,并传播世界大同主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世界文学”的概念是动态的,接着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后文内容均是围绕“动态”二字来讲的。与此相符的只有C,且其中“……的运作过程”也与后文“解释……是如何运作的”对应。其他三项内容均未体现“动态”,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6题

8、【言语理解】以德为先,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信仰问题,而关键之处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载体化虚为实,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中之重 有目共睹

B:首当其冲 雷厉风行

C:归根结底 立竿见影

D:千方百计 有的放矢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首要的是”“关键之处”可知,填入的词语也应与此类似,据此首先排除D。B项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词义与句意不符。
第二空,“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由“化虚为实”强调的是效果,“立竿见影”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9、【言语理解】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了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对文中两个加点的“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B: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实际变异的原因

C: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D: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指代“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即作者认为这一看法从某一狭隘意义上来说是正确的;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即对于为什么正确的分析此处不再展开。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基因和性状、疾病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破译这一关系最原始的方法是20世纪中叶建立的基因连锁分析:通过比较受遗传疾病影响的家族中不同成员的染色体条带或遗传标记的异同,在染色体上定位致病基因。这种方法在研究单基因遗传病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其缺点是分辨率有限,很难准确地定位到单个基因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基因和疾病的关系难以准确破译

B: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C:单基因遗传病更容易找出病因

D:基因分析有助于精准治疗遗传病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基因和性状、疾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基因连锁分析的方法破译,接着介绍基因连锁分析方法的原理。最后尾句指出基因连锁分析方法的缺点——分辨率有限,很难准确定位到单个基因上。尾句的内容应为文段重点。

A项表述错误,“难以准确破译”与文段首句相悖,排除。

B项表述正确,“存在明显缺陷”与文段尾句转折词之后的内容相对应,当选。

C项表述错误,文段只提及利用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在研究单基因遗传病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由此并不能推出单基因遗传病更容易找出病因,排除。

D项表述错误,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在研究单基因遗传病方面有用,不代表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遗传病,且文段尾句提到该方法很难准确地定位到单个基因上,因此D项“有助于精准治疗遗传病”与文段表述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4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