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艺术桥是巴黎的一个标志。它不仅_________了塞纳河畔的风景,更记载了艺术文化的传承和人类文明的繁荣。热爱美景、艺术和生活的人都会乐见其能够长久地_________,发挥其应有的便民功能,以及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衬托 连续
B:渲染 继续
C:装饰 持续
D:点缀 存续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是艺术桥对塞纳河畔的风景的作用。“衬托”指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句中并无主次之分,艺术桥的作用不是使塞纳河畔的风景更加突出,排除A。“渲染”指国画的一种画法,比喻夸大地形容,多用于文学和绘画创作,与“艺术桥”搭配不当,排除B。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能与“艺术桥”搭配,表达人们希望艺术桥能够永久地存在下去。“持续”指延续不断,多用于某种情况或活动,不能与“艺术桥”搭配。“存续”指存在并持续,符合语境,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
2、【言语理解】法律援助不足使得刑事人权保障立法和司法方面的诸多进步难以普惠于所有的甚至是大多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而出现了二元失衡的现象。由于律师可以利用法律知识、诉讼经验等资源优势,引导案件处理向有利于其当事人的方向发展,其提出的有关自首、立功等辩护意见的采信率较高,因而有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比没有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有条件和可能享受到诉讼法治进步所带来的“制度红利”,获得更多从宽处理乃至无罪释放的机会。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法律援助难以惠及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法律援助缺失可能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的实现
C:辩护律师的帮助使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了宽大处理
D:法律援助律师的资源优势应在庭审中充分发挥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指出法律援助不足使得刑事立法和司法进步难以惠及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文通过论述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进行具体说明。B项是首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由“法律援助不足……难以普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知,A项本身表述错误,排除。
C项,“使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了宽大处理”是具体论证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法律援助律师的资源优势”非文段讨论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
3、【言语理解】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他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彼岸。
下列表达有误的是:
A:莱伊恩的阻力来自于他并不出色的建筑才能
B:伟大表现在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C:莱伊恩做到了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
D:工作没有惊人成绩也不妨碍一个人成为伟大的人
正确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讲莱伊恩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出色的建筑才能,而在于他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遭遇到阻力也要想办法走向成功。从题干“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彼岸”说明B是符合题意的,排除掉。“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说明C也符合题意,排除掉。“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说明D也是正确的,排除掉。A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今天心情不好,我独自走在街头,________的街灯无法吸引我,街边小贩的叫卖我无动于衷,可是令人________的是,我的朋友们拿着蛋糕,来为我庆祝生日,更让我欣喜若狂的是,我的爸妈竟然和他们在一起。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熠熠生辉 料想不到
B:流光溢彩 出乎意料
C:五彩斑斓 始料不及
D:绚丽多彩 难以想象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宝石、精神等,与“街灯”搭配不当,排除A;“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而“街灯”的光彩是无法流动的,排除B。第二空,题意为朋友和父母为我过生日让我感到意外。“难以想象”填入程度过重,排除D。“始料不及”指发生的事态当初没有预料到。填入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5、【言语理解】国际经济大环境如此________,贸然进行投资选择,风险不言而喻。巴菲特说过:“钱就如同呼吸一样,需24小时运作。”在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政策方向不甚明朗、经济结构面临剧烈转变的时候,都应该让钱来次________,以控制风险,静观趋势走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扑朔迷离 深呼吸
B:形势险峻 急转弯
C:虚无缥缈 稳着陆
D:凶多吉少 硬着陆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环境”与“虚无缥缈”“凶多吉少”搭配不当,排除C、D。
第二空,“急转弯”会加剧风险,与后句的“以控制风险”相悖,“深呼吸”填入句中与前文的“钱就如同呼吸一样”构成对应。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22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22题
6、【言语理解】相对中原地区,黄河上游人们的生活与风俗我并不熟悉,无法一下子________到心灵层面的东西。但我还是带着________去拍摄,去体验普通人的生活在令人敬畏的大自然和________的历史面前是什么情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碰触 好奇 变迁
B:感受 疑问 悠久
C:捕捉 敬意 沧桑
D:深入 憧憬 沉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拍摄”可知,句中“我”的身份是摄影师,摄影师的工作特质就是以照片的形式把生活中有意义的瞬间定格,“捕捉镜头”是摄影过程中常用的词语。锁定优势选项C。将C项代入第二空验证,由后句的“令人敬畏的大自然和……历史”可知,面对如此宏大的背景,摄影者的态度应该是充满“敬意”,填入无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7、【言语理解】汉代的辞赋创作是以抒情赋发轫,代表作品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东汉后期的辞赋,抒情赋成为主流。就此而论,汉代的辞赋是以抒情赋起始,又以抒情赋终结,它的轨迹是画了一个圆圈。不过,贾谊的抒情赋均为骚体,明显是继承楚辞而来。东汉后期的抒情赋则是既有骚体,又有散文体,还有四言诗体,在作品样式上呈现的是多元化的格局。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两汉辞赋的整体发展轨迹是一个圆,主要继承了楚辞的风格
B:骚体、散文体和四言诗体作品共同构成了汉代的文坛
C:东汉后期的辞赋以抒情赋为主流,各类文体并存,呈现多样化格局
D:贾谊是汉代抒情赋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贾谊的抒情赋继承了楚辞风格,但东汉后期的作品呈现多样化风格,并不完全是楚辞风格,该项错误。B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汉代的辞赋创作,“汉代的文坛”扩大了范围,该项错误。C项,由“东汉后期的辞赋,抒情赋成为主流”“东汉后期的抒情赋……在作品样式上呈现的是多元化的格局”可知,该项正确。D项,贾谊的作品风格文段未涉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无中生有,该项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8、【言语理解】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信息1秒钟可以到达月球,可以绕地球七圈半,等发现了错误再纠正,收到信息者可能已经关闭了收音机。
作者强调的意思是:
A:高速多向的信息传播将会造成信息的创造和质量的不平等
B:在高速多向的信息时代,信息及时准确地判断和传播十分重要
C:充分肯定了“信息高速公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但要注意纠错
D:信息的快速传播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无法及时纠正的错误信息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虽短,却向我们阐述了这样的两个事实:一是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信息传达变得非常迅速;二是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当发现错误时信息接收者可能已经关闭了收音机,而使得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由此可知,文段重点强调在高速的信息传播时代,为避免错误得不到很好的纠正,我们应当及时而准确地传达信息并对接收信息有准确的判断。B项的表述与此一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0题
9、【言语理解】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种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
B: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C: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D: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以往理解的“现代化”不够全面,并介绍其具体表现,然后介绍这种情况对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最后一句知识流俗化的具体表现。故文段重在说明片面理解现代化对学术的影响,即D。
A项,现代化本来就包括三个层面,只是以往理解的时候将其片面化了。
B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是重点。
C项“物质层面的落后”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10、【言语理解】14.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有了思想,人就比摧毁他的任何东西甚至整个宇宙都高贵得多;因此,人就能吞掉一个世界。
这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人类是需要有思想的
B:人类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
C:人的尊严就在于人的思想
D:无论哪种人都能改变整个世界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句话就是本段中心句,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后面论述了人类有了思想后的巨大威力。A项是通过推理才能得出的结论,而题干要求直接支持的观点,所以排除。B项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太绝对、片面化,与文意不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