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820

发布时间:2022-12-15 18:18     浏览量:23

1、【判断推理】一项研究显示,先让受试者参加消除某项偏见的学习,并给受试者播放与消除该偏见学习相关联的声音。之后,让受试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同时重复播放那些相关联的声音,以重新激活消除该偏见的学习。结果发现,该偏见比睡眠前大大减少,且睡眠质量越高,偏见减少得越多,研究人员由此推测,睡眠干预可减少社会偏见与歧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普通民众难以得到消除偏见学习的睡眠干预

B:睡眠充足、睡眠质量高的人比其他人更不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C:有身高歧视、相貌歧视的人经过睡眠干预后,歧视程度明显降低

D:在接受睡眠干预的受试者中,有一部分人并不存在明显的偏见或歧视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实验得出睡眠干预可减少社会偏见与歧视。
A项,普通民众能不能得到睡眠干预,属于无关项。
B项,本身不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属于无关项。
C项,通过举例说明有身高、相貌歧视的人在经过睡眠干预后歧视程度明显降低,说明睡眠干预确实可以减少社会歧视,有力地支持了论证。
D项,题干说的是减少的量,原有的程度并不影响实验结果,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01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3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2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7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2题

2、【判断推理】产品:销售:营利

A:兴趣:培养:特长

B:明星:宣传:媒体

C:问题:解决:创新

D:起义:发动:革命

正确答案:D

解析:销售产品的目的是营利,但不一定能成功。
A项,培养兴趣的目的是发展特长,该项中的特长是名词,而题干的营利是指谋求利润,为动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媒体为明星做宣传,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依靠创新来解决问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发动起义的目的是革命,但不一定能成功,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3、【判断推理】语句的示意功能是指通过语句表达某种通知、告诫、命令或请求,目的在于要求别人按照语句表达的思想,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语句的示意功能的是:

A:全体学生请到操场集合

B:请您务必不要践踏草坪

C:禁止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D:销售部现在应该在开会

正确答案:D

解析:语句的示意功能定义的关键信息:通知、告诫、命令或请求,要求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
A项,属于通知,要求做出到操场集合的行为,符合定义。
B项,属于告诫,要求不做出践踏草坪的行为,符合定义。
C项,属于命令,要求不做出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符合定义。
D项,仅为陈述性语句,并未体现要求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6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1题

4、【判断推理】越是在浮华的地方,我们越是希望能遇到一块心灵的栖息地。虽然我们身处一个商业化社会,但书店仍是灵魂的慰藉之地。大到城市,小到商场,若能有一家文化味浓郁的书店,一定能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书店不仅能给商场带来客流,同时也能提升商场的品位。书店融合阅读、休闲和其他文化产品的类似“文化商场”模式,更是可以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
以下哪项能由上述材料推出?

A:城市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是因为有一家文化味浓郁的书店

B:即便没有身处浮华的地方,也能遇到心灵的栖息地

C:因为书店能提升商场的品位,所以书店能给商场带来客流

D:要想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就不能忽视书店的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根据“若能有一家文化味浓郁的书店,一定能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可知,一家文化味浓郁的书店可以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但题干并未提及只有书店才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因此城市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未必是因为有一家文化味浓郁的书店,不能由题干推出。
B项,题干仅提及“越是在浮华的地方,我们越是希望能遇到一块心灵的栖息地”,并未涉及没有身处浮华的地方是否可以遇到心灵的栖息地,不能由题干推出。
C项,根据“书店不仅能给商场带来客流,同时也能提升商场的品位”可知,“带来客流”和“提升商场品位”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能由题干推出。
D项,根据“书店融合阅读、休闲和其他文化产品的类似‘文化商场’模式,更是可以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可知,要想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就不能忽视书店的作用,可以由题干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9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

5、【判断推理】趋同进化:指不同生物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呈现出外形上的相似性。
下列属于趋同进化的是:

A:海豚和鲨鱼,一个是哺乳动物,一个是鱼类,只是为了更好地在海洋中生存,它们就变得越来越相像了

B:随着共同生活时间的增加,夫妻二人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甚至连五官都变得越来越相近了

C:无脊椎动物中,腔肠动物门的珊瑚、甲壳类的藤壶、棘皮动物门的海百合等,都有相似的辐射对称躯体构型

D:蚂蚁从金合欢的刺中取食蛋白质、脂肪和蜜,也在金合欢枝叶间巡逻,咬断缠绕金合欢的其他植物,进攻来此觅食的食草动物

正确答案:A

解析:趋同进化定义的关键信息:不同生物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相似的环境。
A项,海豚是哺乳动物,鲨鱼是鱼类,两者为不同生物物种,为适应相似的海洋环境变得越来越相像,符合定义。
B项,夫妻二人越来越像,并不涉及不同生物物种,不符合定义。
C项,不同的生物物种具有相似的躯体构型,但并未体现适应相似的环境,不符合定义。
D项,两种生物互利共生,并未体现适应相似的环境,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9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9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0题

6、【判断推理】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或工艺从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一个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推广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新设想的产生到研发活动,是技术知识产权的创造过程;商业化生产到推广,则是促进品牌知识产权的创造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技术创新的一项是:

A:20世纪90年代,丹麦一家助听器公司推行了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型:没有正式的层级和汇报关系,资源分配是围绕项目小组展开的,组织是完全开放的。这种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

B:钢铁公司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设了一条超薄热带生产线,实现了以薄为主,以热代冷的生产方式,填补了国内空白

C:经过研究与实践,我国某农业科学家提出果树嫁接的新技术,实现了产量翻两番的目标

D:技术人员引进并吸收了国外发达技术,设计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并已应用到京津、武广等线

正确答案:D

解析:技术创新的定义要点:①新产品或工艺;②从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
A项,全新的组织模型不属于新产品或工艺,不符合要点①。
B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未体现设想产生,不符合要点②。
C项,果树嫁接的新技术实现了高产,未体现出市场应用,不符合要点②。
D项,设计生产出高速动车组,体现了新产品从设想到研发,应用到京津、武广等线,体现了市场应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

7、【判断推理】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某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此时居民饮食结构单一,营养缺乏。1978年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病区居民生活逐渐好转,营养结构趋向合理,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一些研究者据此推测,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不能质疑上述推论?

A:1978年前农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但克山病仅在个别地方出现

B:原来克山病病区的土壤、水质在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变化

C: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也出现过克山病病例

D: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病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某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病区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结论: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A项,说明营养缺乏并不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可以质疑题干推论。
B项,说明可能是因为土壤、水质引起克山病,可以质疑题干推论。
C项,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也有克山病出现,可见其与营养缺乏不存在必然联系,质疑了题干推论。
D项,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病,不代表营养缺乏不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不能质疑题干推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62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2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8、【判断推理】似不注意和似注意都是注意的一种,其中似不注意是指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的心理活动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而似注意是指表面上注意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似不注意的是:

A:小李参加部门会议时,心里一直在想下个月休假去哪里玩

B:传说王羲之在书法创作时太过投入,有一次竟将馒头蘸着墨汁食用

C:学生在教室里听课,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这时学生就会中断听课,不由自主地注意进来的人

D:刑事侦查人员在人群中发现了侦缉对象,为了不打草惊蛇,往往选择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最后出其不意地将对象抓获

正确答案:D

解析:似不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
A项,参加部门会议时想着下个月休假的事情,是表面上注意会议内容,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属于似注意,而非似不注意。
B项,太过投入而将馒头蘸着墨汁食用,并未体现貌似不注意而实际十分注意,不属于似不注意。
C项,学生被突然进来的人吸引了注意力,并未体现貌似不注意而实际十分注意,不属于似不注意。
D项,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最后出其不意地将对象抓获,体现了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属于似不注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84题

9、【判断推理】合理、精简的机构设置使得甲县卫生局的工作效率非常高,甲县卫生局的部门结构和乙县卫生局十分相似。因此乙县的卫生局工作效率也会很高。
下列哪项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A:乙县卫生局的部门结构未必与甲县的相同

B:两县卫生局的工作人员数量有较大的差异

C:工作流程的设置对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

D:甲县卫生局的不同部门的工作效率有高有低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甲县卫生局的部门结构和乙县卫生局十分相似”且“甲县卫生局工作效率高”推出“乙县卫生局工作效率高”。
A项,“未必……相同”也即可能相似,与题干论据不矛盾,不能反驳题干结论。
B项,工作人员数量差异不一定导致效率低,不一定能削弱结论。
C项,指出“另有他因”影响工作效率,削弱了题干的论证关系。
D项,甲县卫生局不同部门的工作效率问题与题干论证无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10、【判断推理】农业资源:指可供农业利用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下列不属于农业资源的是:

A:重庆市植物资源有4000多种,其中有维管植物2000多种,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稀树草丛等五种主要植被类型,其中亚热带绿阔叶林是主要植被类型

B:烟叶是河南省仅次于棉花的第二大类经济作物,总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

C:杭州市西湖区著名的特色产品有西湖龙井茶、九曲红梅、西湖莼菜三大传统拳头产品

D:广西柳州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起日用化工、造纸、制糖、卷烟、纺织、制药等产业以及建材、化工、电工设备制造一批基础产业

正确答案:D

解析:农业资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供农业利用。D项所列产业不都符合该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