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应当看到,农业调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调到位、________。农业也是慢热型产业,培育一个成熟品牌,要三五年、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靠政府部门________不行,必须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扎扎实实、________、一步一步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挥而就 大刀阔斧 锲而不舍
B:一劳永逸 揠苗助长 持之以恒
C:一蹴而就 快马加鞭 孜孜矻矻
D:一步登天 越俎代庖 水滴石穿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一调到位”并列,表达一步做到事情所要求的结果的意思。“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不符合语境,排除A。第二空,由横线前后的句子可知培育农业成熟品牌是一个长期过程,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一步一步来。“快马加鞭”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未体现违背发展规律之意,排除C。“越俎代庖”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此处并非提醒政府不要插手农业,而是说明不要违背规律,排除D。“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填入符合题意。验证第三空,“持之以恒”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9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9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0题
2、【言语理解】交通的拥堵只是一面镜子,________出的是面对汽车与人口激增带来的交通压力、环境压力,许多城市还没有做好准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映
B:体现
C:折射
D:展示
正确答案:C
解析:“展示”常用于褒义语境中,与题中“交通压力、环境压力”的搭配不当,排除D。“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都符合句意,但通过题干中“交通的拥堵只是一面镜子”的比喻,可知用“折射”更为恰当,排除A、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3、【言语理解】人类自从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科技便伴随我们一直向前。然而,现代科技已强大到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于是,________________。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科技的触角已伸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科学变得日益重要。小到每日开门七件事,大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今天人们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关乎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大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产生一些误解
B:了解普通人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变得十分必要
C:如何使科技造福于百姓生活备受关注
D: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就成为一项社会课题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横线处所填句子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提到“现代科技已强大到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后文强调了民众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变得日益重要。而要实现让普通人理解科学、提高素养的目的,就必须解决普通人对科学的畏惧态度,即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D项表述与此相符,填入恰当。
A项的“误解”前后文未提及,排除;B项普通人的态度前文已做了交代;C项与前句的“望而生畏”衔接不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4、【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险峰出于钝石,明火炽于暗木,珍珠产于贱蚌,美玉啄于丑璞——多少事物在转折中得以升华。
C: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尊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莘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美玉啄于丑璞”的“啄”应为“琢”,意为琢磨、雕琢。C项,“移尊就教”的“尊”应为“樽”,意为酒杯。“移樽就教”指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D项,“莘尽火传”的“莘”应为“薪”,意为柴。“薪尽火传”指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A项书写正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5、【言语理解】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门学科,真是 ,丰富多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洋洋大观
B:蔚为大观
C:汗牛充栋
D:包罗万象
正确答案:D
解析:洋洋大观:形容事物或景象丰富多彩,盛大壮观。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这两个成语侧重于形容场面的壮观,而非内容的丰富,用在这里不妥,排除A、B。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句中说的是“百科全书”,用“包罗万象”最贴切,D项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自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一个自治的教学和学术共同体作为一个充分的自为者,不仅有建立自己的宗旨、品格、学术与道德标准和荣誉的必要,而且也有联合其他大学共同捍卫大学的声誉、学术和道德标准的动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中国大学和学术界种种腐败以及更为普遍的灰色学术,才会失去所以滋生的土地和庇护的依靠。中国大学就能走进它们从来就没有进去过的象牙之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如何才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B:中国大学真正自治的重要性
C:中国学术腐败和灰色学术产生的根源
D:中国大学如何才能摆脱象牙塔的限制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然后具体介绍了大学真正自治后的好处,包括其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制约和对更纯粹的学术环境营造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文段一直围绕建立中国大学真正自治展开,与此相关的为B。
A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过于宽泛,文段主要围绕其建立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大学自治”展开。C项“中国学术腐败和灰色学术”问题是介绍大学真正自治的好处时提到的,并非主旨所在,排除。D项“摆脱象牙塔的限制”表述错误,文段表达的是“走进真正的象牙之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7、【言语理解】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竹林七贤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性情和率性,也不仅仅是那些和性情率性相关的故事。他们的人格精神,他们的潇洒怀抱,他们的处世方式,他们的文学创作,他们的多才多艺,都给后人以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之感。他们不像老庄、李杜那样令人高山仰止,但却凭借脱俗之举和非凡之作,影响了一个时代,影响着中国文化和传统文人。
这段文字意在评价竹林七贤的:
A:创作风格
B:历史地位
C:性格特点
D:文学贡献
正确答案:B
解析:由“都给后人以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之感”“影响了一个时代”“影响着中国文化和传统文人”可知,文段意在评价竹林七贤的历史地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你说想去征服高山,但是当我问你登山者应该带些什么东西时,你却答不上来。现在让我告诉你吧!如果是攀登路径不熟的高山,即使原定一日往返,除了必备的指南针,你的行囊中也应该带上一把小刀、一打绳索、一盒用塑料袋包好的火柴、一点盐巴、一块折起来不大的透明塑料布或雨衣,还有一个哨子。这些东西大多数都________为你的进路而准备的,________预备你的退路。________是登山的旅途,或在你人生的旅途上,“有退路”________寻取进路的必要条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还 不管 还是
B:要么 要么 或者 都是
C:不是 就是 不管 还是
D:不是 而是 不论 都是
正确答案:D
解析:前两空,A项表递进关系,B、C两项表选择关系,D项表并列关系。此处强调这些东西是为预备退路准备的,表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关系,应选D项的“不是……而是……”。
后两空,“不论……都是……”表示无条件关系,即强调无论在哪个旅途,“有退路”都是寻求进路的必要条件。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9、【言语理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份
B:象征
C:标识
D:标志
正确答案:C
解析:“民族文化”与“身份”“象征”搭配不当,排除A、B。“标识”与“标志”大多数时候可以通用,使用上有细微区别。“标志”的“志”通“帜”,即含有张扬自身形象的意思;“标识”的“识”有识别的意思,更多是一种沟通。对应句中的“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选“标识”更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10、【言语理解】凡是用破折号连接的,都是正文________的一部分。去掉这部分内容会影响正文的________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分割 完整
B:不可分离 完全
C:不可或缺 完美
D:不可缺少 完善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由“都是正文________的一部分”可知,如果去掉破折号之后的内容,则正文也会有所缺损,应选“完整”“完全”,排除C、D。
第一空,“不可分割”意为不容许割裂、拆开,通常指一个事物。“不可分离”意为不能分开,可以指一个事物也可以指多种事物。根据文意,用“不可分割”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