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研究发现,20岁到39岁的群体更热衷于使用智能手机中的运动类应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该群体大部分都已经参加工作,且亚健康在该群体中较普遍,所以越来越多的白领和年轻人更注重身体健康;同时,年轻人肥胖率占比较高,而年轻人对美的追求远远超过中老年人,所以他们更在乎运动;此外,该年龄段的用户群体也更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调研发现?
A:许多年轻人沉迷于智能手机中的游戏
B:许多年轻人长期加班,睡眠远远不足
C:年轻人不坚持运动易引发亚健康问题
D:当代年轻人营养过于丰富,体型偏胖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调研发现:20岁到39岁的群体更热衷于使用智能手机中的运动类应用。也就是20岁到39岁的年轻人更热衷于运动。
A项,说明许多年轻人沉迷于游戏,而非更热衷于运动类应用,直接否定了论点,削弱了题干的调研发现。
B项,指出年轻人长期加班,睡眠远远不足,但睡眠不足与热衷于运动类应用并不冲突,不能削弱题干的发现。
C项,指出不坚持运动会引发亚健康问题,结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注重身体健康,可知年轻人有可能更热衷于运动类应用,加强了题干发现。
D项,指出年轻人体型偏胖,结合年轻人对美的追求远远超过中老年人,可知年轻人有可能更热衷于运动类应用,加强了题干发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2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7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98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07题
2、【判断推理】性格:外向:内向
A:品格:谦虚:骄傲
B:股票:熊市:牛市
C:心情:卑微:诚恳
D:善良:险恶:美德
正确答案:A
解析:人的性格有外向和内向,内向和外向为形容词,都可以修饰性格这一名词;人的品格有谦虚和骄傲,谦虚和骄傲是形容词,都可以修饰品格这一名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宜家效应是指劳动会增加人们对劳动成果的感情,当人们自己动手制作东西时,他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价值。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宜家效应的是:
A:某公司为方便人们制作蛋糕,推出方便蛋糕粉,使蛋糕的制作非常简单
B:让人们亲手做折纸,然后连同他人做的折纸放在一起竞价,结果大家都愿意为自己做的折纸出更高的价钱
C:学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教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节约了教学成本
D:某家具生产商生产的家具需要顾客买回家后,按照产品说明书来完成家具的拼装组合工作
正确答案:B
解析:宜家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价值。
A项,推出蛋糕粉方便人们制作蛋糕,并未体现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价值,不符合定义。
B项,大家都愿意为自己做的折纸出更高的价钱,体现了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价值,属于宜家效应。
C项,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并未体现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价值,不符合定义。
D项,家具需要顾客自己拼装组合,并未体现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价值,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4、【判断推理】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再创历史新高。眼下为了“抢”人才,不少城市纷纷出台引才新政。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你希望就业的城市”这一问题时,六成受访者选择二线城市,三成受访者选择一线城市,仅一成受访者选择三四线城市。这主要基于对生活成本、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的综合考量。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换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一线城市居之不易,于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一线城市经济活力强,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B:综合考虑生活成本与发展机会,二线城市更受毕业生青睐
C: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四线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机会有限
D:高房价令毕业生对一线城市望而生畏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观点:一线城市居之不易,于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A项,指出了一线城市的优势,但不能说明大学生首选的就不是二线城市,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B项,说明了综合考虑后二线城市更受毕业生青睐,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了三四线城市的劣势,但不能说明大学生会不会首选二线城市,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D项,指出了一线城市的劣势,但不能说明大学生会不会首选二线城市,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5、【判断推理】最近,某市城管局整理档案资料时,发现了马六的两份资料,且两份资料中的马六是同一个人。第一份资料的落款时间是1992年8月28日,是马六占道经营被处罚的记录。第二份资料是马六宣称他已经断断续续占道经营10年的声明,没有落款时间。
根据以上叙述,可以推出的是:
A:马六因为占道经营经常被处罚
B:第二份资料的时间早于第一份资料
C:第二份资料的书写时间早于2005年
D:马六在1982年9月左右开始占道经营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中只出现了一份处罚记录以及一份占道经营的声明,无法由此推出马六多次因占道经营而被处罚,排除。
B项,题干提到,第二份资料没有落款时间,无法由此推出第二份资料的时间早于第一份资料,排除。
C项,根据第一份资料的落款时间可知,马六最晚在1992年8月28日开始占道经营;根据第二份资料可知,马六已经占道经营10年,则第二份声明最晚写于2002年,一定早于2005年,当选。
D项,根据题干资料只能推出马六最晚在1992年8月28日开始占道经营,无法推出马六最早的占道经营时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6、【判断推理】宜斯策略是指生物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策略,即如果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其他策略所比不上的,则这种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宜斯策略的是:
A:母狼为虎崽哺乳
B:通过人工授粉提高苹果产量
C:狼群中出现的争夺头狼的战争
D:幼小的羚羊见到狮子拔腿就跑
正确答案:D
解析:宜斯策略的定义要点:①生物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策略;②种群大部分成员采用的比较稳定的策略。
A项,狼和虎是两个种群,母狼为虎崽哺乳,并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也不是大部分母狮都会采取的行为,不符合要点①②,排除。
B项,人工授粉是人采取的行为,而不是苹果树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策略,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C项,争夺头狼的战争,并不是大部分狼都会参与的事情,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D项,幼小的羚羊见到狮子拔腿就跑,是大部分羚羊会采用的,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策略,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4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8题
7、【判断推理】蛋:卤蛋:松花蛋
A:豆:红豆:四季豆
B:油:牛油:植物油
C:瓜:丝瓜:白兰瓜
D:茶:白茶:乌龙茶
正确答案:D
解析:蛋与卤蛋、松花蛋是包含关系,即:蛋包含卤蛋和松花蛋。卤蛋和松花蛋是并列关系,且两者都是经过人工加工而成。
A项,豆包含红豆和四季豆,红豆和四季豆是并列关系,但两者都不是经过人工加工而成,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油包含牛油和植物油,牛油和植物油是并列关系,但两者都不是经过人工加工而成,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瓜包含丝瓜和白兰瓜,丝瓜和白兰瓜是并列关系,但两者都不是经过人工加工而成,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茶包含白茶和乌龙茶,白茶和乌龙茶是并列关系,且两者都是经过人工加工而成,和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0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5题
8、【判断推理】在过去的15年中,动物学家每年都在南极帝企鹅的主要繁殖地统计它们的数量。结果发现南极帝企鹅的数量从6000只下降为1500只。由此可见,南极帝企鹅的数量在急剧下降。
以下哪项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帝企鹅的哺育工作几乎完全都在海冰上完成,上升的气温使南极海冰加速萎缩,致使帝企鹅幼仔成活率急剧下降
B:全球气候变暖使南极地区的暴风雪变成了暴风雨,小企鹅在被暴雨淋湿身体后,因体温过低而被冻死
C:由于全球温室效应持续增强,致使帝企鹅赖以生存的磷虾数目急剧减少
D:在地球的北极发现,该地区的北极熊数量有所增加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结论为“南极帝企鹅的数量在急剧下降。”
A项,说明海冰的萎缩导致帝企鹅幼仔成活率继续下降,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说明由于小企鹅会被冻死,导致帝企鹅数量下降,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说明由于磷虾数目急剧减少,导致帝企鹅食物不足,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北极熊的数量与帝企鹅的数量无关。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84题
9、【判断推理】想来你绝不会每天吃一勺砒霜,那我就不理解你,何以还要抽烟,它们都是要你命的呀!
以下哪项为真,对上述论证的质疑力最弱?
A:食用砒霜迅速致死,无可幸免,可是吸烟不会立刻死亡也有可能幸免
B:吸烟时能带来很大的即时满足,这一点砒霜便无能为力
C:食用砒霜和吸烟存在本质不同,不能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结论
D:吸烟有害健康,戒烟势在必行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在吃砒霜和抽烟之间进行了类比,来论证不应该抽烟的结论。
A、B、C三项均指出食用砒霜和吸烟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因此在两者之间进行类比得到的结论不准确,质疑了题干论证。
D项,直接指出吸烟的危害,说明不应该吸烟,支持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83题
10、【判断推理】反应性相倚是指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应性相倚的是:
A:小张同意按照编辑意见修改稿件,但希望保留原文的写作风格,与编辑沟通后,编辑表示同意
B:张厂长在大会上宣读了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发言稿,由于制定的措施不合理,职工在下面议论纷纷,但他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发言
C:王老师认为他为学生准备的口试题目并不难,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回答不出,当学生要求王老师提示时,王老师断然拒绝
D:爸爸得知小红考试失利后,准备劝慰一番,但他发现小红的情绪并未受到影响,于是放弃了劝慰小红的打算
正确答案:A
解析:反应性相倚定义的关键信息:沟通过程中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反应。
A项,小张按照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编辑同意小张保留原文写作风格的想法,即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为依据,做出相应反应,符合定义。
B项,虽然职工议论纷纷,但张厂长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发言,说明他并没有根据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不符合定义。
C项,学生要求王老师提示,王老师断然拒绝,说明他并没有根据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不符合定义。
D项,爸爸并没有劝慰小红,即实际上沟通并未发生,也就不是在沟通过程中根据别人的行为做出反应,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